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理念相近國家的搜尋結果,共517筆
副總統蕭美琴7日晚間「驚奇」現身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於「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大會發表演說,暢談民主價值。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摒棄美國長期推動「民主同盟」的作法,「重利益、輕價值」,讓台灣過去宣揚民主價值這套策略,在美國毫無用武之地;反觀歐洲各國大力推動自由人權,成為台灣宣揚價值的重要國際夥伴,也讓政府高層頻繁歐洲行,努力開拓新的國際能見度。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7日在高雄接見馬紹爾群島、巴拉圭、斐濟三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訪問團,雙方就海洋治理、區域安全、氣候行動與國際法秩序等議題深入交流,強化對台灣海洋治理經驗的了解與未來合作的可能。管碧玲表示,雖被海洋分隔,但同為海洋國家,彼此以真誠的友誼與共同的價值緊密連結,並感謝三位大使長期在聯合國與多邊場合為台灣仗義發聲,展現理念相近國家的堅定支持。
大陸企圖以「一中原則」打壓我參與明(2026)年在深圳舉辦的APEC峰會,對此,美國國務院在成果記者會中回應此議題表態,APEC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台灣是完整且平等的參與者與夥伴,而美國支持這一點。針對國務院及多方議員、黨團的公開支持,我外交部表達誠摯感謝,並重申北京脅迫及魯莽本質。
紐時專欄作家、普立茲獎三度得獎人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近日警告,「堅信美國必定挺台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有不確定川普會不會保衛台灣的意味,引發對台海安全的擔憂。國防部長顧立雄今(6)日在立法院對此回應,我們要強化自我防衛的能力,而美國也同時在印太周邊國家共同提升我們集體嚇阻的能力,這是美國不變的政策。
大陸外交部聲稱,台灣能否參加峰會取決於其是否遵守既定慣例和「一個中國」原則,沒有所謂的安全擔憂疑慮。外交部長林佳龍今日直接表示,陸方對我附加很多條件,這都違反了峰會規範,外交部會利用APEC「共識決」的特性,協調理念相近國家一起加以反制。
外媒今(4)日報導,大陸外交部對於我方擔憂,明年赴深圳參與APEC峰會所可能衍伸的安全問題,表示駁斥;陸方強調,台灣能否參加峰會取決於其是否遵守既定慣例和「一個中國」原則。對此,我外交部則反嗆,以「一中原則」作為參加條件,已嚴重違反APEC規範,外交部表示嚴正抗議。
「川習會」是否有助化解美陸對抗僵局?國安局報告指出,美陸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台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認為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2025亞太經合會(APEC)落幕,先前傳出韓方原擬不派中央級官員接機台灣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外交部昨還原過程,我方透過不同管道向韓方接洽,最後成功讓韓方了解相關規畫不符合平等對待原則,最終也促成改變,由APEC韓方資深官員會議主席(SOMChair)尹盛渼迎接台灣領袖代表林信義,「我方堅定立場,讓韓方做出妥協」。
今年APEC領袖峰會慶州年會1日閉幕,明年將移師中國舉辦,外界憂心台灣是否會遭到打壓。對此,我國領袖代表林信義今(3)日表示,我們是APEC會員,應該平等被尊重對待,台灣重要性已不同以往,APEC是重要國際經貿場域,不能沒有台灣的聲音以及參與,「世界需要我們、需要台灣」。
國安局書面報告指出,美中戰略互疑,安全威脅、科技競爭等結構性問題難解,且競相強化關鍵科技及原料自主能力,降低相互依賴。此外,美國關切中共在臺海、南海地區軍事活動及脅迫行為,並將確保美盟在印太地區捍衛自身利益之能力,判未來美中地緣戰略角力將持續升溫,不易緩解。
我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1日在韓國當地舉行國際記會,林信義透露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時,貝森特對臺灣半導體發展過程非常有興趣,想了解臺灣如何建立高科技聚落以及發展的歷史脈絡。至於中國主辦2026年APEC大會,我方也已促成中方以書面方式做出對我所有人員安全的保證。
賴清德總統1日到高雄主持海巡署艦隊分署與台船公司共同舉辦的台北艦成軍暨高緯度遠洋巡護船「西拉雅(SIRAYA)號」,命名下水聯合典禮。賴清德說,高緯度遠洋巡護船首次以原住民族命名,不僅落實憲法保障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及文化權,承襲原住民守護家園精神,也象徵台灣堅定面向世界勇氣,未來5艘也同樣會以原住民命名。
中共近期對台整體滲透作為愈趨多元,除傳統情報收集與竊取機密、以交流名義進行統戰、發展組織外,已擴及網路空間與法律戰及輿論戰領域,達成其「跨境鎮壓」與「長臂管轄」的新策略。對此,立法院今(30)日針對此議題邀請相關單位列席說明。
賴清德總統今(28)日接見「福爾摩沙俱樂部年會」暨「台歐海底電纜安全合作論壇」與會歐洲外賓致詞時表示,近年來台灣與歐洲都面臨海底電纜遭受破壞或干擾的挑戰,這些基礎設施不僅是全球數位經濟命脈,也是民主國家資訊安全與經濟韌性根本。台灣十分願意與歐洲等民主夥伴對於海纜等關鍵基礎設施一起提升安全及韌性,也願意透過政府與民間協力與歐洲加強科技及民主自由對接,共同打造民主夥伴關係新典範。
副總統蕭美琴今(28)日下午出席「2025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台北年會國際記者會」強調,台灣將持續扮演國際社會中積極且負責任的一員,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夥伴關係,期盼持續就海底電纜、國防安全與社會韌性建構等相互交流與分享,攜手合作共享更美好未來。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德國第一公共電視台」(ARD)節目專訪時表示,德國是台灣非常重要經濟夥伴,亦是台灣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之一,期待繼續深化台德雙邊夥伴關係,雙方在微電子領域已有廣泛合作,隨著人工智慧(AI)的擴展和全球科技需求的增長,未來將有更多合作機會。
新加坡外交部2025年10月2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星國總理黃循財於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時,重申新加坡奉行所謂「一中政策」與「反對台獨」。外交部對此指出,星方在與中國官員會晤時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外交部表達嚴正關切。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時代》雜誌的一篇投書,不僅提到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更將賴清德總統視為「魯莽的領導人」,呼籲美國領導者或可透過「私下警告」的方式來約束。對此,外交部24日嚴正回應,賴清德總統多次表示「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
高市早苗新任內閣群甫於21日正式上任,並隨後公開人選,多名親台派議員內閣。其中新任官房長官木原稔於記者會中首次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雙方經貿關係緊密且人員往來密切,彼此互為極重要夥伴及珍貴友人,今後日本政府將在既有立場上進一步與台灣深化交流合作。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亞洲事務主任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在《時代》雜誌的一篇投書,將總統賴清德稱為「魯莽的領導人」、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外交部今(24日)對此回應,我國政府一向以負責任的態度,堅定守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現狀,並以穩健、理性及務實的方式推動兩岸政策。台灣維持現狀的承諾從未改變,也無意挑起任何緊張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