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痛覺的搜尋結果,共68

  • 豪宅雙屍與網紅命案均涉毒 精神科醫:混用猝死風險增

    豪宅雙屍與網紅命案均涉毒 精神科醫:混用猝死風險增

    台北市信義區豪宅雙屍命案,檢警在案發地查獲K他命、大麻等多種毒品;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台灣網美謝侑芯猝死案,男方身上也被搜出疑似搖頭丸等毒品。精神科醫師陳璿丞指出,混合使用多種毒品,除了可能導致行為異常,嚴重時甚至會讓心臟承受不住,最終猝死。

  • 微軟高層籲勿造有意識的AI

    微軟高層籲勿造有意識的AI

     微軟AI部門負責人蘇萊曼(Mustafa Suleyman)近日公開表示,AI不可能擁有意識,並強調AI應該只為人類服務,而非模仿人類。他呼籲業界停止試圖打造「有意識的AI」,認為那是「錯誤的問題」。

  • 三高男差點截肢 醫教吃菇類 3個月甩10kg、血糖也穩了

    三高男差點截肢 醫教吃菇類 3個月甩10kg、血糖也穩了

    菇類富含多種營養素,對健康相當有益處。醫師楊智雯指出,菇類不只可以抗發炎、增強免疫力、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穩定血糖。她分享案例指出,一位35歲男子患有三高,數值極為不理想,一次就醫發現下肢動脈阻塞,差點截肢,於是建議男子要控制血糖,維護血管內皮健康,並推薦對方多吃菇類,男子除了飲食配合外,也按時服藥、運動,三個月後體重減去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從8.5%降到6.0%。

  • 癌細胞跑超遠 腳痛半年以為抽筋 男一檢查已肺癌末期

    癌細胞跑超遠 腳痛半年以為抽筋 男一檢查已肺癌末期

    腳部出現異常狀況也可能是肺癌警訊,但經常被忽略。大陸一名60歲男子平時健康且不抽菸,半年前卻開始胸悶及左腿疼痛,原以為是老化或抽筋的情況,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最終確診肺癌末期,癌細胞轉移到骨頭所致。當地醫師指出,腿痛、皮膚變化或腫脹都可能是肺癌信號,若持續2周以上未改善,必須及早檢查。

  • 肺腺癌女患者93%不抽菸!前台大醫曝主因:竟是「這習慣」造成

    肺腺癌女患者93%不抽菸!前台大醫曝主因:竟是「這習慣」造成

    《好小子》男星顏正國昨(7日)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震驚全台,從診斷出來到過世僅僅經過一年。由於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時常與感冒搞混,往往求醫時已經是末期。對此前台大內科醫師林氏璧(孔祥琪)直言,肺腺癌和抽菸關聯低,反而1生活習慣才是主因。

  • 金馬影展再公布19部華麗片單 2名導來台與影迷交流

    金馬影展再公布19部華麗片單 2名導來台與影迷交流

    金馬影展將於11月6日至23日展開,今(8日)釋出「瘋狂特快車」、「酷兒影誌」、「音樂啟示錄」與「傳奇影事」4個華麗視聽饗宴單元的19部強片。其中,《吉勒摩戴托羅:怪物的迷宮》(Sangre del Toro)導演伊夫蒙梅爾、《地慾廚房》(Morte Cucina)泰國名導彭力雲旦拿域安,都將來台交流。

  • 準消防員受訓做「人形蜈蚣」害頸椎損傷   消防署要賠486萬元

    準消防員受訓做「人形蜈蚣」害頸椎損傷 消防署要賠486萬元

    2019年當時24歲的朱姓男子通過警消特考,並到消防署接受教育訓練,在實作俗稱「人形蜈蚣」的堆疊訓練時,因前方學員摔落地面導致他因此受傷,手術後仍不能跑跳及快走,無法無法準確握筆寫字,他訴請國賠,一審判決消防署須償496萬3696元,二審台灣高等法院也認定消防署有疏失,但朱休養3個月部分不得請求看護費用,改判國賠486萬4915元,消防署可上訴。

  • 台灣200萬人偏頭痛 6成人未診斷治療 憂鬱、焦慮風險高5倍

    台灣200萬人偏頭痛 6成人未診斷治療 憂鬱、焦慮風險高5倍

    每10人就有1人深受偏頭痛之苦,推估台灣有超過200萬名患者,但高達6成未接受診斷和治療。當偏頭痛發作如同一場「腦內地震」,患者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醫師提醒,如頭痛伴隨噁心嘔吐、失能、畏光等超過2項症狀,務必就醫診斷並積極治療。

  • 人生五味--曌見〈勞山道士〉

    人生五味--曌見〈勞山道士〉

     「人為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可以很務實,也可以很浪漫;務實派的談生存、浪漫派的談生活。「火」是開啟文明的鑰匙,它讓我們開始有了與野獸拚搏的籌碼,不再惶惶於生存,才有餘裕感受生活。除了少數家產豐厚的人,一般人的一生,都得再走一遍將蠻荒開拓成碩野的發展史。

  • 郭智輝疑肝癌變 醫:初期幾乎沒症狀

    郭智輝疑肝癌變 醫:初期幾乎沒症狀

    經濟部長郭智輝22日宣布因健康因素請辭,昨被民眾目擊現身台大醫院核醫部,疑似接受正子斷層造影(PET)檢查,郭智輝證實,健檢發現肝有異常,稍早則傳出疑似癌變。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王文倫表示,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多是經由健檢發現異狀,若是加做PET檢查,有可能為更進一步確認肝癌的可能性,或是欲釐清是原發性或是由他處轉移過來的腫瘤,以進一步評估治療計劃。

