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爭端解決的搜尋結果,共225筆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23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日前發布最新一版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指出當前全球貿易面臨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雖然今年上半年貿易表現強勁,但下半年以及2026年前景不容樂觀,貿易增速或將降至0.5%。全球貿易活動在面臨人工智慧相關產品和服務等新增長極拉動同時,也面臨關稅上漲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拖累。各國只有加強政策協調,才能促進全球貿易穩定可持續發展。中國大陸需採取加強貿易政策透明度、協調,建立並完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等多項措施應對。
在地緣政治與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下,企業正積極尋求跨國併購與區域擴張的機會。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Baker McKenzie Taipei)與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EY Taiwan)今(22)日於台北共同舉辦「2025國際併購與投資論壇」,邀集來自台灣、韓國與印尼的專業律師與顧問,深入剖析亞太地區的投資環境與併購法規,協助企業掌握全球資本運作趨勢,強化區域競爭力。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宣布任免多名駐外大使,包括免去李成鋼的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職務,由李詠箑正式接替。
日新亞洲近日報導,多國因中國施壓對台投資趨於保守,台加投資協議遲未簽署。對此,外交部指出,台灣與加拿大是合作密切的理念夥伴,雙方已有次長級對話平台,在衛生、經貿、科技及關務等領域均持續擴大合作,顯示兩國在印太地區的互動愈加深化,台加雙方都樂見持續深化各領域的合作。
中國大陸決定不再要求WTO特殊與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這不僅是對自己經濟地位的重新定位,更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性表態。此一宣示標誌中國將從過去的制度受益者,逐步轉型為制度承擔者與規則塑造者。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觀察大陸制度戰略的窗口,更是兩岸合作策略的契機。
中國大陸決定不再要求WTO特殊與差別待遇(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SDT),這不僅是對自己經濟地位的重新定位,更是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性表態。此一宣示標誌中國將從過去的制度受益者,逐步轉型為制度承擔者與規則塑造者。對台灣而言,這不僅是觀察大陸制度戰略的窗口,更是兩岸合作策略的契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聯合國八十屆大會發表演說,以「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堅守聯合國理想,弘揚多邊主義精神,積極落實四大全球倡議,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斷邁進,努力把世界建設得更加和諧美好!」作為演講總結,將中國形塑為維護多邊秩序、倡議共同發展的「負責任大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聯合國八十屆大會發表演說,以「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堅守聯合國理想,弘揚多邊主義精神,積極落實四大全球倡議,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目標不斷邁進,努力把世界建設得更加和諧美好!」作為演講總結,將中國形塑為維護多邊秩序、倡議共同發展的「負責任大國」。
上合天津峰會1日通過並發布《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關於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聲明》。大陸商務部有關負責人2日表示,該聲明展現上合組織維護全球貿易秩序穩定的堅定決心,呼籲各方遵守包括世貿組織(WTO)規則在內的國際貿易法。
面對20%+N的疊加關稅威脅,台灣廠商可選擇直接承擔關稅成本,或透過在美國新設廠投資換取免稅待遇。承擔關稅可維持台灣原有產能,但每出口1美元須多支付20%或更高的額外關稅,則削弱價格競爭力。
面對20%+N的疊加關稅威脅,台灣廠商可選擇直接承擔關稅成本,或透過在美國新設廠投資換取免稅待遇。承擔關稅可維持台灣原有產能,但每出口1美元須多支付20%或更高的額外關稅,則削弱價格競爭力。
偉訓科技(3032)受一次性提列子公司力韡商業仲裁裁定之7.91億元備抵損失影響,稅後淨損為3.31億元,每股淨損為2.94元,偉訓表示,若扣除此一次性損失提列,偉訓本業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及營業淨利均較去年成長,今年下半年起營收將維持中度以上成長。
川普第二任期利用「對等關稅」繼續大興貿易保護主義,同時退出多個多邊組織,這讓倡導多邊機制、自由貿易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在此刻更顯薄弱,甚至蕩然無存。少了美國支持,WTO似乎僅淪為喊話工具,此一曾助推全球化的貿易組織未來何去何從,是後續觀察焦點。
台灣和美國的對等關稅談判,進入最後衝刺階段,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也第四度銜命赴美。兒時就立志成為外交官或律師的她,在重要對外經貿談判的過程,幾乎無役不與,曾參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磋商過程,久經歷練,如今已成為台灣對外經貿談判的重要掌舵者,在各方角力、局面錯綜複雜的國際談判桌上,爭取國家的最大利益。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歐電動汽車談判的技術部分已經基本完成,只欠臨門一腳,關鍵在於歐方能否展現出相應的政治意願推動問題的解決。
歐盟即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CBAM(俗稱碳關稅),俄羅斯卻認為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已在日前向WTO提出申訴。環境部今天對此表示,不代表歐盟會因此暫停實施CBAM,環境部為了維護產業公平性,仍會從產品試申報開始推動台版CBAM,預計今年底完成法制作業、明年上路,2027年4月業者需試申報國、內外水泥及鋼鐵業產品的碳含量。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8日發布《南海報告》呼籲,中國與東協等區域國家要把解決南海問題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堅持妥處南海問題的正確原則和方向。《報告》還點名美軍針對中國的抵近偵察越來越具有「進攻性」,甚至批評美、日、澳洲與歐盟是南海和平的「麻煩製造者」。
正在巴黎出席世貿組織(WTO)小型部長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行程滿檔,在會議期間先後與WTO祕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以及澳洲、加拿大、法國的經貿高官會面。王文濤疾呼應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並強調WTO應加強對單邊關稅的監督,劍指美方。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訪法出席世貿組織(WTO)小型部長會議期間,可謂行程滿檔。3日除當面向WTO祕書長伊衛拉告狀,指個別成員任意加徵關稅,要WTO加強監督,同日也會晤歐盟、加拿大官員,聚焦中歐經貿議題,為7月中歐峰會鋪路,呼籲讓經貿合作成為中加關係穩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