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環頸雉的搜尋結果,共48

  • eBird Taiwan十周年!138萬筆鳥類資料「貢獻排第7」助保育

    eBird Taiwan十周年!138萬筆鳥類資料「貢獻排第7」助保育

    「盤點」為生態保育工作相當重要的一環,但以鳥類而言,過往常陷入資訊不透明、雜亂等困境,不過在eBird Taiwan問世後,大幅解決資料不透明、紊亂的困境,成為台灣鳥類生態盤點重要資料庫之一,且因「人人皆可上傳資料」特性,台灣至今已累積超過138萬份紀錄清單,貢獻名列全球第七,今年為eBird Taiwan十周年,中華鳥會攜手農業部生多所,邀請創辦人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學研究室博士Ian Owens來台,見證台灣鳥類保育工作的新時代。

  • 35種保育類鳥類受威脅 環團籲暫緩台南沙崙農場開發案

    35種保育類鳥類受威脅 環團籲暫緩台南沙崙農場開發案

    針對政府規畫於台南沙崙農場推動「生態科學園區」及「沙崙健康園區」,開發總面積超過600 公頃,佔據約950公頃的沙崙農場面積近三分之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南市野鳥學會及高雄市野鳥學會在此提出嚴正關切。並非反對發展,但堅決反對一個在程序、邏輯與事實基礎上皆充滿矛盾的開發案,將一個名為「生態」的園區,選址於公認的生態熱點上,是本案最大的謬誤,要求政府必須正視此爭議,並進行通盤檢討。

  •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都計變更獲內政部審議通過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都計變更獲內政部審議通過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2025年9月23日召開第1087次會議,審議通過「白埔產業園區設置計畫」都市計畫變更案,為南部半導體S廊帶發展再添重要基石,加速先進半導體產業鏈落地紮根。副市長林欽榮率市府團隊親自出席審查,展現市府推動產業轉型、建構高雄新經濟引擎的決心。

  • 高雄白埔園區獲准設立 年產值估創3000億元

    高雄白埔園區獲准設立 年產值估創3000億元

    台積電進駐高雄後,促成半導體產業鏈蓬勃發展。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今(23)日正式通過「白埔產業園區設置計畫」都市計畫變更案,為高雄打造「大南方新矽谷」再下一城,占地88.73公頃,預計創造年產值3000億元,提供4500個就業機會。經發局指出,園區產業專用區土地將全面採取出租方式,建立長期穩定的產業用地儲備機制。

  • 台積電廠區復育瀕危動物有成

    台積電廠區復育瀕危動物有成

     氣候變遷引發的自然災害,對企業營運造成潛在衝擊,也提供了調適與創新的契機。台積電在《113年度永續報告書》中,整合科技發展、環境保護及生態平衡,參照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的方法學,識別全球廠區、台灣在地供應商與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以《生物多樣性宣言》為原則,啟動涵蓋棲地、物種、知識培力三大面向的「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串聯產、官、學、研、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共同加速推動生態復育與自然教育培力。

  • 清泉崗產業園區改名通和 捲土重來

    清泉崗產業園區改名通和 捲土重來

     中部多個環保團體7月31日上午到中市府抗議,質疑3年前已遭退回的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改名「通和產業園區開發案」捲土重來,還闖過兩次環評初審,環團抨擊該開發案土地屬農地,不能開發產業園區,且有危害生態、水質汙染和農安問題等疑慮,要求市府退件並駁回環評。中市府表示,該案仍待環評與水保審議,將依法審慎辦理。

  • 疑台中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易名重來」 環團抗議籲退件駁回

    疑台中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易名重來」 環團抗議籲退件駁回

    台中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傳多起爭議,3年前因逾期未補件遭退回開發申請並駁回環評,監督施政聯盟等環保團體31日到中市府抗議指稱,該案易名「通和產業園區開發案」捲土重來,還闖過兩次環評初審,質疑土地開發不具正當性,且危害生態,要求市府退件駁回。中市府表示,該案仍待環評與水保審議,依法審慎辦理。

  • 高雄橋頭新市鎮道路開闢 恐毀環頸雉棲地 環團盼改道

    高雄橋頭新市鎮道路開闢 恐毀環頸雉棲地 環團盼改道

    高雄橋頭新市鎮第三期開發案,高市府規畫開闢聯外道路,卻引發生態保育疑慮;環團26日指出,如果道路穿過橋頭糖廠的森林和農地,會破壞在地保育鳥類「環頸雉」家族棲息,危及族群繁衍與延續,盼聯外道路能有替代方案;高市府都發局回應,將會向國土署反映地方居民與保育團體意見,研擬配套措施。

  • 友善草鴞增農損 農友無怨

    友善草鴞增農損 農友無怨

     為推動生態保育並提升農業永續性,林業署屏東分署今年起推出「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鼓勵農友採用生物友善耕作方式,提升民眾對環境友善農產的認同,23日於高雄翰品酒店舉辦授證典禮,並頒發高屏8名農友草鴞標章,獲標章小農分享,友善耕法難免會有較多農損,但與生物友善共存維持多樣性,才能讓土地永續利用。

