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態廊道的搜尋結果,共151筆
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7日於石門水庫依山閣舉辦「台灣降壩經驗與未來展望研討會」,聚焦於新竹縣尖石鄉秀巒防砂壩降壩,北水分署經完整調查規畫、模擬與監測程序後,採取「師法自然、減法工程」的新理念,更在民國113年完成第一階段切口降壩。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副署長郭耀程表示,降壩除了將粒料逐步排除,未來可達到替換攔沙壩功能,幫助河川完整、生態復育。
台中市建設局斥資13億2600萬元進行華南路「藍色公路」延伸工程,10月31日舉行通車典禮。台中市副祕書長林育鴻表示,藍色公路完工後,不僅改善在地交通壅塞情形,也強化大肚與南屯間的交通路網,這條道路宛如藍色項鍊延長串起大肚山脈,有望成為觀光拍照夜間地標,提升整體形象與旅遊吸引力。
為舒緩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長年壅塞問題,台中市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打造大肚區「藍色公路」華南路延伸工程,並於31日舉行通車典禮。台中市副祕書長林育鴻表示,藍色公路完工後,不僅能改善在地交通壅塞情形,也強化大肚與南屯區間的交通路網,且其宛如藍色項鍊延長串起大肚山脈的道路,將有望成為觀光拍照夜間地標,提升整體形象與旅遊吸引力。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賴清德總統今天在氣候變遷委員會裁示,「近零碳建築」的推動必須從過去的示範推廣,提升到「目標導向」的國家核心戰略層次。他交付行政團隊三項核心任務,全國中央機關及國營事業在2028年底前完成所轄建築的能效盤點及改善規畫;並請內政部研議制訂2030年、2035年階段性目標與強制性標準規範,引導業者共同升級。
不只記日子 更收藏大自然的節奏
新北市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市府近年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成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重回湳仔溝」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值得一提的是,湳仔溝獲選「都市河川復甦」典範,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新北市府近年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蛻變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新北市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 重回湳仔溝」活動,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台灣石虎日將於5日登場,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監測成果,發現石虎活動範圍逐步由東勢與和平交界山區,延伸至東勢、新社等淺山地帶的果園與農田,農友與社區以自動相機捕捉到石虎身影,且與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田區範圍高度重疊,顯示生態廊道逐漸恢復生命力。
和泰集團自 2021 年起推動「台灣原生動物守護計畫」,至今邁入第五年。計畫啟動即與專責本土稀有動植物研究與保育推廣的政府單位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多所)合作;自 2024 年起,更擴大與臺北市立動物園攜手,參與救援保育類野生動物工作,以實際行動守護台灣原生貓科動物──石虎。
台灣石虎日將於5日登場,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3日公布最新監測成果,發現石虎的活動範圍已逐步由東勢與和平交界山區,延伸至東勢、新社等淺山地帶的果園與農田,更有多位農友與社區以自動相機捕捉到石虎身影,且與友善石虎農作標章田區範圍高度重疊,顯示生態廊道正逐漸恢復生命力。
小琉球屬熱帶珊瑚礁島,陸蟹為最具代表性的陸域動物,全島各處皆能見到陸蟹棲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護陸蟹,將熱門景點美人洞規畫為「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今(19)日晚間正式啟動,往後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晚上7至10點夜間封路,預計效益可保護超過500隻陸蟹。
高雄市政府收回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近期將轉型以「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向公眾開放,未來整合周邊區域打造總面積達433公頃連續綠地的計畫,就都市治理決策而言,既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在城市生態學範疇與都市永續治理層面也都具備深遠意義。
高雄市政府收回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近期將轉型以「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向公眾開放,未來整合周邊區域打造總面積達433公頃連續綠地的計畫,就都市治理決策而言,既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在城市生態學範疇與都市永續治理層面也都具備深遠意義。
桃園市八德區移入人口逐年增加,為改善尖峰時段學童上下課時間的塞車問題,市府決議在金城街至山下街新闢道路,讓崁頂路的車輛可經魚池街至金城街並直接通往山下街,以達到路網優化、縮短通行時間,並疏解學區周邊車流,提升整體動線順暢性。工務局表示,長度約103公尺、寬度8公尺,總經費約4950萬元,預計明年中完工。
桃園市八德區移入人口逐年增加,為改善尖峰時段學童上下課時間的塞車問題,市府決議在金城街至山下街新闢道路,讓崁頂路的車輛可經魚池街至金城街並直接通往山下街,以達到路網優化、縮短通行時間,並紓解學區周邊車流,提升整體動線順暢性。工務局表示,長度約103公尺、寬度8公尺,總經費約4950萬元,預計明年中完工。
氣候變遷引發的自然災害,對企業營運造成潛在衝擊,也提供了調適與創新的契機。台積電在《113年度永續報告書》中,整合科技發展、環境保護及生態平衡,參照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建議的方法學,識別全球廠區、台灣在地供應商與生態系統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以《生物多樣性宣言》為原則,啟動涵蓋棲地、物種、知識培力三大面向的「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串聯產、官、學、研、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共同加速推動生態復育與自然教育培力。
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屏東縣上半年旅遊景點人數,小琉球達51萬6030人次,全縣排名第5。大鵬灣風景區管理處3日表示,對於小琉球日益增加的旅遊人潮,未來將強化守護生態,除了規畫封路護陸蟹,亦將復育螢火蟲生態,並將規畫「美人洞生態廊道徒步區」,讓島上旅遊能夠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