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特別條例草案的搜尋結果,共288筆
全民普發1萬元政策今日終獲落地執行,預期會對民生消費市場帶來一波正向景氣。回顧政策推動始末,始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連年稅收超徵,又於去年再創稅收歷史新高。彼時在野的國民黨提出「還稅於民」方針,以緩解近年物價通膨對民眾帶來的生活壓力。何況政府稅收本就來自於人民,連年鉅額超徵稅收,理應與全民共享經濟果實,此非台灣所獨創,實是世界多國皆曾實施的財政方案,而國民黨加以援引推動而已。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針對災後重建事宜,立法院朝野黨團昨(30日)協商取得共識,將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協助災民,所需經費上限為新台幣300億元,明定災後重建將於116年3月31日完成。另,也以附帶決議強調條例須照《原住民基本法》執行,解決當地原民部落憂心遷移問題。稍早全案今(31日)在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下,完成三讀。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11月1日將就職,目前公布2波黨內新人事,4名副主席全是「老藍男」,被黨內質疑「世代交替」喊假的,她表示,國民黨本來就是老幹新枝,要有一些人先穩住大局,面對艱困挑戰需老幹新枝傳承接力,帶領國民黨迎向未來大選。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行政院會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議,立法院會17日開會,民進黨團提議將此案逕付二讀,與相關提案併案協商,在場立委未提出異議,全案逕付二讀待協商。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宣布,花蓮災民3個月內醫療費用免除部分負擔,未來6個月也一律免繳健保費,由賑災基金會善款支應,並回溯至9月開始計算。
總統賴清德國慶談話聚焦國防 「台灣之盾」,拚5年內國防支出占GDP的5%;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15日表示,資源分配有優先順序,不會有排擠效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說,美國金穹第一階段花費5.2兆台幣,台灣之盾要花多少錢?總統府有責任提出整體戰略,再提出國防特別預算。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行政院會日前通過「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中追加250億元,擬送至立院審議,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則自提版本「樺加沙風災暨馬太鞍堰塞湖潰壩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經費上限為新台幣200億元。14日院會,國民黨不買行政院的帳,於院會將自提版本逕付二讀。
軍工類股短線乖離過大,九月明顯回檔,國防產業是未來重要的信賴產業之一,無人機、無人船艦及航太供應鏈等股價冷卻後可以留意誰有籌碼接盤。
立法院第11屆第4會期日前開議,國民黨2日舉行立法實務研討會,列出24項優先法案,包括《財劃法》修正,明訂中央對地方一般型補助款與計畫型補助款權責;以及總統大選二輪投票、《媒體議價法》等。而民進黨團喊出以「國家大進步、國家更安全」法案優先,民眾黨團則鎖定《公投法》、《營養午餐法》、《人工生殖法》等修正草案。
立法院第11屆第4會期日前正式開議,國民黨也於2日舉行立法實務研討會,邀集智庫、黨團討論本會期優先法案。而國民黨團優先法案也出爐,其中包括財劃法修正,明訂中央對地方一般型補助款與計劃畫型補助款的權責;以及總統大選二輪投票、媒體議價法等。
花蓮縣光復鄉今日因馬太鞍堰塞湖潰壩,慘遭洪水吞沒,溪橋斷絕、房舍受損,民生財產付之一炬。幸好縣政府早一步完成上萬名居民的撤離,才避免大量人員傷亡,但這場原可避免的重大災害,卻因中央政府嚴重錯估情勢、怠於防範,終於釀成無法挽回的慘劇。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在此表達最嚴厲的譴責。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23日發生溢流,造成光復鄉發生嚴重災情,截至24日下午,已釀成死亡9人、受傷32人、失聯17人,是近年來人命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天然災害。目前災情仍在持續,當地人民的身家性命仍陷在高度危險中,此時此刻,無論中央與地方彼此間有多少不滿,都必須立刻放下爭議,把搶救人命及安置善後的工作擺在第一。而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在24日的民進黨中常會指示救災優先,原訂進行的選對會暫停,賴清德周末的地方黨務巡迴座談也將暫停。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下午溢流,大量泥流襲捲光復鄉市區,目前已釀14人死亡、34人受傷,多人失聯中。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8月13日立法院朝野協商時曾提附帶決議,要求將堰塞湖工程納入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但農業部表示評估無立即潰堤危險。民進黨立院黨團今(24)天舉行記者會回擊,秀出會議逐字稿,並反問花蓮縣政府疏散計劃如實嗎?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下午2時40分發生溢流後,大量泥水宛如洩洪般滾滾而下,1小時內直接灌入光復市區,而在立法院8月15日三讀通過的600億「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案」,當時國民黨就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將花蓮堰塞湖工程納入「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立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當時協商農業部稱「沒有立即潰堤的危險」,這是行政院主管單位、農業部林業署及相關部會也都應該同心共同解決的問題。
為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國防部已向行政院提出總金額逾兆元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不過,在美方尚未公布軍售項目前,軍方便依台美協商默契把特別條例草案送達行政院,與蔡政府時期做法有很大差異。據了解,在「川習會」前,美方宣布新軍購案的可能性不高,這項特別預算極可能要到11月或12月才有機會送進立法院審議。換句話說,屆時才會知道台灣的採購清單,破兆元的特別預算條例也還有調整空間。
行政院會11日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其中國防部「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1132億元,國防部長顧立雄說明時提到將可使我國戰備存量提升4倍;國防部今(16)日表示,將以迅速籌獲的物資為優先,包括油料以及飲用水。
面對國際情勢的變化,國防部除年度預算增加外,外傳國防部也已向行政院提出規模破兆、史上最金額最龐大的特別預算案「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條例草案」,預計將以7年做跨年期的預算編列,每年估將分配逾1428億元;另外國防部13日也上線最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內容首度指導民眾在遇到敵軍時如何因應,不過多著重在遭遇天災因應上。
台股 PCB、CPO、機器人等族群交互上攻;台積電進入二奈米製程,耗材、設備廠同步向上;軍工股獲政策支持也全面上漲,九月有半導體展、軍工展,台股可望震盪趨堅。
行政院院會今天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近日傳國防部籌編軍購特別預算,預算規模超過7000億元,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證實,防衛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已於8月8日送到行政院審查,國防預算明年也編入防衛韌性特別預算,至於編列多少經費並未說明,僅說防衛韌性與國土安全韌性共編列1100億預算。
行政院為加速推動復原重建工作,今(21)日院會通過主計總處編具的「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編列經費600億元,協助民眾重建家園、修復基礎設施及復甦生產活動,讓民眾生活儘速重回常軌,後續將函請立法院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