  • 林業署推友善草鴞標章 高雄小農不怕農損:共存才能永續

    林業署推友善草鴞標章 高雄小農不怕農損:共存才能永續

    為守護瀕危物種草鴞等生物,林業署屏東分署自114年推出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鼓勵農友加入生態保育行列,也讓消費者更願意選購友善農產品,23日在高雄翰品酒店向高雄6位、屏東2位農友頒發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在高雄種番茄的小農吳禹宏分享,友善耕法難免會有較多農損,但與生物友善共存維持多樣性,才能讓土地永續利用。

  • 全球僅221隻!「神話之鳥」再度現蹤北門雙春急水溪口

    全球僅221隻!「神話之鳥」再度現蹤北門雙春急水溪口

    全球僅有221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又被稱為神話之鳥,台灣鳥友竟連續5年在台南市北門雙春急水溪口鏡頭捕捉到蹤影,有鳥友16日發現牠第6年現蹤,拍下照片公布地點,鳥友興奮趕往朝聖。

  • 台積電簽署合作 復育串聯大肚台地生態廊道

    台積電簽署合作 復育串聯大肚台地生態廊道

    台中大肚台地因緊鄰都會區,生態環境遭擠壓而零星破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與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3月7日簽署「台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將合作推動串聯大肚台地到筏子溪間生態環境,打造成生態廊道,加強復育環頸雉與巴氏銀鮈2種保育類族群。

  • 高雄 市府允顧生態 白埔園區通過環評

    高雄 市府允顧生態 白埔園區通過環評

     高市府計畫在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白埔產業園區」,外傳可能成為台積電擴廠地點。環團憂心恐導致2.5萬棵樹木消失,影響保育類鳥類棲地,但在開發單位承諾針對環頸雉及草鴞的棲地進行具體規畫與監測下,19日通過環評大會。高市經發局強調,開發將遵循法規,以實現經濟與生態平衡。

  •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環評過關 市府承諾:兼顧經濟與生態平衡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環評過關 市府承諾:兼顧經濟與生態平衡

    高市府計畫在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白埔產業園區」,外傳可能成為台積電擴廠地點。環團憂心恐將導致2.5萬顆樹木消失,影響保育類鳥類棲地,但在開發單位承諾針對環頸雉及草鴞的棲地進行具體規畫與監測下,今(19)日通過環評大會。經發局強調,開發將遵循法規,以實現經濟與生態平衡。

  •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環評過關!環團憂:2.5萬棵樹木消失

    高雄白埔產業園區環評過關!環團憂:2.5萬棵樹木消失

    為建立南部半導體S廊帶,高雄市政府擇定白埔農場設置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外傳納入台積電評估擴廠的地點之一,該案已在去年11月通過環評初審,今天送入環評大會審查,環團指出該案將導致2.5萬顆樹木消失,擔心保育類鳥類棲地消失,該案最後在開發單位承諾提出環頸雉棲地營造具體規畫、執行及監測,並保留原有林相為原則營造草鴞棲地,通過環評大會。

  • 影》台東5.2強震 環頸雉「慘叫逃命」畫面曝光

    影》台東5.2強震 環頸雉「慘叫逃命」畫面曝光

    台東縣台東市今(27)日上午8時18分發生規模5.2地震,深度僅6.5公里。由於國家級警報未即時通知,許多民眾是被突如其來的晃動嚇醒。娜路彎大酒店即時影像捕捉到天搖地動的瞬間;民宅監視器更拍下保育類環頸雉在驚嚇中慘叫逃命的畫面。

  • 曼波海洋生態休閒園區×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

    曼波海洋生態休閒園區×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

    花蓮縣七星潭為知名景點,緊鄰的四八高地區域,花蓮縣政府向軍方申請部分土地無償使用,在保有軍事歷史文化及在地生態環境下,規劃開放公共空間,包含七星潭四八高地戰備坑道、曼波園區及2020年底開放的花蓮農好基地,已成新興觀光景點,新春假期適合外出走春。

  • 台南 農田毒鳥重演 農業局宣導難防

    台南 農田毒鳥重演 農業局宣導難防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在官田區陸續發現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的農藥毒死;他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 台南農田成鳥葬場!百隻水鳥慘死 農藥奪命

    台南農田成鳥葬場!百隻水鳥慘死 農藥奪命

     台南市吳姓鳥友8、9日兩天在官田區陸續找到紅冠水雞、水鴨、田鷸、高蹺鴴等107隻鳥屍,懷疑是遭翻耕水田農藥毒死。他表示,從2009年開始觀察,同樣的情況年年上演,其實政府都有在做社區宣導,但是農民的防治用藥習慣每人不同,希望政府能在顧及農友營收與生態之間找到平衡點。

  • 沙崙健康園區開發恐先移植萬顆樹木 環評小組要求補正再審

    沙崙健康園區開發恐先移植萬顆樹木 環評小組要求補正再審

    台南市政府規劃沙崙健康園區,擬整合基地周圍研發產業,並引進倉儲業、成衣業、紡織業及配合前瞻、能源等重大政策行業為主,但區內原本為台糖平地造林範圍,植有1萬8000餘顆樹木,市府規劃區內保留6900顆,其餘採區外移植,移植計畫並不明確,遭環評專案小組要求補正再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