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產企業的搜尋結果,共449

  • 中信證券:預計2026年陸房地產市場有止跌回穩的基礎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大陸房地產市場供需情況已經有所改善,調整也比較充分,預計2026年市場有止跌回穩的基礎。中信證券認爲,2026年房地產企業可能進入資產負債表修復的關鍵一年,部分企業可能見到盈利長週期底部。率先脫困的企業,往往布局好的城市,更具備正在良好運營的投資性房地產,或擁有一些有增值潛力的金融資產。

  • 巴菲特對比亞迪這一槍 暗示警訊?專家曝陸車廠血腥戰恐怖前兆

    巴菲特對比亞迪這一槍 暗示警訊?專家曝陸車廠血腥戰恐怖前兆

    大陸車市競爭激烈,價格戰白熱化,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難逃獲利下滑的困境。31日,比亞迪在H股與A股雙雙重挫,創下今年最低價。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警告,保時捷獲利暴跌這一槍或為歐洲車市噩耗前兆,而比亞迪「成長放緩」可能只是大陸新能源車「算總帳」的開端,未來2、3年,新能源車市大淘汰賽恐將非常慘烈。

  • 《綠能環》星星電力推出ETF5050表後儲能 企業用電為長期收益資產

    泓德能源(6873)旗下星星電力在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正式推出「ETF5050表後儲能共享方案」。星星電力目前轉供綠電累積將近2億度,已啟動IPO計畫,預計明年登錄興櫃,2027年上市。

  • 陸產新興出口品:「電動三輪車」熱銷40多國

    陸產新興出口品:「電動三輪車」熱銷40多國

    大陸《人民日報》30日報導,近日載著200台電動三輪車的5個貨櫃從江蘇無錫市錫山區啟程,緩緩駛向上海港,運往厄瓜多。這是無錫一家摩托車生產公司首次向厄瓜多出口產品。這家公司生產電動三輪車已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以來出口量近7萬台,同比增長40%。

  • 陸新能源重卡出口激增1.5倍!烏拉圭、瑞典搶訂單

    陸新能源重卡出口激增1.5倍!烏拉圭、瑞典搶訂單

    大陸央視財經28日報導,新能源重型卡車不僅在中國大陸國內銷量大漲,還緊緊抓住了國際市場機遇,海外表現同樣不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今年1月至9月,新能源商用車出口6.4萬輛,同比增長1.5倍。其中新能源重卡便是新能源商用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 雙利多激勵 商用不動產 Q4成交拚衝高

     台灣出口表現連23個月正成長,主計處上修今年預測經濟成長率至5%,進入第四季商用不動產市場旺季之際,Fed年底再度降息的預期心理也明顯提升。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認為,雙重利多將進一步提振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樂觀預期第四季成交量可望衝高,全年站上近十年次高點。

  • 陸地產女王進軍曼哈頓!張欣打造上東區豪華公寓

    大陸地產大亨張欣正將投資版圖擴大至紐約房地產市場。外媒報導,她的家族辦公室Closer Group旗下地產公司Closer Properties宣布,已透過現金交易從W Financial手中購得位於曼哈頓上東區、東79街與列克星頓大道交界的五個相鄰地塊,交易總額6,250萬美元。公司計劃在此開發一座包含底層零售空間的精品豪華公寓樓。

  • 公司債爆雷 越股暴跌5%

    公司債爆雷 越股暴跌5%

     越南主管機關上周公布企業發行公司債調查,結果發現多項嚴重違規行為,讓投資人擔心政府加強審核企業發債後,可能再次引發信用凍結,對越南經濟發展構成壓力,導致越南股市20日重挫,創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 能源動盪 油礦族群看好

    能源動盪 油礦族群看好

     雖然伊拉克重啟出口傳出進展,但國際能源署(IEA)月報警告,2026年原油供給過剩現象恐加劇,壓抑油價上行空間,不過法人依然持續看好油礦族群投資機會。

  • 擺脫低價競爭 陸純電車出口納管

    擺脫低價競爭 陸純電車出口納管

     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力量,但為避免「內捲外化」,大陸官方近日宣布依法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授權管理。業內專家認為,相關舉措能遏制低價競爭,構建健康可持續的出口生態,助力大陸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中實現品牌提升與長遠發展。

