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漂綠的搜尋結果,共147筆
兆豐金控永續表現再創佳績,第四度榮登「天下永續公民獎」榜單,並首度躋身金融業前五名,亦入選「天下人才永續獎」雙項殊榮,彰顯兆豐集團深耕治理、環境與社會各面向推動,致力於打造人才永續的職場環境,發揮正向影響、引領永續發展之成果,獲得評審肯定。
近年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議題成為全球投資焦點,企業若在環保承諾、社會責任或永續報告中誇大宣稱、揭露不實,極易成為訴訟對象。產險業者指出,監管機構與投資人對永續資訊透明度要求日益嚴格,「綠洗(greenwashing)」與揭露誤導已成董監事責任險的新興理賠風險來源。
過去,我們用數位支付追求快與方便,但現在,歐盟正在重新定義它。讓支付不只關乎個人選擇,更成為影響環境與社會的關鍵力量。
台股ETF市場持續蓬勃發展下,投資人偏好正逐漸從單一收益,轉向兼顧總報酬與永續發展的長期布局。富邦投信將於今(17)日正式募集全台首檔納入國際淨零轉型高標準「範疇三」碳排放指標的市值型ETF—富邦淨零ESG50(009809)。此產品不僅開創台股ESG投資新里程碑,更標誌著台灣ETF市場邁向更嚴謹的永續選股邏輯。
身為自然保育的政府單位,我始終期待能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過去社會常以為這是政府或研究單位的責任,但這個認知必須徹底翻轉。氣候變遷的風險,正是自然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破壞加劇的結果,兩者交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如果不及早因應,後果將更為嚴重。因此,如何以政策工具引導保育落實,如何透過更多人的參與,尤其喚醒企業與消費者的意識,是當務之急。
永續,不僅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的巨大投資機會。借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Al Gore)的話來形容,這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投資機會,它具備了工業革命的普及性,也同時擁有數位革命的速度。
台股ETF市場蓬勃發展之際,投資人目光逐漸從單一收益轉向兼顧總報酬與永續布局。富邦投信宣布,將於9月17日開募的「富邦台灣淨零轉型ESG 50 ETF(009809)」,將是首檔將國際淨零轉型高標準指標「範疇三」,納入指數篩選邏輯的台股市值型ETF。
生物多樣性近年快速躍升為全球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與氣候變遷並列為永續發展的兩大核心。從國際永續評比指標到各類投資人關注焦點,企業能否正視生物多樣性,已不僅是環境責任,更是經營風險與競爭力的關鍵。
巴西貝倫即將於11月舉辦COP30氣候大會。除關注亞馬遜生態、原住民族外,最大的野心放在推進氣候金融,即如何落實前屆大會通過之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全球公私部門於2035年前每年提供1.3兆美元的氣候融資。
巴西貝倫即將於11月舉辦COP30氣候大會。除關注亞馬遜生態、原住民族外,最大的野心放在推進氣候金融,即如何落實前屆大會通過之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全球公私部門於2035年前每年提供1.3兆美元的氣候融資。
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充滿高度不確定性,我國銀行業正同時面臨疫情後復甦的不均衡、氣候變遷帶來的長期衝擊,以及國際經貿摩擦的加劇。尤其是美國近期提高關稅與美元匯率走強的雙重壓力,對台灣出口導向型產業與金融市場造成連鎖反應。關稅上升使我國部分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競爭力下降,利潤空間被擠壓;美元走強則推高進口成本,增加企業營運負擔,也使得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償還壓力升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業的社會責任不再只是形象塑造或公益行動,而是與金融穩定、產業韌性與國家轉型目標息息相關的核心任務。
AI技術顯著提升投資機構在永續金融領域的風險管理能力。在歐洲,AI能有效偵測企業誤導性的永續資訊,將ESG潛在漂綠調查從被動轉為主動風險管理,大幅提升辨識與應對效率及精準度。
義大利市場競爭管理局(AGCM)近日對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處以100萬歐元(約台幣3455萬元)的罰款,指其在產品的環境影響方面誤導消費者,這也是Shein近期第二次面對歐洲機構的懲罰。另外有消息傳出,中國螞蟻集團擬出售其剩餘股份,全面退出印度數位支付公司Paytm。
當企業的財務長聽到「重大性」這三個字時,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財務數據的百分比,如盈收的1%至5%是否達到揭露門檻;但當企業的永續長聽到「重大性」,想到的卻可能是塑膠廢棄物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程度。為何同樣是「重大性」,財務報表與永續報告談論的卻如此不同?如果永續報告書內容出現錯誤,企業會面臨與財報不實一樣的刑責風險嗎?
綜合路透和法新社報導,義大利市場競爭管理局4日宣布Shein因涉嫌「漂綠」行為,對其處以100萬歐元罰款。
根據國際碳權認證標準(VERRA)的森林碳移除專案啟動,18日由亞福儲能、新文欽五金企業、采威國際等三家企業啟動,此一編號5036的專案,係台灣第一個國際森林碳權專案,具有開創性與示範意義。
自從川普重返白宮後,永續發展彷彿就一直籠罩著低氣壓,但強調以科學為本,能驅動產業實質減碳的「轉型金融」,所受關注未因此顯著降溫。這也許跟操作彈性較大有關,即便客戶暫不符合永續標準,金融機構仍可參酌企業轉型計畫,挹注資金支持減碳行動。
金管會指出,2025年1869家上市櫃公司均需編制2024年永續報告書,目前僅有83家、約4.44%已完成申報,提醒其餘上市櫃公司須在8月底前完成申報,若未依規定在期限前完成申報,將限期改正、可依約裁罰違約金1萬元,情節重大者則可開罰5~100萬元。
1,869家上市櫃公司今年全部都要在8月底前交永續報告書,但目前只有4%公司完成申報。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3日指出,今年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下的1,276家上市櫃公司也要強制交永續報告書,也就是所有的1,869家上市櫃都要交報告,目前僅有83家有交,金管會提醒今年8月底前要完成申報,若違反的話會限期改正並會被罰違約金,原則是罰1萬元,但情節重大者會被罰5萬至100萬元。
1,869家上市櫃公司今年全部都要在八月底前交永續報告書,但目前只有4%公司完成申報。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3日指出,今年實收資本額20億元以下的1,276家上市櫃公司也要強制交永續報告書,也就是所有的1,869家上市櫃都要交報告,目前僅有83家有交,金管會提醒今年八月底前要完成申報,若違反的話會限期改正並會被罰違約金,原則是罰1萬元,但情節重大者會被罰5萬至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