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特大城市的搜尋結果,共26筆
據《國民經略》報導,高鐵一響,黃金萬兩。日前,深圳市發改委啓動廣深第二高鐵南延線規劃建設方案預研招標,或將南延至香港。無獨有偶,京滬第二高鐵、成渝中線高鐵已全線動工,滬杭第二高鐵有望於年底開工。一時之間,超大城市,紛紛步入「第二高鐵」時代。
大陸繼7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對城市發展轉型作出全面部署,並提出多項目標要求,包含2030年適應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政策制度不斷完善,直到2035年現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以及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加快建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如老舊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等。
中新社三里河工作室28日報導,上海和杭州,又將有一條高鐵連通。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城市生態環境關係到超過9億多市民福祉。從廣州、馬鞍山、南寧三座城市的整治,可了解大陸近年來,如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也提供了相互借鏡之處。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來自全美第3大城芝加哥,而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在當地有2支球隊,教宗支持哪一隊頓時成了熱議話題。小熊隊率先發布祝賀訊息,並暗示教宗似乎是小熊迷,意外掀起「芝加哥內戰」。
據《證券時報》報導,假期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五一」假期,大陸全國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文旅消費多點開花。據大陸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攜程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一倍,文化體驗與多元玩法成為吸引外國遊客的核心動力。
大陸央視18日報導,在《武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畫(2021-2035年)》近日獲批後,中國大陸22個超大特大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畫,已全部獲批,顯示大陸重點城市未來發展的空間藍圖,已經繪就。
攸關明年大陸經濟藍圖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1至12日召開,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中對明年經濟要求實施更積極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穩住房市股市與防範重點領域風險、外部衝擊,並具體提出9大工作重點,包含提振消費、科技創新、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防範重點風險、鄉村振興、區域戰略、減碳綠化並改善民生保障等,高品質完成「十四五」目標,為「十五五」打牢基礎。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至立院報告「能源配比及電價政策」,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質詢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返台投資條件就是100億度的綠電,郭智輝秒開口,「我們可以給他啊!」張聽完頓住,確認郭現在是開保證?郭接著說,「他開出條件來我們就能做啊!」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9日就表示,郭智輝的回答是很奇怪,黃仁勳在台灣的投資不是產業供需鏈的投資,郭智輝說黃仁勳開口一定給,這也讓沈富雄驚呼,「這是什麼態度?」引發討論。
大陸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近日表示,要加快構建自立自強的數位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技術自立創新能力,也要圍繞大數據等數位科技,打造相關產業群。他也強調,要在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業優勢領域探索構建行業數據空間。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資料出境管理清單制度。
大陸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24日表示,要加快構建自立自強的數位技術創新體系,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技術自立創新能力,也要圍繞大數據等數位科技,打造相關產業群。他也強調,要在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業優勢領域探索構建行業數據空間。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資料出境管理清單制度。
未來5年大陸建設新型城鎮化有了最新藍圖。近日大陸國務院發佈《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畫》,提出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潛力地區城鎮化水準提升行動、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等4項重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及有關政策措施。
大陸為提升城市功能及帶動地方經濟成長,自今年起開展都市更新計畫,並由中央核定上海、武漢等首批15個城市,核予每個城市補助總額最高人民幣(下同)12億元。分析指出,透過政府投資可帶動放大效應,都更則可活絡更多市場資金。
大陸近年積極推進都市更新。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耘近日撰文表示,都市更新不只是在改善民眾的生活條件,更能拉動投資,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以改造「城中村」為例,每年大約可創造近兆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需求。
大陸近年積極推進都市更新。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李耘14日撰文表示,都市更新不只是在改善民眾的生活條件,更能拉動投資,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以改造「城中村」為例,每年大約可創造近兆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需求。
「雙國際機場」正在成為大陸特大城市的標準配置。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後,重慶和廣州先後發布建設第二座國際機場的計畫,後者預定將於今年動工。陸媒分析,「雙機場」改變了各大城市機場輸送量的格局,也是發展引擎,承擔著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任。
「雙國際機場」正在成為大陸特大城市的標準配置,在北京、上海、成都之後,重慶和廣州也先後發布建設第二座國際機場的計劃,後者預定將於今年動工。陸媒分析,「雙機場」改變了各大城市機場輸送量的格局,也是發展引擎,承擔著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任。
大陸國家級都市圈在2023年快速擴張,僅一年增加7個之多,相當於前兩年批覆總和,也讓都市圈總數衝上14個,同時都市圈內的經濟總量也持續成長,盤點已有兩個都市圈去年GDP突破5兆元(人民幣,下同),包含南京都市圈的5.1兆元,以及未官宣的深圳都市圈。
大陸國家級都市圈2023年快速擴張,一年增加7個之多,相當於前兩年批覆總和,至今都市圈總數已上達14個。同時都市圈的經濟總量也持續成長,有兩個都市圈去年GDP已突破5兆元(人民幣,下同),包含南京都市圈的5.1兆元,以及未官宣的深圳都市圈。
第一財經23日報導, 梳理大陸各大城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發現,截至2023年底,資金總量前十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蘇州、重慶和天津。這10個城市也可稱為10個「最有錢的城市」,其中,前九個城市資金總量已經逾過了5兆(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22兆元),北京和上海均逾20兆(約合新台幣88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