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海草床的搜尋結果,共63

  • 海保署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備忘錄 建立一預警機制

    海保署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簽署備忘錄 建立一預警機制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6日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簽署「海洋保育與災防預警合作備忘錄」,以韌性海洋為核心,共同建立海洋保育與氣候變遷風險預警機制,運用遙測、大數據與數值模擬技術,強化海洋環境變化監測,減緩氣候變遷對生態衝擊,打造健康韌性海洋。

  • 海草變碳庫!農業部推海草復育聯盟 助台灣邁向淨零

    海草變碳庫!農業部推海草復育聯盟 助台灣邁向淨零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本年度以「草匯藍碳、藻護健康」為主題,參加「2025台灣國際漁業科技展」,藉以介紹水試所在海草復育及碳匯、繁養殖技術、高效省工移植技術、模組化種植材料及農機具,以及藻類繁養殖技術、新穎加值應用、海藻添加飼料用以減少家畜溫室氣體排放的科研成果展示及推廣宣導。

  • 明台產攜墾丁國家公園 守護海洋生態

    明台產攜墾丁國家公園 守護海洋生態

     明台產險迎來加入日本三井住友海上集團(MSIG)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2日宣布與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珊瑚礁與海草床復育,攜手打造海洋永續藍圖。

  • 極度瀕危物種「美人魚」現蹤!陸首次在永暑礁發現了

    極度瀕危物種「美人魚」現蹤!陸首次在永暑礁發現了

    據《科技日報》報導,8月21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所表示,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南沙群島永暑礁駐島環保部門與中國科學院島礁綜合研究中心駐站科研人員,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續監測到大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活動。

  • 產卵海龜數 創4年同期新高

    產卵海龜數 創4年同期新高

     海洋保育署公布最新海龜產卵盤點成果顯示,今年自2月至7月多處海域與沙灘皆傳出母龜上岸產卵喜訊,復育成果顯著。包括屏東墾丁、小琉球、台東蘭嶼、東沙島、澎湖望安及南沙太平島等6地均有母龜產卵的蹤跡,是近4年來首度出現全面繁殖的紀錄,6地累計已有96隻母龜產卵,比去年同期的89隻還多,更遠高於2022年25隻、2023年29隻,產卵母龜數量也是4年來同期新高。

  • 台灣海龜產卵數量創近年新高 6棲地「龜」影重重

    台灣海龜產卵數量創近年新高 6棲地「龜」影重重

    台灣海龜產卵季進入尾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調查顯示,自4月以來,墾丁、小琉球、蘭嶼、東沙、澎湖望安與南沙太平島等6處棲地,母龜產卵數量普遍高於往年,創下近年新高,被形容是「龜」影重重的一年,顯示保育工作已逐漸見效。

  • 澎湖 復育有成 添新紀錄種小喜鹽草

    澎湖 復育有成 添新紀錄種小喜鹽草

     澎湖近年致力復育海草有成,隨著海草床面積增加,生物多樣性也逐漸提高。繼發現已消失一段時間的水彩蜑螺現蹤後,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近日再發布台灣新紀錄種小喜鹽草,成為台灣第4種紀錄鹽草。

  • 澎湖海草復育傳捷報 發現台灣新紀錄種「小喜鹽草」

    澎湖海草復育傳捷報 發現台灣新紀錄種「小喜鹽草」

    澎湖近年致力復育海草,隨著海草床面積的增加,生物多樣性也逐漸提高。繼發現已消失一段時間的水彩蜑螺現蹤後,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再記錄到小喜鹽草這台灣新紀錄種。

  • 台灣藍碳發威!海草、紅樹林吸碳新技術 幕後推手是他

    台灣藍碳發威!海草、紅樹林吸碳新技術 幕後推手是他

     海草床和紅樹林不只是生態保育的搖籃,更是吸碳高手!我國海洋碳匯政策邁入制度化重要里程碑,由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手提出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兩項藍碳方法學,已於7月24日獲環境部正式通過,成為台灣首套具科學依據的藍碳碳匯計算標準,為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注入新動能。

  • 海草與紅樹林復育方法學通過 「藍碳治理」邁入制度化新里程碑

    海草與紅樹林復育方法學通過 「藍碳治理」邁入制度化新里程碑

    海洋委員會與農業部聯合提報的「海草復育」與「紅樹林植林」藍碳方法學,24日經環境部審議通過,成為我國首套具科學依據與操作可行性的藍碳制度指引。藍碳指的是如紅樹林與海草床等海岸生態系吸收並儲存二氧化碳的自然碳匯,由於其碳吸存效率遠高於陸域森林,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新趨勢。台灣擁有廣大海洋與沿岸資源,在藍碳發展上具備天然優勢,未來將成為淨零轉型過程中重要的自然解方。

