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琉球海溝的搜尋結果,共34

  • 面對地緣政治變化   賴清德視導國家防災日演練籲加強國家韌性

    面對地緣政治變化 賴清德視導國家防災日演練籲加強國家韌性

    賴清德總統今天(19日)赴宜蘭視導國家防災日演練,他表示,台灣每年都會遇到颱風,以及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地震,中央與地方攜手災後復原、重建,讓國家更為堅韌,更有能力應變天災,以及地緣政治可能帶來的挑戰。

  • 「國家防災日」演練 軍民攜手打造韌性社會

    「國家防災日」演練 軍民攜手打造韌性社會

     內政部消防署舉辦「114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地震及海嘯災害搶救」實兵演練,昨日在新北市、宜蘭縣同步展開,進行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災害緊急醫療應變等實作,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陸軍關指部及蘭指部等國軍單位參演,與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及國際救援團隊合作,驗證防救災能量與應變機制,展現軍民齊心打造韌性社會的信念。

  • 新北震災演練 AIT首度參與

    新北震災演練 AIT首度參與

     新北市政府18日舉行「2025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模擬琉球海溝發生規模8.5強震,造成轄內多處重大災情。演練動員超過900人、百餘輛車與直升機1架,結合中央及地方能量,首度以「半預警、無腳本、不壓縮時序」的沉浸式演練方式登場,場面逼真。美國在台協會(AIT)首次參與演練,攜手防災。

  • 規模8.5強震來襲!新北「無腳本」演練 動員900人模擬救災

    規模8.5強震來襲!新北「無腳本」演練 動員900人模擬救災

    模擬強震來襲,新北市政府今(18)日於新莊運動公園舉行「2025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行政院長卓榮泰、內政部長劉世芳及新北市長侯友宜均到場視察,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備戰的決心。此次演練首次以「半預警、無腳本、不壓縮時序」形式,全面貼近真實災害場景,動員逾900人力、百餘輛各式車輛及直升機1架,並邀集7縣市特搜隊跨域支援,檢驗跨單位整合的救災能量。

  • 新北防災動員演練模擬8.5強震 AIT首度派員觀摩

    新北防災動員演練模擬8.5強震 AIT首度派員觀摩

    新北市政府今(18)日下午在新莊運動公園舉行「2025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首度由美國在台協會(AIT)派員到場觀摩,並以美國國土安全演習與評估計劃(HSEEP)標準檢視新北的防災實作。此舉不僅讓演練具備國際接軌意義,更顯示新北市防災體系已受到外國專業單位的高度關注。

  • 國家防災日演習納海嘯  9月19日9:21發布國家級警報

    國家防災日演習納海嘯 9月19日9:21發布國家級警報

    內政部28日部務會報安排消防署報告「114年國家防災日演練及系列活動」案,次長馬士元表示,今年國家防災日以「巨震求生、強韌整備」為主軸,於9月17至19日模擬災害情境為琉球海溝發生規模8.5地震引發海嘯災害,內政部將動員跨縣市救災力量,攜手民間及國際能量進行大規模地震及海嘯災害搶救實兵演練,並結合警報系統,透過真實情境驗證中央與地方協作機制與民眾自助互助能量,展現全民共同打造韌性社會的決心。

  • 海納百川》反核者的遐想傷害國家(林基興)

    海納百川》反核者的遐想傷害國家(林基興)

    核三延役攻防戰暴露了反核者的誤解。

  • 宜蘭特搜隊成軍授旗 消防局強化救災韌性

    宜蘭特搜隊成軍授旗 消防局強化救災韌性

    宜蘭縣消防局今天(14日)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舉辦論壇與研習營,以吸取新知,提升防災實務能力,同時也為日前通過評測、取得中型搜救隊認證資格的宜蘭縣特種搜救隊授旗,消防局說,獲得認證的特搜隊有機會能代表台灣投入國際人道救援輪值任務,提升宜蘭在國際防災事務上的參與度。

  • 防災兵棋推演 模擬8.5地震應變

    防災兵棋推演 模擬8.5地震應變

     新北市政府災害應變中心因應9月將舉辦國家防災日實兵演練,先於18日辦理「114年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救災動員演練桌上型兵棋推演」,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及內政部消防署也派人到場視導,市府相關局處、區公所、後備指揮部及事業單位共約100人參與,情境模擬規模8.5地震,造成重大災情,各單位現場研討,提出因應方案,作為實兵操作時的規畫參考。

  • 阿拉斯加州近海規模7.3強震  郭鎧紋示警:3地區小心了

    阿拉斯加州近海規模7.3強震 郭鎧紋示警:3地區小心了

    美國阿拉斯加州近海於台灣時間17日凌晨4時37分發生規模7.3強震,美國相關單位立即發布海嘯警報, ,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這起強震是否為更大地震的前兆,值得關注,因規模7地震後的2周內,常伴隨規模8強震,未來幾周是關鍵觀察期;他預估,若有規模8的大地震,最可能出現在阿留申海溝、千島海溝、日本海溝等地,台灣受影響雖然較小,但仍應提高警覺。

  • 日本地震引海嘯危機!宜蘭成「潛在熱區」 消防局備戰大演練

    日本地震引海嘯危機!宜蘭成「潛在熱區」 消防局備戰大演練

    日本北海道及千島海溝附近地震頻傳,甚至可能引發海嘯。中央氣象署提醒,海嘯震波進入台灣東北部淺海,容易產生堆高效應,宜蘭海岸成為潛在影響熱區。宜蘭縣消防局早已繃緊神經,去年起即展開一連串演練與訓練,持續加強海嘯相關作為,從模擬災情到實兵演練,全面提升防災應變能量。

