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畜牧糞尿的搜尋結果,共44筆
嘉義大學與環境部合作共建「生質物零廢循環研發示範中心」,部長彭啓明與嘉大校長林翰謙29日簽合作備忘錄,環境部規畫以「一中心、二基地」來推動,將協助嘉大動物試驗場資源化處理,推廣至鄰近農戶與社區,打造循環經濟的實踐場域。
環境部規定今年底前養豬場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須達5%,因小型養豬戶多是上年紀的老農經營,雲林縣養豬協會、縣府、中央共同打造1輛集運澆灌車,服務資源化尚未達標的260家小型養豬戶,把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
因應環境部規定今年底每一場養豬場的沼渣沼液再利用比率須達5%,雲林縣養豬協會、縣府、中央共同打造一輛集運澆灌車,服務尚未達標的260家小型養豬戶,把發酵後的豬糞尿運到農田澆灌。
台灣國會評鑑頒獎典禮8日於立法院舉行,台東縣立委黃建賓榮獲「地方建設守護獎」,黃建賓表示,感謝主辦單位的肯定,雖然台東比較遠、人比較少,但中央不該忽略台東的聲音,他會堅定站在第一線,為台東人爭公平、爭權益,絕對不能讓台東人的聲音被政治力量蓋住。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日前舉行「微藻固碳系統啟動儀式暨永續週成果展」,啟用雲嘉地區首座結合教學、研究與示範功能的「校園微藻固碳系統」。該系統搭載自動化感測監控裝置,可即時掌握藻液成長數據,確保養殖穩定,虎科大並將微藻生技於畜牧廢水再生應用,以藻體為飼料原料,實現碳捕捉、水質淨化與資源循環三合一永續農業新模式。
環境部近年積極推動畜牧業綠色轉型,今年底將強制畜牧小廠資源化目標比率達到5%。為進一步加速畜牧業將廢棄污染轉化為能源,環境部規劃推出「畜牧糞尿能資源化沼氣發電獎勵計畫」,獎勵畜牧場提升施灌比率及沼氣發電技術。
彰化為台灣畜牧重鎮,牛、雞飼養量全國第一,畜牧場在面對淨零轉型與環境永續的壓力下,必須走向智慧化與低碳化經營。為協助業者轉型,縣長王惠美率團參訪丹麥達爾姆農業產業學院與Ulvsbjerggaard牧場,實地取經綠色農業、精準畜牧與資源循環管理的做法,盼將先進經驗導入彰化在地發展。
反畜牧糞尿多元處理中心及二林芳苑反火葬場自救會成員19日於彰化縣政府廣場要求縣府撤案,強調縣府應尊重在地民眾的心聲;反火葬場自救會除提出加開說明會,讓地方能表達聲音,並指控縣府對在上月說明會中受傷的民眾不聞不問。縣府強調,已按相關規定舉辦說明會與地方溝通,惋惜民眾發生意外,如有急難救助需求,將提供必要協助。
反畜牧糞尿多元處理中心及二林芳苑反火葬場自救會成員今日於彰化縣政府廣場前表達希望縣府撤案,要求縣府應尊重「在地」民眾的心聲,反火葬場自救會除提出加開說明會,讓地方能表達聲音,並指控縣府對在上月說明會中受傷的民眾不聞不問,縣府強調,都已按相關規定舉辦說明會等與地方溝通,也不捨民眾發生意外,如有急難救助需要會提供必要協助。
東成陸域風力發電案涉及東海岸自然環境保護及經濟部長郭智輝利益迴避爭議,環境部長彭啟明今(17)日應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陳瑩邀請,前往長濱鄉與成功鎮聽取民意。對此,國民黨立委黃建賓表示未接獲通知,質疑是「黑箱視察」。彭啟明則澄清,環境部對該案不鼓勵、也不支持。
雲林縣有近1200戶養豬戶,偷排豬糞廢水的情形仍存在,尤其以新虎尾溪的汙染狀況最為嚴重。雲林縣環保局規畫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庫,處理過的畜牧廢水可回收農業灌溉用「尾水」及與雨水成為再生水源,雲林縣府、台塑企業、雲科大、虎科大28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台南市推動綠色循環與永續發展,八翁里畜牧糞尿集中處理中心二期工程28日舉行動土典禮,台南市府祕書長方進呈及環境部次長葉俊宏主持動土;未來一、二期合併,每日可處理逾870公噸糞尿廢水,有效改善酪農區畜牧廢水及異味問題,並提升急水溪水質。
台南市推動綠色循環與永續發展,28日舉行八翁里畜牧糞尿集中處理中心二期工程動土典禮,市府祕書長方進呈及環境部次長葉俊宏主持動土,象徵公私協力推動環保與綠能轉型,未來一、二期合併可每日處理逾870公噸糞尿廢水,有效改善酪農區畜牧廢水及異味問題,並提升急水溪水質。
雲林縣養豬戶有近1200戶,有一些仍偷排豬糞廢水,以致新虎尾溪汙染嚴重,另外農業灌溉用「尾水」嚴重浪費,雲林縣環保局規畫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庫,處理過的畜牧廢水、灌溉尾水、雨水成為再生水源,雲林縣府、台塑企業、雲科大、虎科大今(28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彰化縣東螺溪沿岸在每年3月木棉花火紅綻放,吸引許多民眾前來賞花,但民眾賞花還要聞畜牧廢水臭味引發抱怨,環保局因此將東螺溪沿岸列為重點查核區域,去年有28家業者被開罰,罰鍰金額達121萬餘元,今年亦將在花季期間加強稽查,針對東螺溪上游54家畜牧業者展開全面性查核,環保局強調,一旦違規就開罰。
罷免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團體「台東挫賓行動」28日表示,中選會昨日來函通知,第一階段提案書已經通過,今起積極備戰3月初的二階連署工作,以1.5萬至2萬人為目標。對此,黃建賓回應,以正向態度對抗惡意政爭。
為了讓河川更乾淨,環境部過去針對農地保護水體、嚴重汙染河段實施「總量管制1.0」計畫,也就是管制每天可排入河川的汙染量,因已達成階段性目標,昨宣布未來4年推動2.0版,其中畜牧業位在雲林、台南及高雄等重度汙染地區,若因偷排等行為違反水汙法,地方政府應降低其可飼養豬隻數量。民團指出,部分業者常趁大雨、深夜偷排畜牧糞尿,因當地環保局蒐證過慢,難以開罰,盼至少補足人力、嚴格執法,新管制措施才有效。
為了讓河川更乾淨,環境部目前針對農地保護水體、嚴重污染河段實施1.0版「總量管制」,也就是管制每天可排入河川的污染量,因嚴重污染河段已減少近8成、20處農地保護水體全解除列管,環境部17日宣布未來4年推動2.0版總量管制政策,著重加嚴管制全台20處水體,而畜牧業位在雲林、台南及高雄等重度污染地區,若因偷排等行為違反水污法,地方政府應降低其可飼養豬隻數量。
環境部今20日發布「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由於國際趨勢已對藥物和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採行廢水檢測及削減管理,因此對一定規模醫院及醫學中心、科學園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及製程有使用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之事業等,新增每年檢測申報,連續2次不符監測值時,應提出執行自主削減措施。
農業部今(10)日舉辦「全循環零廢棄 永續農業新價值」循環農業成果發表會,展現如何將農業廢棄物重新回歸到農業產業鏈中使用,甚至研發成工業原料及多樣化民生產品;資源永續司長莊老達表示,農業部最主要是透過技術開方,輔導形成商品化,不僅減少環境負擔,也可達到固碳的效果,目標將年產千萬農廢料全部循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