  • 海草復育成功!消失的「水彩蜑螺」澎湖現蹤

    海草復育成功!消失的「水彩蜑螺」澎湖現蹤

    海草對提高海洋生物多樣性具正面效益,能增加漁業資源外,未來甚至達到抵換碳匯之目的。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近年偕同企業和社區等進行海草復育,也開始發現已消失一段時間的水彩蜑螺現蹤。

  • 南山人壽 守護海草生態系

    南山人壽 守護海草生態系

     南山人壽連續14年投入「南山守護海洋行動」,從環境教育、溯源管理等作為,長期倡議關注環保議題。今年7月起,展開與國立中山大學「海草復育行動」的合作,除了響應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政策外,更希望促進企業、政府、NGO與學術機構之間的協作,透過掌握海草棲地的現況與變化趨勢,建構可持續性的行動模式,一同保衛有「台灣藍碳」之稱的海草生態系統,打造健康永續的海洋環境。

  • 固碳幫手 貝克氏鹽草拚復育 溼地殺手 互花米草澎湖現蹤

    固碳幫手 貝克氏鹽草拚復育 溼地殺手 互花米草澎湖現蹤

     貝克氏鹽草是重要的固碳生物,海草床更是小型無脊椎動物的庇護所,但近年在氣候變遷與海岸開發壓力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將其列為「易危」物種,為此,國立中山大學與公私部門近年積極推動復育計畫;而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則再度現蹤澎湖海岸,民眾憂心影響生態,希望政府盡速處理,以免面積擴大,影響海洋生態且造成航道堵塞。

  • 《中時金融大賞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國信託綜合證券:以實際行動驅動永續正向循環

    《中時金融大賞企業社會責任獎》中國信託綜合證券:以實際行動驅動永續正向循環

    中國信託證券永續發展深植企業核心,2024年舉辦「澎湖海草床復育」行動,推動生物多樣性與海洋環境永續保育。另於文薈館舉辦「鯨生鯨世,海好有你」綠色親子教育活動,倡導海洋保育及培養環保智識;此外,推廣運動文化與反毒知識亦不遺餘力,攜手新北中信特攻舉辦「搖落!RICHMAN」籃球主題日,吸引近2千人參與,落實推廣健康與福祉理念與精神。

  • 復育海草 富山保育區植千株苗

    復育海草 富山保育區植千株苗

     受氣候變遷及人為開發影響,台灣海草床日益縮減,好好善待動物協會與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等單位合作,擇定台東富山漁業保育區推動海草復育計畫,並於22日世界地球日完成種植1000顆「泰來草」種子,有望成為繼屏東海口後,台灣本島第二大泰來草海草床。

  • 還海行動「海草復育計畫」啟動

    還海行動「海草復育計畫」啟動

    《今周刊》2021年啟動「還海行動」,計畫邁入第5年,2025年《今周刊》宣布,將啟動1萬瓶海草復育計畫,號召企業、社會大眾在澎湖海床種下「藍碳種子」。這次「還海行動2025」與台大生命科學院漁業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置海草培育系統,在校園打造復育基地。同時,行動計畫也與蘋果劇團合作,將展開全台校園、社區巡演,將海洋生態保護向下扎根。

  • 影》海草復育啟動 台灣本島再添第二大泰來草棲地

    影》海草復育啟動 台灣本島再添第二大泰來草棲地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社團法人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攜手與農業部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等單位,在台東富山漁業保育區種植1000顆「泰來草」海草種子,有望成為繼屏東海口後,台灣本島第二大泰來草海草床。

  • 2025 還海行動啟動 守護東沙海草生態系

    2025 還海行動啟動 守護東沙海草生態系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公私部門、學術與研究各界今天共同倡議「2025還海行動」,以搜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草種子為開端,規畫結合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建置海草基地,進行海草基因庫的繁衍研究。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期許,透過此次合作協議架構,為台灣海草復育灌注科研推力。

  • 「他」被喻為海洋的肝臟 目前已消失30% 專家警告:世界將有3大危機

    「他」被喻為海洋的肝臟 目前已消失30% 專家警告:世界將有3大危機

    海洋中,擁有數以萬計的生物,每一個都佔有重要的角色。「海草」若比擬為人體器官,就是海洋中的『肝臟』。海草扮演著過濾、穩定及支持生物健康的重要角色,但根據統計發現,全球海草床正以每年1.5%的速度減少;自1930年代起已消失30%的面積。專家警告,若不積極保護及復育,恐對全球造成3大影響!

  • 合庫落實永續 再奪肯定

    合庫落實永續 再奪肯定

     合庫銀行多年挹注環保團體認養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落實環境保護工作,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日前獲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曾國基署長頒發感謝狀,達成實踐國土保育、穩健環團運作、綠色金融行庫與環境永續發展四贏局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