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技製藥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林姓生技製藥公司員工不明原因偷拍同事與一名已婚女子在車內的親密行為,並印出照片附上用過的保險套,在新竹市關新里四處尋覓女子先生的汽車,把照片與保險套放置前檔,女子驚覺遭偷拍,報警提告,林男辯稱自己只是監看同事出勤狀況,但手機裡偷拍的都是該女子照片,新竹地院法官依犯無故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罪,處有期徒刑6個月。
全球熱傳、離心分離與流體處理解決方案領導廠商阿法拉伐 (Alfa Laval) 宣布,正式完成對法國 法孚(Fives)集團旗下低溫業務單元(Cryogenics Business Unit) 的收購。此舉將進一步強化 阿法拉伐 在潔淨能源應用的產品組合與技術深度,亦彰顯其在氫能、液化天然氣及碳捕捉等新興減碳技術領域的策略性佈局,更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添薪火。
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5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將於下週10月29日至31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因應水資源為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轉型關鍵,本屆首度推出「永續專區(Sustainability Hub)」與「水創新專館(Water Innovation Pavilion)」,提供半導體、能源、製造、化工、石油、生技製藥、醫療、食品、鋼鐵及造紙等高用水產業智慧化水資源管理方案及淨零轉型做法,協助企業強化水資源韌性,提升綠色競爭力。
桃園市經發局20日舉辦「113年度桃園市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示49家桃園中小企業在電子資通、金屬機械、創新服務、民生化工、食品及生技製藥等五大領域的智慧轉型、低碳創新與高值化成果。桃園市長張善政親自頒發鼓勵狀給49家完成結案的企業代表,肯定業者積極投入創新研發的努力。
受全球AI半導體浪潮席捲,台股中小型股以AI供應鏈優勢,今年以來表現大幅跑贏大盤,已成國際資金關注焦點。寬量國際(QIC)指出,今年以來漲幅前30高的台股中,以市值20億美元以下的中小型股佔多數,平均漲幅高達257.3%,遠高於整體台股指數的18.5%,並持續看好AI紅利鞏固台灣核心地位。
健喬擬以每股24元公開收購健亞15%至30%股權案,7日結果出爐,未達15%最低收購門檻,失敗告終。製藥業認為,健喬開出的收購價太低,且健亞股東對健喬欠缺信心,加上國發基金的角色被質疑,是此案破局的關鍵。
健喬(4114)擬以每股24元,公開收購健亞15%至30%股權,7日結果出爐,健喬未達15%最低門檻宣告收購案失敗;製藥業認為,收購價太低、沒有善意和股東對健喬欠缺信心,加上國發基金的角色被質疑,是此案「破局」的最大原因。
藥華藥受惠血癌新藥Ropeg美國市場出貨針數再創新高,9月營收達13.2億元,月增3.44%、年增41.34%,並推升前三季營收一舉突破百億元,達107.5億元、年增61.14%,提前改寫年度營收新高紀錄,也成為繼保瑞、美時後,第三家營收站上百億元大關的生技製藥股。
為反擊健喬(4114)的公開收購,健亞(4130)30日召開臨時董事會,宣布啟動私募發行8萬張股票籌資,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初估該私募案持股將達新股本的40%,躍居第一大股東。
美時24日宣布,將以20億美元企業價值,完成對Alvogen US的併購,改寫國內生技製藥史併購金額紀錄。美時董事長Robert Wessman表示,該併購案將讓美時躋身全球前20大專科製藥公司,併購案預計今年底前完成主管機關審核與交易結案,未來公司合併營收將挑戰1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24.6億元)。
美時製藥董事長Robert Wessman指出,台灣生技製藥產業過去十年快速成長,創新能量受到國際矚目,但市場規模與人才有限,若要邁向更高層級,政策支持與國際合作將是關鍵。
美時24日宣布,將以 20 億美元企業價值,完成對Alvogen US 的併購,改寫國內生技製藥史併購金額紀錄。董事長Robert Wessman表示,該併購案將讓美時躋身成為全球前二十大專科製藥公司,併購案預計今年底前完成主管機關審核與交易結案,未來合併營收將挑戰 14 億美元(約新台幣424.6億)。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和匯率震盪兩大變數,導致生技產業在資本市場熱度明顯降溫。今年現增與私募件數均較去年減少,掛牌新兵家數下滑,且平均承銷價與募資規模都縮水,反映投資趨向謹慎。
瑞采生技公司攜手日本精化株式會社、日隆精化公司,參加7月24日至2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4樓盛大舉行的「2025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圓滿成功;並完成簽署三方跨國微脂體高值新藥合作MOU、以及製造配製成果合作協議書,專業分工、整合上下游之研發、製造供應鏈,布局新劑型新藥委託開發與製造(CDMO)。
由鑽石投資(6901)、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聯手主辦的2025亞太生技投資論壇報名爆滿,邀請全球頂尖科學家、也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基因體學與合成生物學先驅Dr. George Church教授開幕演講的「AI與合成生物學的前瞻應用」,橫跨基因定序、CRISPR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與再生醫學,引起國內生技界的巨大迴響。
對等關稅衝擊與「232條款」風暴延燒,法人估計美國可能對進口半導體與資訊科技產品加徵15~35%的高額關稅,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市場關注焦點再度轉向具備美國設廠布局的「美國概念股」。法人指出,這類個股擁有地緣優勢與關稅緩衝能力,計有台積電(2330)、廣達(2382)、保瑞(6472)等15檔,有機會在風險壓力下逆勢突圍,成為資金轉進主軸。
美對台關稅8月1日重磅來襲,台股一早被利空重擊,一度跌逾300點,但已搶先一步在美國占有一席之地的美國製造股卻得以從容應對,甚至逆勢股價開紅,手握二張「星際之門」計畫(Stargate Project)關鍵門票的東元(1504)及其策略夥伴鴻海(2317)帶頭衝,另9成營收來自美國並已完成美墨產線布局的事欣科(4916),1日也攻堅漲停,成功照亮美國製造概念股。
台灣對等關稅暫定20%,但後續仍有談判空間,因此台新投顧分析,短線台股走勢預估上,率先回測23,000點後,再震盪向上挑戰24,000點。
台灣對等關稅暫時性稅率20%出爐,藥品列入232條款,加上台灣生技、製藥,因出口美國不大,衝擊有限;不過,保健品則因對等關稅,對本土業者恐會有降低競爭力或失去代工機會。
訊聯集團搶攻AI外泌體、新藥開發應用商機告捷報喜。訊聯基因總經理康清原表示,AI已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流程中,從生物標記發現、試驗設計到患者分群,幾乎無所不在。隨著生成式AI與開源蛋白質結構演算法快速發展,生技製藥產業正迎來創新藥物設計與智慧製程的關鍵轉型期;訊聯基因深化與國內外產學研單位的合作,並與達梭系統台灣、凱杰生技、MasterControl提供全新的AI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