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濕地生態的搜尋結果,共142筆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台灣西南沿海濕地為候鳥的快樂天堂,而嘉義縣東石、布袋一帶更因豐富的生態資源,成為了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落腳點。為了讓親子家庭也能近距離感受這片自然奇景,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特別推出嘉義縣親子賞鳥遊《鷺境嘉義》,透過濕地導覽、在地特色體驗與集章活動,邀請全台大小朋友一同踏上趣味的賞鳥之旅。
新北市政府財政局於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起公告標租新北市新莊區、新店區、林口區、中和區、永和區、泰山區、三峽區及台北市南港區9處市有土地,預訂於2025年11月4日(星期二)上午10時整,於新北市政府15樓1502會議室辦理開標。
「第27屆台北國際賞鳥博覽會」18日在關渡自然公園隆重登場,今年以「寶島鳥過客 The Passing Traveller 」為主題,有來自NGO、國際保育團體及學術研究單位,將近40個國內外單位參展,展示最新的候鳥研究與保育成果,除了專家講座外,也規畫親子遊戲、生態導覽及藝文表演,讓大人小孩寓教於樂、親近大自然,深入探索候鳥的奧秘及知識。
雲林縣有兩處地方級重要濕地─成龍濕地與椬梧濕地。日前來自山區的林內鄉民生國小全校師生受邀走讀兩處濕地,進行生態教育體驗,與短暫的「濕地工作假期」,對於難得走進沿海的山區小朋友而言,很驚訝「地上菸蒂跟山區一樣多」,也因看見大海與搭竹筏而興奮尖叫。
屏東萬巒鄉公所今(27)日舉辦五溝水生態復育活動,由萬巒鄉長林國順與五溝守護工作站長劉晉坤帶領志工及社區民眾,在劉氏宗祠前的繞園溝清除外來種巴拉草,並種下原生石龍尾草與水蕨,再放流原生種條紋小䰾,接著騎乘單車,在全台最完整客家文化聚落五溝社區進行文化導覽之旅。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推動「水雉復育專案」,以「水雉+野蓮」為核心打造生態保育與客庄文化共榮模式,成功讓稀有物種水雉重返美濃湖繁衍生息,並結合社區與產業發展,近日榮獲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環境保護組優選。
由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2025極點慢旅-極西騎跡 61追光自行車活動」於21日盛大登場!現場交通部觀光署黃勢芳副署長、陳亭妃立委服務處代表、林俊憲立委服務處代表、賴惠員立委服務處代表、謝龍介立委服務處代表、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徐振能處長、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郭清水分局長、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洪政乾秘書、方一峰議員服務處代表、蔡蘇秋金議員服務處代表、陳昆和議員服務處代表、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丁玲琍專門委員以及觀光相關協會業者等貴賓蒞臨。
由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主辦的「2025卡比胖拉出沒注意!臺南萌翻天」活動於安平漁人碼頭登場,12米高氣偶搭配療癒角色,引爆打卡熱潮。結合安平水資源回收中心、四鯤鯓紅樹林船遊、水豚甜點店、百年古宅與文資美食,打造融合親子、文化、生態、美食的兩日遊路線,成為秋季旅遊推薦首選。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舉辦的「學甲濕地保育輕旅行」體驗活動,14日吸引不少來自各地的親子熱情參加。參與活動的親子對學甲濕地、筆直的自行車道,以及一覽無遺的觀賞生態環境都表示不虛此行,並強調年底還要再來欣賞黑面琵鷺。
雲林縣府2年前引進公共自行車MOOVO,口湖鄉宜梧國中今年轉型為實驗中學,發展品格力、學習力、文化力,在縣府農業處協助下,請MOOVO公司支援,讓該校學生昨(11日)騎著有公共單車探訪椬梧濕地、抽水站、忠義公廟、下湖口安檢所等據點,這也是MOOVO進駐雲林以來首次作為教學工具。
因應高齡社會來臨,桃園市環保局特別推出全國首創「環教樂齡.永續同行-55+環境教育樂齡遊」,專為55歲以上市民量身設計,開放兩梯次共66名額,帶領樂齡朋友深入在地環教場域,體驗結合自然、人文與永續的深度之旅。活動全程採無紙化報名,第一梯次於9月12日上午9時開放36位名額,第二梯次於9月22日上午9時開放30位名額。
斬草除「蔓」護生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志工9月前進新北市五股濕地,攜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共同移除「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維護生態平衡及生物多樣性;還將小花蔓澤蘭精煉製成驅蚊液及家事皂,讓「綠癌」變身永續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