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發行進度的搜尋結果,共21筆
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最新金融統計,今年9月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1.29兆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7兆元,但較8月的5,900億元大幅回升。市場分析,9月重點行業擴張和消費貸貼息政策上路,為信貸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14日最新公布,6月份,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2.24兆元。此一規模不僅較5月的6,200億元大幅增長,亦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8兆元。顯示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加大支持,信貸投放力度有所增強。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地方政府加快發債腳步。據中國債券資訊網統計,今年第一季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人民幣(下同)2.84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0%。其中近6成用於償還舊債,約4成用於重大專案建設。
華語天后蔡依林(Jolin)距離上一張專輯《Ugly beauty》推出,已經6年過去,去年(2024)底她曾預告2025年上半年將會推出新專輯,被問到新專輯進度時,她透露已完成60%,剩下4首歌還沒錄完。除了新專輯消息以外,不少粉絲也很希望天后能在台北大巨蛋開演唱會,近日網傳蔡依林12月底將在大巨蛋開唱,對此,經紀人也出面回應。
在中國房地產持續低迷及經濟成長動力疲弱之下,中國大陸當局近期公布一系列重磅刺激經濟措施,政策方案顯示其企圖重振貨幣市場氣氛、穩定房地產市場,進而重振整體經濟,這歸因於中國期望實現今年約5%的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目標。
大陸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2日發布「宏觀槓桿率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末大陸宏觀槓桿率為295.6%,較第一季末上升0.8個百分點,上半年共上升了7.5個百分點。其中,居民部門槓桿率較第一季末下降0.5個百分點至63.5%,上半年保持不變;非金融企業槓桿率較第一季末上升0.2個百分點至174.3%,上半年共上升了5.9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槓桿率較第一季末上升1.1個百分點至至57.8%,上半年上升了1.6個百分點。報告預計,全年宏觀槓桿率將上升10個百分點左右。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7月15日)公佈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1兆68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其中,第二季GDP同比增長4.7%,增速較第一季放緩0.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引述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人行7月1日關於國債操作的公告表明,人行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市場,大陸國債價格會降,國債市場存在價格下降預期,未來運行就會更平穩。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公債約人民幣(下同)3.5兆元,年減約20%,主因跟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尤其是專款發行進度慢有關。但專家表示,第三季將是地方發債高峰,使債券資金能儘早形成實體工作量,達到穩投資穩經濟作用。
隨著2024年上半年經濟資料即將揭曉,大陸經濟專家普遍認爲,第二季大陸外需邊際回暖,消費整體繼續復甦,投資保持平穩,預計第二季GDP同比增長5.1%,上半年累計同比增長或高於全年目標。
大陸地方政府常以舉債方式刺激經濟與當地發展,根據公開數據,今年上半年大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3.5兆元(人民幣,下同),年減約20%,主要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用於投向公益性項目建設或償還到期債務等。市場預計,第三季或有3兆元左右地方債發行,將達到舉債高峰。
根據公開數據,今年上半年大陸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約3.5兆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約20%。當前地方政府合法借錢方式主要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用於投向公益性項目建設或償還到期債務等。市場預計,第三季或有3兆元左右地方債發行,將達到舉債高峰。
大陸穩經濟政策接連推出,除了刺激房市外,專案債也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專家預期,今年第三季專項債發行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加速,預期大陸新增專項債將於7月至9月迎來發行高峰期。
大陸穩經濟政策接連推出,除了刺激房市外,專案債也是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專家預期,第三季專項債發行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加速,預期大陸新增專項債將於7月至9月迎來發行高峰期。
財政部今日公布第3季債券發行明細,並且提到中央政府永續債的發行盤點情形,經盤點目前只有1檔國立大學宿舍有資金需求,最快也要2027年才可能發行。
為穩定經濟,大陸官方要求積極財政政策儘速顯效,尤其是加快政府債券發行。在此政策下,今年5月就發行了約人民幣(下同)10,014億元的國債,以及9,036億元的地方政府債,規模遠超去年同期。
大陸史上第五度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即將登場。大陸財政部13日公告今年首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17日正式招標,首批發行項目為30年期、規模人民幣(下同)400億元,可望為提振大陸經濟發揮重大作用。
繼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及早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後,大陸財政部宣布自17日起發債,預計今年發行規模將達1兆元(人民幣,下同),最長期限為50年。分析指出,此舉有利於緩解中短期償債壓力,降低債務風險,並促進投資拉動消費穩經濟;同時,為了降低財政發行成本,大陸可能於5、6月降準、降息。
近期市場對於大陸降準降息的討論再度升溫。大陸官媒中國證券報8日頭版文章指出,降準可提供穩定的中長期流動性,第二季實施機率較高。而擇機降息則可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助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隨著大陸金融資料1月取得「開門紅」,信貸投放和社融增長的持續性引人關注。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分別達4.92兆元(人民幣,下同)和6.5兆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