  • 無毛犬「全彩滿背刺青」 引眾怒!陸紋身師喊:全程無痛施作

    無毛犬「全彩滿背刺青」 引眾怒!陸紋身師喊:全程無痛施作

    大陸上海20日舉辦第27屆亞洲寵物展,一隻身上有「全彩滿背刺青」墨西哥無毛犬,吸引許多逛展民眾注意,其身上「左青龍右白虎」的刺青圖樣,再加上脖子上掛著金項鍊,影片在網上曝光後,引起眾多網友們憤怒,要求飼主出面道歉。

  • 脂肪肝年輕化!超音波篩檢揪9成肝異常 醫:久坐少動是關鍵

    脂肪肝年輕化!超音波篩檢揪9成肝異常 醫:久坐少動是關鍵

    嘉義基督教醫院與肝病防治基金會合作辦理腹部超音波篩檢活動,近500人受檢,發現肝異常多達454人,其中高達314人有脂肪肝,嘉基表示,此次篩檢觀察到脂肪肝有年輕化趨勢,可能與飲食西化、久坐少動有關。

  • 清大生醫學院徵才「餵烏賊、顧花枝房」 研究助理:像在龍宮

    清大生醫學院徵才「餵烏賊、顧花枝房」 研究助理:像在龍宮

    清華大學生醫學院教授焦傳金實驗室近日貼出1則超吸睛的徵才訊息,徵求「餵烏賊、測水質、整理照顧花枝房」人員,立刻在網路上引發討論,網友紛紛好奇生科院為何要養花枝。焦傳金透露,最近的研究方向是烏賊的痛覺與情緒,希望更了解牠們的「內心世界」。

  • 挑戰「極辣咖哩」一口就崩潰! 男子悲慘畫面曝

    挑戰「極辣咖哩」一口就崩潰! 男子悲慘畫面曝

    世間充滿了各種挑戰,不僅僅在台灣有著挑戰味蕾極限的超辣乾麵,遠在英國的倫敦也出現了讓人聞之色變的超辣咖哩挑戰!近期,倫敦一家頗負盛名的印度餐廳推出了一道號稱是「世界最辣咖哩」的料理,吸引了一位勇者前來挑戰,然而,這位挑戰者僅僅是淺嚐了一口,便被那股強烈的辣度擊潰,當場奪門而出,並且脫掉了身上的上衣,整個人虛弱地癱坐在人行道上,不停地喘息,這段畫面在社群媒體上迅速傳播開來。據該餐廳透露,這道咖哩使用了多達72種不同的辣椒,其中包含了許多僅能在孟加拉地區找到的極辣品種。

  • 嬤昏迷休克「差點迫降印度」醫驚險救人 華航機長親道謝

    嬤昏迷休克「差點迫降印度」醫驚險救人 華航機長親道謝

    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分享,近日與妻子林莘妮搭華航從台北飛往羅馬,沒想到在機上驚險救了一位昏迷、已經快要休克的老太太一命。事後機長親自過來向他們道謝,還說如果老太太沒醒,飛機就要緊急迫降印度,讓他驚呼還好沒有,「我們不只救了奶奶,也救了整架飛機旅客的旅程」。

  • 全聯鮭魚「剝開一條白」!他嚇傻急問是蟲嗎?全網笑翻:沒常識

    全聯鮭魚「剝開一條白」!他嚇傻急問是蟲嗎?全網笑翻:沒常識

    全聯福利中心提供各種生鮮食材,滿足民眾日常需求。一位網友近日在全聯買了鮭魚回家煮湯,結果發現鮭魚皮剝開後,出現一條條的白色不明物體,讓他忍不住求救「不是蟲吧?」,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人紛紛指出,白色條狀不明物體只是常見的「筋膜」、「油脂」,狠酸他根本沒常識。

  • 子瑜好友一氧化碳中毒「眼前發白倒地」緊急送醫曝病況

    子瑜好友一氧化碳中毒「眼前發白倒地」緊急送醫曝病況

    Elkie(莊錠欣)過去以南韓女團CLC成員出道,和TWICE成員子瑜是好友,今(2日)Elkie無預警更新貼文,曬出多張在醫院的照片,透露因一氧化碳中毒送醫,引發大批粉絲留言關心。

  • 比特犬咬死柴犬引關注 訓練師教安全應對法:用打的沒用

    比特犬咬死柴犬引關注 訓練師教安全應對法:用打的沒用

    屏東比特犬咬死柴犬又遭打死事件引發關注,被比特犬咬應如何是好?群峰訓練犬學校訓練師鍾囷澄17日說,除讓犬隻「鬆口」,下一步制止也很重要,認為尋找繩索套住犬隻頸脖處拉開並束縛,應是相較合適的方式,用打擊方式效益不大,他也強調,並非什麼品種就是好狗、壞狗,比特犬也能從小教育良好規矩,重要的是,飼主也應做好功課。

  • 痠痛分不清?國科會腦科技計畫研究團隊首創「Sngception (痠覺)」名詞

    痠痛是「痠」還是「痛」?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志成團隊,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中研院深耕計畫的支持下,發現「痠」和「痛」,其實是不同的感覺(症狀),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

  • 醫學突破!台灣科研證實「痠」與「痛」來自不同神經

    醫學突破!台灣科研證實「痠」與「痛」來自不同神經

    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中研院深耕計畫的支持下,我國透過研究成功顛覆西方醫學長達50年將所有不適感統稱為「痛」的概念,並創立「Sngception」(痠覺)這一全新醫學名詞,首次證實「痠」與「痛」是由不同神經所產生的感覺,為神經醫學開闢新領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