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無人機出口的搜尋結果,共25筆
台灣無人機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浪潮。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25年前7個月出口量已達去年全年的7.5倍,累計出貨約2.6萬台,出口總值達1189萬美元,年增率高達749%。主要採購國包括波蘭、美國、德國、捷克與香港,其中波蘭占比高達54%,成為最大買主。這些數據不僅顯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去中國大陸化」趨勢中的關鍵地位,也反映出軍民市場對台灣技術與製造能力的高度信任。本文將從出口動能、技術優勢、國防採購、民生應用、制度挑戰與政策建議等面向,探討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前景。
美國在討論提供安卡拉F-35隱形戰機之際,已要求土耳其頂尖無人機製造商拜卡(Baykar)在美境設立生產設施。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於20日畫下句點,軍工股不僅沒有利多出盡,中光電(5371)昨(22)一舉攻上漲停,分析師陳威良表示,該公司去年拿下8成國防部訂單,將在明、後年挹注業績;除此之外,jpp-KY(5284)法人喊「強力買進」,目標價上看400元。種種跡象在在顯示,軍工股多頭還沒結束。
在全球軍工轉型與資安升溫之際,無人機產業迎來爆發性成長。分析師指出,台灣挾技術整合、供應鏈韌性與政策助攻三重優勢,成為國際買家首選,2025上半年無人機出口年增逾7倍,看好雷虎(8033)、中光電(5371)、漢翔(2634)等具實績廠商將受惠軍用採購潮與外銷需求升溫,建議投資人掌握供應鏈核心與軍工概念雙主軸,伺機布局具潛力個股。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共同會見記者並現場回答提問。目前正值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之際,中國也祭出稀土戰回應,但王毅對歐洲釋出善意,「稀土出口從來不是、也不應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歐洲企業的正常需求將得到保障」,如同給歐洲吃下一顆定心丸。
為增加貿易談判籌碼,北京頻繁將一些戰略產品加入管制出口清單。據法國廣播電台援引法國《論壇報》報導,除國際關注的稀土外,太空人頭盔護目鏡、軟體算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纖維、民用無人機等「出人意表」產品,也赫然在列。
在官方全力扶持下,大陸無人機發展勢如破竹,世界各國難以望其項背。且無人機產業也愈加精細,從民用的航拍、商用的農業植保、或軍用的測繪等領域,不同廠商各有擅場、百花齊放。
印尼共和公司(Republikorp)說,土耳其無人機製造商拜卡(Baykar)將供應雅加達60 架「旗手」(Bayraktar)TB3 武裝無人機,還有9 架 「奇襲者」(Akinci)無人偵察機。
大陸《第一財經》18日報導,2024年進出口總值達4.5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0.25兆元),深圳繼2014年之後再次成為「中國外貿第一城」。
歐盟理事會16日宣布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旨在削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能力。本次制裁首次全面針對大陸行為實體,涉及旅遊禁令和資產凍結等具體措施。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中國無人機廠商最近開始限制關鍵零件出口至歐美。西方官員預期,此舉是北京打算在新的一年擴大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的序幕。
第二屆CATA(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大會26日在北京舉行,其中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發展分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大陸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無人機出口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約占全球70%,成為全球第一大技術來源國,同時去年僅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已來到1174.3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32%。
第二屆CATA(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大會26日在北京舉行,其中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發展分論壇上發佈的《中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大陸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無人機出口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約占全球70%,成為全球第一大技術來源國。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第二屆中國航協航空大會26日舉行多場分論壇。截至目前,中國大陸無人機經營性企業已超過1.7萬家,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已超過200萬架。今年1—8月,大陸全國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1946.1萬小時,同比增長15.6%。中國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無人機出口國,在無人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約占全球70%以上,成為全球第一大技術來源國。
中國國務院日前通過「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簡稱條例),19日正式公布條例內容,並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施行。針對外界擔憂條例是否影響正常貿易一事,中國政府強調,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條例不會對正常國際科技交流與經貿合作、全球產業鏈及供應鏈安全順暢運轉設置障礙。
最近美國商務部取消對華為半導體出口許可,主要是使用於筆電、智慧手機的晶片。華為最近推出人工智慧(AI)筆電,採用美商英特爾(Intel)處理器。這代表救英特爾比打華為重要。
中國大陸在本屆奧運,19歲男飛魚潘展樂百米自由泳破世界紀錄奪金,鄭欽文斬獲中國在奧運首枚網球女單金牌,及男子400米混合泳接力奪金,含金量都極高,不是取得了一向為白人優勢項目的突破,就是終結了美國在男子混泳項目40年的壟斷,都為中國的強勢崛起增添了新註腳。
中國大陸在本屆奧運中,19歲男飛魚潘展樂100米自由泳破世界紀錄奪金,鄭欽文斬獲中國在奧運會上首枚網球女單金牌,以及男子400米混合泳接力奪金,含金量都極高,不是取得了一向為白人優勢項目的突破,就是終極了美國在男子混泳項目40年的壟斷,都為中國的強勢崛起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註腳。
中國三部門7月31日聯合發布優化調整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禁止從事非和平用途,將於9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舉顯然與西方多國之前指責中國企業提供無人機在內的軟硬體供俄羅斯用於俄烏戰爭有關。而在烏克蘭外長上周訪中後,烏克蘭外交部宣稱,已邀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回訪,並指北京暗示「有興趣」。
中國大陸商務部網站7月31日報導,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記者提問大陸商務部、海關總署、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聯合發布了優化調整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公告,中方的出口管制政策考慮回應稱,此次調整體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於更好維護中國大陸國家安全和利益,有利於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有利於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