  • 陸樓市吹暖風?國慶中秋雙節發威 多地房產成交量激增

    陸樓市吹暖風?國慶中秋雙節發威 多地房產成交量激增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多地公布新一輪樓市優化政策,疊加假日房產促銷活動,共同為「銀十」市場注入動力。

  • 境外個人境內限購房取消?陸:未改變現行政策

    大陸外匯管理局發布有關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匯支付相關政策通知,不少網民誤以為政策發生重大改變,甚至以為境外個人境內限購房令已經取消。大陸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強調,此次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匯支付便利化調整,並未改變現行境外個人境內購房政策。

  • 陸出手整頓!純電動乘用車出口需許可證:劍指3大亂象

    陸出手整頓!純電動乘用車出口需許可證:劍指3大亂象

    相關政策正在引導中國新能源汽車高質量出海。據大陸商務部網站9月26日消息,為促進新能源汽車貿易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有關規定,大陸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純電動乘用車實施出口許可證管理。

  • 美指我遠洋漁工權改革不足 環團促跨部會合作加強勞檢

    美指我遠洋漁工權改革不足 環團促跨部會合作加強勞檢

     台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製造商巨大公司因涉及強迫勞動,被美國海關發布「暫扣令」,美國國務院在當地時間9月29日發布最新「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也點出台灣遠洋漁業人權改革依舊不足。環團呼籲,政府要有魄力與決心瞭解遠洋漁業移工勞動情形,並要求水產企業溯源,避免購買有強迫勞動疑慮產品,並法制化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保障移工權益,才能讓台灣漁獲在國際上持盈保泰。

  • 遠洋漁業人權改革不足遭美國點名 環團籲速立法、強化透明供應鏈

    遠洋漁業人權改革不足遭美國點名 環團籲速立法、強化透明供應鏈

    美國「人口販運問題報告」指出,台灣已達人口販運防制的最低標準,但遠洋漁業人權的改革仍不足。綠色和平今天表示,台灣遠洋漁船已是全球列強,需要全面改革的魄力與跨部會協作的決心,提升遠洋漁業供應鏈透明度、要求水產企業進行盡職調查、儘速法制化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撈工作公約》,才能讓台灣漁獲在國際上持盈保泰。

  • 台灣贏南韓42年

    台灣贏南韓42年

     台灣8月出口584.9億美元,略贏南韓的584.0億美元,薄海歡騰,各報以史上頭一回、史上首次超越南韓為題大篇幅報導。然而,這並非史上頭一回,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1948年~1993年台灣有42年的出口是超過南韓的,贏南韓早已有之。

  • 「造車第一省」換人做 安徽上半年汽車產量149.95萬輛

    「造車第一省」換人做 安徽上半年汽車產量149.95萬輛

    據《界面新聞》報導,廠房內機械臂有序舞動,工人們忙碌地裝配著零部件,一輛輛蔚來主力車型漸次下線。工廠的生產線正全力運轉,準備迎接第四季的交付高峰。這是《界面新聞》9月23日探訪蔚來先進製造合肥一工廠(F1工廠)時看到的一幕。

  • 基本工資上調 吳東亮籲慎重

    基本工資上調 吳東亮籲慎重

     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召開,勞團表達希望調升到2.9萬元以上,漲幅接近4%的立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24日表示,從電價調漲情況為例,政府很清楚現在景氣情況,若要多少漲一點,也要慎重考量,「不要增加底層企業太大壓力」,大家要共體時艱。

  • 《傳產》新興科技+傳產助攻 北市商辦成交連3年破兩百億元

    受產業景氣及金融環境影響,辦公市場買賣氣氛連帶受影響,今年前9月台北市辦公市場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幅約20%,但受惠於產業剛需基本盤支撐,台北辦公市場連三年來,仍維持兩百億元以上的成交熱度,值得關注的是,關鍵買方除了近年最夯的新興科技業外,資金雄厚的傳產企業也是辦公室購買大戶。

  • 「輔助駕駛」隱患中箭?小米汽車召回3成已售SU7

    「輔助駕駛」隱患中箭?小米汽車召回3成已售SU7

    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19日,大陸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發佈消息稱,因輔助駕駛系統存在安全隱患,小米汽車決定召回2025年8月30日前生產的約11萬輛SU7標準版電動汽車,佔已售SU7車型總銷量的三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