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涉華問題的搜尋結果,共06

  • 菲防長回應林佳龍訪問一事 陸外交部:踩踏中方紅線必將付出代價

    菲防長回應林佳龍訪問一事 陸外交部:踩踏中方紅線必將付出代價

    大陸外交部5日召開例行記者會,被問到外交部長林佳龍傳出率經貿考察團訪問菲律賓一事,菲律賓國防部長鐵歐多洛表示中方不應將自身紅線強加於菲方等發言,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回應,中方已就菲律賓縱容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訪問菲律賓表明嚴正立場,強調菲方在涉台問題上不斷採取錯誤挑釁言行,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在涉台問題上所作承諾。

  • 陸外交部出手!制裁菲國前參議員「禁入陸港澳」原因曝

    陸外交部出手!制裁菲國前參議員「禁入陸港澳」原因曝

    大陸外交部1日公告,聲稱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大陸利益,破壞中菲關係,大陸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大陸和香港、澳門。

  •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國的選擇(張楚楚)

    海外看世界》中美博弈下第三國的選擇(張楚楚)

    自川普再次上台以來,中美關係從日內瓦關稅休戰到針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限制升級,博弈已從經貿領域外溢至教育和科技,並迫使第三國在中美間做出戰略選擇。在此背景下,各國策略可分為三類:限制對華合作、保持戰略中立和奉行機會主義。日本、韓國和歐盟選擇有限合作,在科技與安全等特定領域與美國加強協作,同時維持對華經濟聯繫。日本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和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框架下,深化美澳印安全合作,但作為中國主要貿易夥伴,避免完全倒向美國。韓國在美韓同盟下支持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但與中國保持汽車和消費品貿易。歐盟透過《歐洲晶片法案》實施對華供應鏈的去風險,同時尋求重啟《歐盟-中國全面投資協定》以保留經濟合作空間。在涉華問題上,這些國家選擇與川普政府維持戰略協同,同時認識到完全服從川普政府會導致自身的短期與長期利益受損,因此選擇有限的對華合作來維護戰略靈活性。

  • 美媒分析:馬斯克會像中國希望的「成為下一個季辛吉」嗎?

    美媒分析:馬斯克會像中國希望的「成為下一個季辛吉」嗎?

    在積極投入支持川普的競選活動並成功幫助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科技實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影響力高漲。馬斯克與中國政府的關係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在美中關係中可能發揮的作用的討論,有些甚至猜想他可能會成為中國所希望的下一個「季辛吉」。美國之音14日刊出評論文章,分析馬斯克是否會像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一樣促進美中關係,特別是美中科技關係的發展。

  • 國戰會論壇》歐洲議會通過對中國的報告:一場注定引發爭議的表決(蔡鎤銘)

    國戰會論壇》歐洲議會通過對中國的報告:一場注定引發爭議的表決(蔡鎤銘)

    歐洲議會通過了兩項針對中國的報告。這些報告是在2024年2月28日,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舉行的全體會議上通過的。在「共同外交安全政策」(CFSP)的投票中,共有546位代表出席,其中338票贊成、86票反對、122票棄權。而在「共同安全防禦政策」(CSDP)的投票中,共有537人出席,獲得了350票通過。

  • 中歐峰會登場! 習近平會晤歐盟高層 學者關注明年選舉走向

    中歐峰會登場! 習近平會晤歐盟高層 學者關注明年選舉走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上午11時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這將是2019年以來,歐盟領袖首次和習近平面對面會談,這次會議預料聚焦反補貼等貿易事務、俄烏戰爭、以哈戰爭、中東問題和台海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