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火箭發射器的搜尋結果,共52筆
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 (AUSA2025) 期間,奧什科甚防務公司(Oshkosh Defense)展示了一種新型移動式地基飛彈發射器,可攜帶戰斧巡弋飛彈。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特別報導,標題直接是「正是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所需要」。
L3哈里斯公司9日展示「吸血鬼」(VAMPIRE)反無人機系統最新衍生系列,包含陸基、海上、空中和電子戰等專用構型,並將結合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強化系統偵測小型無人機威脅能力,拓展操作彈性。
泰國與柬埔寨7月底於爭議邊境地區爆發衝突,近期泰方情報文件卻揭祕中國在這起衝突中的兩面手法直指,中國在衝突中一方面扮演和事佬角色,但卻在衝突爆發前向柬埔寨輸送大規模砲彈。雖然中國過去多次否認提供柬埔寨用於打擊泰國所使用的武器,但專家直指,如此龐大武器交付應有中國高層批准,如此作為不會讓中國形象有加分作用。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周三表示,根據美國和歐洲盟友達成協議的新資助計畫,烏克蘭將接收首批援烏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飛彈和海馬斯(HIMARS)火箭發射器。
黎巴嫩軍方證實,鄰近以色列邊境一處軍火庫9日發生爆炸,造成6名黎國士兵喪生。當局表示,仍在調查事發原因,但消息人士透露,士兵當時正在移除「真主黨」基地內的彈藥與爆炸裝置。
川普上周末(26日)警告泰國與柬埔寨,只要雙方邊境的流血衝突持續下去,就不會跟兩國達成任何貿易協議。儘管在川普隨後表示兩國同意停火後幾個小時,27日早上泰柬邊境仍傳出砲聲,但兩國28日將在馬來西亞就邊境衝突進行談判。
川普上周末警告泰國與柬埔寨,只要雙方邊境的流血衝突持續下去,就不會跟兩國達成任何貿易協議。
泰國和鄰國柬埔寨24日爆發新一波武裝衝突,曼谷出動了F-16戰機,轟炸柬埔寨軍事目標。一張據稱泰國F-16戰機搭載炸彈的圖片顯示,炸彈上寫有「洪森你好(Hello Hun Sen)」的字樣。而洪森為柬埔寨前總理、現為參議院主席,也是柬埔寨現任總理洪馬內(Hun Manet)的父親,至今仍實際主導國內政治。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6月初與美國總統川普撕破臉後,美媒報導,川普政府希望換掉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與聯邦政府的部分合約,改以其他企業替代,但檢視過後卻發現換不了,因為SpaceX有難以替代的重要性。
中國直-10ME直升機以低空打擊力聞名,有「樹梢殺手」的外號,它們已交付巴基斯坦的傳聞引發南亞軍事平衡的爭論,進一步升高了與印度的緊張。有軍迷認為,巴基斯坦採購多達40架直-10ME直升機,是在直接回應印度的「阿帕契」(Apache)直升機隊。 有人甚至說,直-10ME已在巴基斯坦服役部署。
在烏克蘭戰場上,目擊到北韓製造的M1991型,240公釐多管火箭發射器。再次顯示俄羅斯向北韓引進遠程火砲類裝備。
中方研究人員3月在《彈箭與制導學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已成功在受控的實測中,引爆了一種氫基爆炸裝置,在不使用任何核材料的情況下,成功觸發了毀滅性的化學連鎖反應。
4月15日,俄羅斯軍方宣佈在挪威邊境附近發起一系列軍事演習,其中,俄羅斯光榮級巡洋艦「烏斯季諾夫元帥號」(Marshal_Ustinov)對陸地目標發射130公釐艦砲實彈,引發安全關注。演習地點雖然都在俄羅斯範圍內,但是距離挪威陸地邊界僅30公里,距離兩國海上邊界僅20公里,似乎有威嚇之意。
《以色列時報》報導,以色列空軍22日空襲加薩南部城巿汗尤尼斯,炸死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政治領袖巴達威,而他也是繼18日身亡的哈瑪斯實質領袖艾達利斯、高階內政主管瓦特法、內部安全局局長蘇爾坦後,近一週來第4名身亡的哈瑪斯高階幹部。
捷克民眾發起的一項支援烏克蘭的眾籌活動,在超過 2萬400名捐助者的愛心捐款下,成功募集到7000 萬捷克克朗(約9500萬新台幣),可以購買1架黑鷹直升機,證明捷克社會仍然堅定支持烏克蘭。
與烏克蘭交戰2年多的俄羅斯,今年與北韓結盟動作頻頻,10月烏克蘭、南韓當局均指控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派兵赴俄羅斯支援俄軍對烏克蘭作戰,俄羅斯與北韓均未承認。韓媒引述烏克蘭軍事媒體周四(26日)報導,烏軍首度在俄羅斯靠近烏克蘭的邊境「活捉」一名北韓士兵。南韓國家情報院周五(27日)表示,盟國情報證實,這名北韓士兵遭烏軍俘虜1天就因傷重死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周一表示,已有超過3000名北韓士兵在俄羅斯庫斯克(Kursk)戰場上受傷或死亡。澤倫斯基並警告,平壤當局可能會對俄羅斯派遣更多士兵和裝備。
A-10「疣豬」(Warthog)攻擊機最近在敘利亞東部上空現身,隨著敘國反政府軍推進,對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構成多年來的最大威脅。網路甚囂塵上的傳言說,這些戰機可能用以打擊阿薩德的盟軍。
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新領袖卡西姆(Naim Qassem)表示,將配合黎巴嫩軍方以落實與以色列的停火協議。
在以哈衝突屆滿周年之際,以色列對迦薩地區及黎巴嫩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數十人傷亡,真主黨則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導致約10人受傷。一系列衝突進一步推升中東緊張局勢,同時引發國際關注,法國總統馬克宏呼籲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遭致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批評,但兩人通話後仍拒絕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