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液化石油氣的搜尋結果,共77筆
中油公布11月份液化石油氣價格。中油宣布,維持亞鄰最低價、微幅調整反應成本,2日凌晨零時起,11 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及混合丙丁烷價格每公斤各調漲0.45 元;車用液化石油氣每公升調漲0.3 元。
台東縣液化石油氣以瓦斯桶形式供應家用,依定型化契約規定,若使用同一桶超過1年未更換,業者可收取「容器使用費」200元。綠島因人口流動與交通條件受限,業者坦言「1年1換」難落實,多採彈性處理,通常酌情免收費。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壩頂溢流,下游光復鄉首當其衝,釀成18死、6人失聯、121人受傷的慘劇。不少「鏟子超人」前往災區協助,演藝圈女星鍾欣凌、杜詩梅亦出錢出力安裝「臨時澡間」暖助災民。28日,杜詩梅發文透露,施工到一半出現瓦斯供應的問題,希望大家推薦瓦斯達人給她。
南韓27日上午10點17分左右,京畿道楊州市長興面一家木炭窯桑拿房內部發生瓦斯爆炸,造成近30人受傷,場面驚險。消防當局目前統計,共有28人受傷,包括桑拿房顧客與員工,其中3人重傷、25人輕傷。
星期三,一輛運輸液化石油氣的燃料車,在墨西哥城高速公路高架橋下發生車禍,高壓的易燃氣體外洩隨後發生爆炸,立即造成大範圍的火勢,現在已傳4死90多傷,但一定。
中油宣布,2日凌晨零時起,9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另經核算,114年截至7月底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金額約81億元。
中油公布8月份液化石油氣價格。中油表示,2日凌晨零時起,8月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另經核算114年截至6月底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金額約73億元。
中油遭指以天文數字舉債鉅額投資美國,25日大動作澄清,強調舉債原因主要是為了平衡民生物價,執行長林珂如表示,統計今年1至6月汽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已吸收218億元,並強調中油不會排除任何有前景的合作計畫。而對美投資意向,一定會在審慎評估後做出做有利的決策。
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在貿易問題上反覆無常,美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遭遇重創。7月24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川普挑起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買家逐步減少進口美國能源,尋求多元化能源供應管道。6月份,中方已幾乎完全停止從美國進口三大主要能源——煤炭、原油和液化天然氣(LNG)。
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已於7月18日結束,本次演練時間不僅長達10天9夜,還在演練進入「縱深防禦」(15日至16日)與「持久作戰」(17日至18日)階段,於全台主要都會區實施結合防空避難與戰區民眾照護的「城鎮韌性演練」;台中市與台北市更分別於7月15日與17日,採實人、實物與實地開設的方式,進行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演練。
消防署統計,2022至2024年全國共發生建築物火災1萬5387件,其中住宅火災就高達1萬1014件,占約71.6%。住宅火災不僅占比高,更導致360人死亡、591人受傷,顯見火災對民眾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消防署提醒,孩童易因好奇而玩火,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要注意消防安全。
金門縣液化石油氣偷斤減兩聯合稽查小組日前由縣府產發處暨消保官協同消防局、標檢局高雄分局金門辦事處等單位,辦理2025上半年度液化石油氣分裝廠及瓦斯行偷斤減兩聯合稽查,總計抽查13家瓦斯行及2家分裝業者,查核結果均符合「液化石油氣經銷業分裝業及零售業供銷管理規則」容許誤差範圍內。
今年4月份中美關稅戰升級下,導致中國塑膠工廠被迫尋找美國以外的原材料供應商。目前兩國雖暫停對抗,但中國買家經此一嚇,已然不願重新轉向美國供應商、再回到美國丙烷(propane)市場。凸顯在川普關稅措施的多變難測下,全球兩大經濟體恢復商業聯繫的困難。
液化石油氣價格波動趨緩,中油宣布,6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先回補部分吸收金額。
今年4月中美貿易戰升級,導致中國的塑膠工廠被迫尋找美國以外的原材料供應商。目前兩國雖暫停對抗,但中國買家仍不願重新轉向美國供應商,突顯全球兩大經濟體恢復商業聯繫的困難。
南韓餐飲企業家及美食節目主持人白種元,雖然在競賽綜藝《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擔任評審,人氣再度飆漲,但近期也引起不少爭議。除了經營的餐飲品牌「The born Korea」傳出食品品質、內部管理疑慮,還被爆料濫用職權干擾節目製作;對此,白種元今(6)早拍影片發表道歉聲明,並宣布即刻暫停演藝活動。
中油宣布自2日凌晨零時起,5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
韓股29日開小高之後就一路走跌,但逢低買盤勇於承接下,指數愈走愈高,一度最高來到2,571.41點,目前,大盤在2,563.61點,漲14.75點或0.58%。另外,韓元也走升。
美國4月2日「對等關稅」來襲後,中國祭出高達125%的反制關稅,在雙方談判進度膠著之際,有消息傳出,中國政府部門正考慮對美實施關稅豁免,擬將部分半導體商品、醫療設備和化工原物料等美國商品,排除在反制關稅政策外,租賃飛機亦有望獲豁免。
為了應對川普政府所施加的高關稅壁壘,北京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反制行動。在停止購買美國大豆,並且對稀土資源實施出口管制之後,外媒指出,中國大陸買家正以來自中東的液化石油氣(LPG),來取代原本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引發全球LPG市場正面臨重新「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