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的搜尋結果,共44筆
財務條件長期不佳、卻是台灣債市最大發行人的台灣電力公司,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授與AA/AAA(twn)/展望穩定的最高等級信評,與台灣的主權評等相同,反映其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很高。隨2024年電價上調及燃料價格下降,獲利率逐步恢復,台電EBITDA利潤率從2022年的-22.5%顯著回升至2024年的8.9%,惠譽預估2025~2028年間回升至11.2%~14.2%,綜合評斷,2025年至2028年期間不會進行電價調整。
為充實營運資金,國泰金控25日宣布發行今年第二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為258億元,分為甲券、乙券、丙券三種。其中,甲券發行金額為119億元,乙券發行金額為17億元,丙券發行金額為122億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2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二季財報及盈餘分配案,決議配發每股現金股利5元,盈餘配發率約32.53%,並訂於12月11日除息交易、2026年1月8日發放。美國存託憑證(ADR)除息交易日為12月11日,與普通股一致。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配發2025年第二季每股現金股利5元,12月11日除息、明年1月8日發放,全年股利上看20元以上。會中並核准資本預算206.57億美元(約新台幣6,198億元),並以不超過100億美元額度增資子公司TSMC Global,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結束為期2天的董事會,會中通過第2季現金股利5元,將於明年1月8日配發,並通過資本預算206億5750萬美元資本預算,主要用於建置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等製程產能、廠房興建及廠務設施工程。
中華電24日公告將發行35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可持續發展債券),主要用做支應環境保護或社會發展投資,發行期5年,固定年利率1.73%。這是繼2022年第一次發行永續債之後,中華電信再次以永續名義發債,預定8月4日正式發行,主辦承銷商為凱基證券。
中信金23日重訊宣布,為強化資本結構,董事會決議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總額上限400億元。中信金財務長徐旻傾說明,公司本來就有一些資金調度的部位是用短票或是短期借款,公司債額度則屬長天期資金來源,藉由短期資金融通,讓整體資金的結構更加穩定,加上過往發行的公司債會在這兩年到期,故準備進行「借新還舊」。
中信金9日才剛公告,台壽擬發300億元次順位公司債,23日再發重訊公告,董事會決議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總額上限400億元。
IC載板廠景碩(3189)董事會通過2025年首季財報,受惠合併營收回升至近9季高、本業顯著轉盈,配合業外收益躍升助攻,使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跳升至2.76億元,較去年第四季大幅轉盈、年增達近10.27倍,每股盈餘0.61元,雙創近5季高。
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國內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信義房屋(9940)受累,28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首季合併營收22.13億元、年減29.5%,每股純益0.1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0.62元。全球景氣不確定性提高、大陸建案「水山嘉庭」銷售趨緩,信義28日董事會並決議發行總額不超過50億元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以充實營運資金。
去年下半年央行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信義房屋(9940)28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首季合併營收22.13億元、年減29.5%,每股純益0.12元,低於去年同期的0.62元。
國巨收購日本芝浦電子背水一戰,公司17日公告,調高每股收購價格至日圓5,400元,相當於加價25.58%,整體收購規模推升至日圓823.3億元,折合新台幣約181.12億元,等於國巨加碼逾新台幣40億元於公開收購,不僅展現收購誠意,由於芝浦公司派持股3.1%,散戶投資人持股62.14%,國巨的出價擴大套利空間,勝率拉高。
華航(2610)新任董事長高星潢、總經理陳漢銘就戰鬥位置,持續擘劃機隊規模,穩健布局客貨運航網,再戰營運新高。華航10日公告增租3架A321neo租機,交易總金額約1.7億美元(約當新台幣56億元)租期為144個月,提升即戰力搶市。
整車裕隆(2201)與汽車金融雙雄裕融(9941)、和潤企業(6592)率先公布財報,中華(2204)、裕日車(2227)、和泰車(2207)、三陽工業(2206)、宏佳騰(1599)也將於下周陸續公告。裕隆、裕融、和潤去年獲利下滑,和潤EPS更摔下低檔水準,派利方面,裕隆擬配息1.3元,裕融擬配息4.38元、擬配股0.5元,和潤配息3元。公布後裕隆、和潤周五股價跌幅居前,裕日車受NISSAN同樣股價不安,裕融則平盤震盪。
亞聚(1308)通過去年財報及股利政策。受制PE、EVA市況疲弱,去年營運連四季虧損,全年營收60.31億元,年減10.2%, 營業虧損1.09億元,稅後純損7.5億元,每股虧損 1.26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0.25元/股。
台達電(2308)2024年每股盈餘為13.56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息7元。
台達電(2308)26日公布2024年營運成果,全年合併營收達4,211.48億元,年成長4.97%;稅後純益352.2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3.56元,儘管市場擔心營運成績將受子公司泰達電拖累,如今財報出爐,毛利率維持32.4%,營收及獲利同步寫歷年新高紀錄。台達電董事會決議分派現金股利7元,若以26日收盤價399元計算,殖利率1.75%。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鴻準(2354)於113年11月14日參與認購台揚科技公司之私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乙案,經查符合證交所「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第4條第1項第24款情事,惟鴻準公司延遲輸入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畫面,已違反前述處理程序之規定,故處以違約金5萬元,並函知公司嗣後應確實依規定辦理。
「我是台塑台化小股東,今年得申請勞工紓困貸款才能過年回家吃年夜飯!」近期網路上各種酸言酸語,衝著台塑四寶股價而來,總結2024年台股「新慘業」就是石化,多家企業已成雞蛋水餃股,原本的龍頭台塑四寶股價也跌破金融海嘯低點,還可能出現史上首度營運虧損,這波「石化冰風暴」可能會讓全台超過87萬名小股東的荷包凍很久。
AI的趨勢不變,台積電供應鏈持續看好,機器人將是下一個焦點;蘋果新的一年將有較不同的新機,加上2024年金融業高獲利有高殖利率保護;航空及製鞋業則持續看好,上述族群都可密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