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發現父親的搜尋結果,共86筆
如櫻花熬不過仲夏
真是哀傷中秋節!新竹市1名四旬男子本月初因體弱倒臥家中,他的1對10歲雙胞胎兄弟以為父親只是睡著了,直到隔天仍叫不醒才趕緊向老師求助,消防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父親早已身亡,3人無法過今年的中秋團圓夜,讓老師與救護人員也鼻酸。
高雄旗山一處偏僻空地28日清晨驚傳父女命案,74歲鄭姓男子與46歲女兒倒臥車內,腹部均有多處刀傷,女兒當場死亡,父親重傷送醫。現場雖留有遺書,女兒看似「加工自殺」,但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法醫科主任高大成分析,從傷勢、現場痕跡到可能的藥物使用,皆顯示他殺嫌疑重大。
陳姓女子因長期照顧父親,經濟、心理壓力龐大,2023年1月以椅腳或徒手毆打父親,導致父親病發橫紋肌溶解症等症狀後死亡,被依家暴傷害致死罪起訴。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陳女除了照顧罹癌父親外,還需負擔家中開銷與醫療費,心力憔悴,且對犯行坦承,符合「情堪憫恕」減刑條件,量處4年9月徒刑。可上訴。
長輩突然出現失智情況,且以極快速度惡化,就要當心是不是其他疾病引起。醫師陳志金分享案例指出,一位兩個月前還能下田的80歲長者,動作突然變慢、講話不清楚、開始認不得子女,一開始以為是罹患失智症,但因退化速度過快,照了斷層才發現是左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病因正是兩個多月前撞到頭所致。
高雄市茄萣區一處魚塭工寮,今(10)日一名79歲陳姓老翁,為修理魚塭抽水馬達,疑似因電線漏電,遭51歲的兒子發現父親手握電線已沒有回應,擔心是漏電不敢大意,通報警消到場救援,經斷電後確認老翁已失去生命跡象,並發現有觸電痕跡,詳細死因警方已報請地檢署相驗釐清。
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自己的父親最近沉迷交友軟體,竟誤信女網友玩起裸體視訊,沒想到遭對方截圖勒索10萬元,沒想到父親沒有報警,還說給錢就好,讓網友相當傻眼上網發文抱怨。
今年夏天異常炎熱,日本也出現高溫,東京一名72歲老翁因為不喜歡浪費電,在6月中暑過世。他的兒子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父親竟留下2480萬日圓(約新台幣510萬元)的遺產,不禁後悔過去每年寄給老父親30萬日圓(約台幣6.2萬元),應該用別的方法讓父母開冷氣,直呼父親不該這麼節儉,把這筆錢存下來,不然應該能活得更長久。
一份遺囑本應是傳承愛與祝福的媒介,但有時卻因遺囑分配過於不公,損害到部分繼承人的權利。民法為了保障每位繼承人的基本權益,設有「特留分」制度,也就是俗稱的「最低繼承保障額」。
大陸浙江蒼南發生一起令人鼻酸的悲劇。一名2歲男童因母親突然去世,在家中陪伴母親遺體多日後才被鄰居發現。當警方進屋時,孩子身上早已沾滿屎尿,不哭不鬧,只是不斷伸手拍著母親的手臂,似乎仍期待回應。
大陸河南鄭州王姓女子近日爆料,84歲的父親在退休後每月領有約8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5萬元)退休金,2年前堅持與家人分開住,並自行找了一名「保姆」。20天前父親突發疾病住院,現已無法正常溝通,家人查看其銀行卡後卻驚覺,帳戶僅剩149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50元),懷疑多年積蓄已被「保姆」轉走。
據《人民日報》報導,侵華日軍「榮字1644部隊」隊員後代、77歲老人竹上勝利表示,近期日本國立公文書館首次公開「榮字1644部隊」整本留守名簿。他對日本侵華戰爭中犧牲的中國人表示沉痛哀悼,至今日本國內仍不時出現否認、美化侵略歷史的言行,強調罪行就是罪行,該反省就得反省,日本政府應該向中國真誠地道歉,更稱「在我有生之年將繼續努力向世人揭露歷史真相,以避免悲劇重演。」
兒盟昨公布調查顯示,超過4成的爸爸呈現中度以上憂鬱,主要壓力來源為經濟問題,且小孩出生後,近8成爸爸坦言家庭支出明顯增加,難以應付家庭開銷,尤其今年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加劇家庭生計問題,更有2成3爸爸表示工作、收入或投資受到影響。董氏基金會引述《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獲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
這是第三次為《逆旅》寫序了,一本書能有三序,證明它未被時間遺忘,身為作者的我自然應當歡喜,但除此以外,卻是一言難盡的感慨。
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曾任教東海大學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診斷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兒、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薛雅馨與團隊研發可安撫失智症患者的機器人嬰兒,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也讓家屬有喘息空間。
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日前證實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40年的薛姓教授,4年前也被診斷罹患中度失智症,他的女兒、雲林科技大學電子系副教授薛雅馨與團隊研發可安撫失智症患者的機器人嬰兒,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延緩認知衰退,也讓家屬有喘息空間。
我在某個房間醒來。房裡唯一的小窗被遮蔽著。這裡即便是中午,也沒有一絲陽光穿入。床鋪上留有冰冷冷的汗水。躺在上頭,我赫然想起,父親是在夏天時消失的。是那種溫暖而多雨的夏天。
印度北方邦藍布爾(Rampur)近日傳出一件荒謬人倫事件,一名55歲男子沙基爾(Shakeel)竟與原本為自己17歲兒子安排婚事的未婚妻私奔成婚,震驚全家,並引發當地社會熱議。
日本高齡社會詐騙案件頻傳,許多老年人因孤獨或資訊落差成為目標。一名女子返家探望85歲的父親時,驚覺父親竟在不知不覺間被騙走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7萬元),讓她心疼又自責。這起案例凸顯長輩財務安全與家庭陪伴的重要性。
一名年過三旬林姓男子透過網路交友軟體,將一名國中少女騙上床懷孕後,被少女父親報警提告,林男在法庭上供稱,願與被害人結婚並撫養孩子,但法院調查發現,孩子誕生後就被社會局安置,林男不但不願與少女家人談賠償和解,也沒有出面認領或扶養孩子,因此法院認定他只是空口白話,依妨害性自主等罪判刑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