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獎勵容積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北市前都發局長張景森日前為京華城案到台北地院作證,針對京華城允建樓地板面積12萬284平方公尺是否為「一次性保障」,張認為是永久保障;但監委林盛豐、蘇麗瓊反擊,北市府、內政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及監院113年糾正案諮詢的專家學者,均認為屬一次性保障。對此,前台北市長柯文哲2日向林盛豐、蘇麗瓊提出5道問題,並批評監委混淆法位階體系的素質令人驚訝、外行指導內行之姿恣意曲解法令等。
桃園市積極推動捷運聯合開發,首案機捷A10車站土地開發案過去曾二度流標的「機捷A10車站專用區土地開發案」再度展開招商,為吸引投資人,特別放寬投標資格限制、土地所有權人最低分配率調整至33至38%間,全案總值50億~55億元,投資人投資金額約在25~30億元,預計第四季公告招商。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7月1日開庭時,前北市前市長彭振聲在法庭內接到妻子謝夏蕎墜樓消息後崩潰痛哭,淒厲哭聲傳遍法院,他情緒激動對著蒞庭檢察官陳思荔痛罵「我犯了什麼錯?檢察官良心在哪?」彭今(2)日出庭作證時解釋,當時受到重大打擊只是情緒發言不是指責任何人,他也解釋妻子生前受到的壓力,與檢察官有關。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今(2)日以證人身分傳訊已認罪的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作證,彭說當檢察官說把京華城的樓地板面積陳情案送交都委會研議是「圖利」因為檢察官是法律專家,所以「我就認罪了」,他說當時被羈押身心俱疲,想要認罪求交保獲得減刑。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今(2)日以證人身分傳訊已認罪的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作證,由檢察官進行主詰問,彭證稱當時柯文哲市長沒有指示他協助處理京華城案,後來威京集團針對京華城恢復樓地板的陳情案,柯文哲還批示「公務員不坐牢原則」。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今(2)日以證人身分傳訊已認罪的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作證,「館長」陳之漢也首次到法院旁聽,他說因為小草們邀約再加上大陸事情告一段落,所以首次到法院旁聽,不過他說旁聽證人很多很難排,他目前是候補也不知道可否排到旁聽,他說知道今天是傳喚彭振聲出庭。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今(2)日以證人身分傳訊已認罪的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作證,彭之前曾在法庭上崩潰痛哭主持4次都委會會議,「即造成妻子墜樓,家破人亡」,他今日作證會不會再有驚人爆料,受到外界關注。
台產(2832)董事會決議斥資20億元購置承德路商辦不動產,主要目的是興建企業總部大樓。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28日由羈押中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被告到庭,勘驗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接受偵訊時的光碟,柯的律師指控檢察官林俊言用恐嚇、脅迫方式訊問,彭原本堅持京華城獎勵容積率案,依法行政也沒跟柯文哲報告,後來彭問檢察官「你現在要我說什麼?」隨後彭經過律見1小時後就認罪了,檢方不正訊問的內容沒有證據力。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即將滿1年,長期追蹤京華城案的醫師蘇偉碩18日提出質疑,監院2024年1月公布的京華城調查報告,內容錯誤百出,包括調查時曾函詢內政部,營建署提供的專案報告明明能證明,「引用《都市計畫法》24條給予容積獎勵完全合法」,但營建署回函卻向監院稱「審議過程有違法情事」,認為從監察院到營建署再到司法,曲解法令、黑手進行政治獵殺,斧鑿斑斑砍向柯文哲與其所率領的民眾黨。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為釐清京華城都市計畫變更案獎勵容積的核給是否適法,今(14)日傳喚時任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的政大教授白仁德作證,除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外,還傳訊已交保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北市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等人,進行整天的證人詰問程序。
台北地方法院24日審理京華城案,以證人身分傳訊同案被告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作證。彭在證人席上崩潰痛哭,他說主持4次都委會會議,「即造成妻子墜樓,家破人亡」。審判長江俊彥看他情緒激動,休庭10分鐘後,合議庭認為他仍不適合作證,決定取消開庭,改成9月2日再開庭,進行證人交互詰問。
「泰山區泰林路二段15人連署法令說明會」25日晚間在楓樹福泰市民活動中心舉辦,由在地居民推派1位申請人,15人以上連名向新北市住都中心申請,更新處即受理辦理說明會,現場近70位住戶到場、提問不斷,透過討論取得共識,有利後續都更改建。市政顧問鄭丞宏、議員李宇翔服務處特助、新北市地政士公會代表均出席與會。
「泰山區泰林路二段15人連署法令說明會」今(25日)晚間在楓樹福泰市民活動中心舉辦,由在地居民推派1位申請人,15人以上連名向新北市住都中心申請,更新處即受理辦理說明會,現場近70位住戶到場、提問不斷,透過討論取得共識,有利後續都更改建。市政顧問鄭丞宏、議員李宇翔服務處特助、新北市地政士公會代表均出席與會。
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前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22日出庭作證,他沒有點名柯文哲知情,但痛批京華城案「魚目混珠」,不是都更案卻以此爭取到獎勵容積率,讓反對的基層公務員受到委屈。柯文哲聽完林的整天證詞後,困惑地問「公務員都反對,為何容積率案會過?發生什麼事?」林回稱可能有人「揣摩上意」。
2014年12⽉25⽇⾄2018年12⽉24⽇在台北市擔任都市發展局局長得林洲民,22日到北院作證時,痛批京華城案容積率「魚目混珠」,不是都更案卻以此爭取獎勵容積率,讓反對的基層公務員受到委屈。
北院審理京華城容積率案,15日傳喚前台北市副市長、現任高雄副市長林欽榮到庭作證,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臉書發文質疑「高雄亞灣經貿開發計畫」原本應該只能給5%容積獎勵,但高雄市卻足足給了4倍,達到20%,簡直是「綠能,你不能」。對此,高市府表示,針對民眾黨陣營以司法調查中的弊案類比國家重大經建計畫亞灣2.0的行為,高市府嚴正譴責。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8)日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質詢表示,不少地主與建商協議合建的都更案例,往往因資訊不對等而衍生契約糾紛,導致後續都更推動困難,為此提出修法,希望能建立遊戲規則;國土署長吳欣修指出,合建樣態非常多,地方中央的職權也要釐清,也會與公會、案例地主一起討論,3個月內完成綜合意見統整。
台北地檢署指控,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涉嫌配合威京集團給予京華城容積獎勵20%,圖利威京集團111億7023萬6000元,屬於不法利益聲請扣押鼎越開發公司所有的京華城土地,台北地院3次裁准,鼎越公司3次抗告成功,北院受命法官許芳瑜開庭審理;律師說,鼎越4月9日已向北市都市發展局遞件申請變更設計,主動將容積率從840%降為728%,減少1萬8463平方公尺樓地板,大樓也從19樓減為17樓,北市府對外表示預估要3個月時間審查申請案,如果通過變更,檢方所主張的「犯罪利得」就未實現,沒有扣押問題。
為強化都市防災機能與改善既成環境品質,苗栗縣政府推動苗栗市3個區域都市更新地區作業,相關計畫案自4月7日起公開展覽,苗栗市部分包含了苗栗火車站周邊、縣府周邊及南苗舊市區等3塊區域更新,工商處並將舉辦說明會與民眾面對面溝通,邀請鄉親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