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港嘴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台東縣大武鄉大武漁港長年深受淤沙之苦,今年更出現長達半年的嚴重淤積,不僅影響漁船進出,也衝擊漁民生計。縣府委託開口契約廠商展開清淤工程,預計19日完工,公路局也規畫拆除攔沙設施,並配合進行漂沙試驗,作為港區後續改善依據。
漁業署展開老舊遠洋漁船收購計畫,近日多達80艘已報廢或即將報廢的漁船集中湧入前鎮漁港,因碼頭整建、泊位不足,導致一排併靠8艘至11艘漁船,形成罕見「一船挨一船」的景象。隨著秋颱季節到來,民眾憂心再現去年山陀兒颱風漁船斷纜漂流的險象,質疑公部門「沒有記取教訓!」。
高市府海洋局去年辦理「各漁港浮木、漂流物清除處理工作」採購案,卻因承包廠商處理量能不足,未能在契約期間完成去化。高市審計報告指出,原施工廠商應清除漂流木總計229.46公噸,但截至2024年底尚有184.2公噸堆積汕尾漁港港嘴,造成環境髒亂,要求海洋局檢討。對此海洋局表示,已重新招標並完成清運,未來將檢討管理稽查機制。
即將於今年9月行駛基隆到石垣島航線的渡輪八重山丸,9日上午8時左右開進基隆港嘴,這艘船將在台船基隆廠進行為期1個月的船身塗裝改變及相關整備。
花蓮區漁會漁港區禁止垂釣,但縣府接獲通報,有違規垂釣者將釣線散落港區,引發亂丟垃圾、釣線纏繞漁船引擎等影響環境及漁民財產問題,增添漁民與釣客間的誤會與衝突,縣府農業處派員取締,將依《漁港法》、《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規定裁罰。
花蓮區漁會漁港區禁止垂釣,縣府接獲通報,有違規垂釣者將釣線散落港區,引發亂丟垃圾、釣線纏繞漁船引擎等環境及漁民財產問題,增加漁民與釣客間的誤會與衝突,縣府農業處派員取締,可依《漁港法》、《廢棄物清理法》等相關規定依法裁罰。
時序入夏,全台溺水案件頻傳,針對民眾戲水位置及易發生溺水事故地點,高雄市消防局近日整理出6處重點水域。其中,旗津沿岸、彌陀區漯底海堤及林園區港嘴二路等處,今年就接獲7起溺水案,為此,消防局於今年7至8月暑假周末,由轄內災害防救團體及義消分隊提供即時巡視,並向民眾宣導正確水域安全觀念。高雄市議員陳麗娜則建議,可在重點水域設置救生衣免費租借站,保護遊客,也提高獲救機率。
炎炎夏日,許多民眾選擇到海邊戲水消暑,然而,根據過往經驗,暑假同時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峰期,高雄市消防局列出易發生溺水事故的6處重點水域周圍,今年已接獲7起溺水案,因此安排於今年7月至8月暑假的周末,由轄內災害防救團體及義消分隊提供即時巡視、守護並向民眾宣導。
嘉義縣布袋第3漁港淤砂堆積日益嚴重,海沙南漂與航道淤積長期困擾漁民、蚵農,有時要等到漲潮、水位升高,船隻才能順利進出港口,經過水工模型試驗後,縣府決定讓每年清淤的2萬方土砂發揮效益,規畫裝填進沙腸袋後,堆砌成軟性防波堤,藉此測試堤防阻砂效果,也當成日後興建硬體延伸堤的模型參考。
嘉義縣布袋第3漁港淤積日益嚴重,即使清淤頻率提高到1年1次,仍無法改善,淤積嚴重時,航道寬度甚至從50米縮減到10米,船隻甚至必須等漲潮才能進出港,在爭取到漁業署補助後,縣府農業處6月已啟動抽砂清淤作業,並規畫把疏浚土砂裝進沙腸袋,堆砌成長約50米長的軟性防波堤,測試是否能減緩漂砂淤積的速度。
漁業署與高市府斥資3.6億元進行「中芸漁港漁筏泊區擴建工程」,甫於去年9月風光啟用,不過隔月就遇上山陀兒颱風,造成8艘船筏翻覆、撞損,遭質疑花大錢設計卻無法擋災。海洋局回應,會將西防波堤胸牆加高、縮小漁筏泊區港嘴航道寬度,並向漁業署提報擴充泊區靜穩定改善需求計畫書,爭取評估經費340萬元。
高雄市林園區中芸漁港新建漁筏泊區興建工程斥資3.6億,於去年9月正式啟用,但啟用沒多久就遇到颱風來襲,漁船被浪打得左右搖擺,造成8艘漁船筏翻覆、碰損。市議員王耀裕表示,漁民也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漁港花那麼多錢,安全設施和防風浪標準應該更好,海洋局說,會將西防波堤胸牆加高、縮小漁筏泊區港嘴航道寬度,並向漁業署提報擴充泊區靜穩定改善需求計畫書爭取評估經費340萬元。