  • 7/5地震預言「2條巨龍」現蹤 郭鎧紋曝真身 朝日本移動

    7/5地震預言「2條巨龍」現蹤 郭鎧紋曝真身 朝日本移動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於1999年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中預言,7月5日將發生巨大災難,書中描繪太平洋海面出現「2條巨龍」,引發強烈地震,對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以科學角度分析,認為書中所提的「巨龍」指的特定海底地形結構,正逐漸往日本靠近,但實際發生劇烈地震與災難的可能性相當低,對台灣來說需特別注意的還是琉球海溝與沖繩海槽。

  • 史詩級災難7月登場!占星師:天災+人禍 能不出國就不出國

    史詩級災難7月登場!占星師:天災+人禍 能不出國就不出國

    7月星象劇烈動盪,台灣吠陀占星權威李靜唯直言,6月已夠驚心動魄,史詩級災難更將在7月登場。隨著伊以衝突升溫、美伊政治角力、鹿兒島頻繁地震,7月恐為天災與人禍交錯的臨界點,她示警7月能不出國就不出國,務必為大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與社會劇變預作準備。

  • 預言巨災恐撲台?旅日美女學者揭「可能出現海嘯」方位

    預言巨災恐撲台?旅日美女學者揭「可能出現海嘯」方位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曾疑似預言命中311地震海嘯,聲名大噪,同書中提到今年7月5日可能又有巨災,引發各國人心惶惶。台灣旅日地質學者熊衎昕指出,日本大地震會再來,台灣東部因地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琉球海溝一旦發生地震,可能讓台灣北部出現海嘯。

  • 7/5預言倒數 郭鎧紋示警1地:恐規模9強震

    7/5預言倒數 郭鎧紋示警1地:恐規模9強震

    日本鹿兒島近期地震頻傳,從6月21日起至今已發生超過500起地震,隨著7月5日大地震預言時間逼近,使得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地震專家郭鎧紋表示,鹿兒島吐噶喇群島屬於沖繩海槽,在1911年曾發生規模8地震,引發5米高海嘯;此外,南方的喜界島過去7000年間曾發生4次規模9大地震,周期約1800年,最後一次發生在1550年前,因此琉球海溝隨時可能出現規模9地震。

  • 鹿兒島震不停 郭鎧紋示警:2條「高速公路」恐引海嘯波到台灣

    鹿兒島震不停 郭鎧紋示警:2條「高速公路」恐引海嘯波到台灣

    日本鹿兒島近海近3天已發生逾170起地震,前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今天表示,最好的狀況是能量釋放完就平息,但若震源向北延伸至日向灘,且地震規模達6.8以上,台灣周邊的琉球海溝與沖繩海槽可能成為海嘯波傳遞來台的2條「高速公路」,其中宜蘭地形較淺,堆高形成海嘯的風險最大。

  • 規模6.4地震後 粉專憂1點不尋常:祈禱近日暴雨別再震

    規模6.4地震後 粉專憂1點不尋常:祈禱近日暴雨別再震

    台灣東部海域昨(11日)晚7點發生規模6.4地震,最大震度在台東5弱,全台明顯搖晃。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表示,今年琉球海溝至花東近海發生不少次規模5至6的中型地震,這次比較不尋常的是,這種強度的地震所引發的有感餘震至少要有5起,但到今(12日)凌晨0點30分為止,只發生一起規模5餘震,令人擔憂,「只能祈禱這幾天暴雨發生的同時,不要再出現更大的地震了。」

  • 0403地震滿週年 內政部:完成多項家園復原及重建

    0403地震滿週年 內政部:完成多項家園復原及重建

    0403地震屆滿週年,內政部昨日表示,中央過去1年內已完成多項家園復原及重建工作,包括受災戶租金補貼、弱層補強案件核定等,未來會持續經費挹注、與地方政府合作等,協助共同完成家園重建及補強,讓受災民眾盡快回歸日常。美國在台協會昨日也透過臉書發文,向罹難者及其家屬致最深切慰問,並強調臺美會持續不斷合作,確保跨部門防災能力,因應各類災防挑戰。

  • 0403震災週年!消防署強化防災應變 擬模擬8.5強震與海嘯來襲

    0403震災週年!消防署強化防災應變 擬模擬8.5強震與海嘯來襲

    去年的今天,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全台震動劇烈,造成20人罹難、1,165人受傷,災情慘重。消防署隨即啟動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聯合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全力投入救援。如今震災屆滿一年,消防署長蕭煥章表示,地震無法預測,但透過持續強化防災措施,才能提升臺灣的抗震韌性,降低未來災害衝擊。

  • 200年實皆地牛翻身 全球憂未爆彈

    200年實皆地牛翻身 全球憂未爆彈

     新加坡地球觀測站首席研究員韋生吉,調查緬甸地震危險已有10年之久。他告訴《CNN》,此次震央位於「實皆斷層」區段,該區段在歷史上不只發生過一次強震,但約200年沒有動靜。先前預測有爆發大地震風險時,就曾通知緬甸政府及科學家,「因此對我們來說,這場地震並不意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