雲林縣台西、金湖、箔子寮等6處漁港,因長期淤砂、基礎設施老舊、連外道路損壞等問題,嚴重影響漁民作業安全,立委張嘉郡、丁學忠28日表示經多次會勘,與漁業署確認進度後,相關工程將加快實施,共計爭取1億4220萬元建設經費。希望藉此增加整體競爭力,因應重關稅挑戰。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月軍事演習才鎖定高雄的永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作為模擬摧毀目標,未料遭遇美國課徵對等關稅,經濟部就表示要擴大採購美國天然氣,環團擔心,美國強賣天然氣,台灣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儲槽成為軍事攻擊目標,四接就建在威海營區旁,將成北台灣軍事破口,呼籲政府與其投資燃氣,不如選擇低碳、沒有國安風險、不必破壞環境的地熱。
台電於2022年提出協和更新3.0「東移方案」,持續與學者專家深入合作,以兼顧海洋生態及港口安全等面向要求。台電今(16)日召開記者會,由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主持,並邀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李孟洲、海洋大學商船系教授黃俊誠、海洋大學河海工程系教授翁文凱、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系教授林泰誠、雲林科技大學環安系教授徐啟銘,分別就外界關心的海洋生態、操船及水工模擬、航運影響及儲槽安全等面向提出專業見解。
四接環評將於17日登場,台電16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由正方邀請的學者專家為台電興建四接背書。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則是針對正方提出的理由一一辯駁,並指出台電甚至在操船模擬中調降數據,無視四接對基隆港安全。
協和電廠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第6次環評初審明天登場,除了基隆市工商代表、里長出面喊話支持四接,台電今天更邀集專家學者舉辦記者會,反方、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推派的專家學者則反擊,外木山海域珊瑚生態系是北部海域僅存最完整區域,更包含至少3種未被描述的新物種及隱蔽種,完整保留才是唯一方法,且LNG港不適合設置在協和外海,LNG船進港也必須冒著極大風險。
台電推動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將興建LNG天然氣接收站,引發基隆在地航港界對港口安全關切。為此台電近期前往拜會由國籍各大海運業者所組成中華民國輪船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船聯會),解說協和計劃與接收站興建,係為兼顧國內經濟發展及台灣北部供電平衡,是北北基穩定供電的關鍵,並說明台電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努力,及更新計畫對基隆港營運的影響。在航安無顧慮下,全國船聯會對此電源開發案持正面開放立場。
基隆市國定古蹟二沙灣砲台由於步道溼滑、缺乏扶手、植栽也過於茂密,基隆市政府向文化部爭取補助2450萬元,展開二沙灣砲台第5次修復工程,預計明年4月開工,若順利可望在2026年2月完工。
談起基隆市國定古蹟二沙灣炮台,由於步道溼滑、缺乏扶手、植栽也過於茂密,基隆市政府向文化部爭取了補助,籌集2450萬元展開二沙灣砲台第五次修復工程,預計明年4月開工,若順利可望於2026年2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