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白宮幕僚的搜尋結果,共150筆
新聞提要■美國總統川普計劃派兵進駐舊金山,但在奧特曼與黃仁勳等科技大老勸說下打消念頭。
上月30日舉行的「川習會」未提台灣問題,引發外界揣測。日媒7日報導稱,這要「歸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事前鋪墊,向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台海局勢的重要性。報導並指出,處理「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高市對美安保交涉的核心,日本首相官邸的幕僚核心也是為此組建而成。
美國總統川普5日與共和黨籍參議員共進早餐時,分享上月底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的氣氛,他形容陸方人員各個正襟危坐,他從未看過有人如此膽顫心驚,希望他的內閣也能這樣。他打趣表示,副總統范斯從來不這樣,常常插嘴,如果有幾天是這樣表現就好。川普這番話被左派媒體《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批評,川普不只要閣員卑躬屈膝,還要他們跪倒在地。
(20:18更新--從政資歷、911反恐評價、全家拒絕奉承川普)美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國防部長、反恐戰爭的主要策劃者錢尼(Dick Cheney)3日去世,享壽84歲。他是美國第46位副總統,在小布希總統2個任期之內均擔任副手,任內獲得可觀授權,他堅持反恐戰爭至死不悔,也因此招致嚴重批評。
時隔六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習川會」,雙方各派出6位官員陪同,除了各自原有的經貿談判團隊外,兩國外長、重要外事與經貿官員也出席,凸顯雙方不只著重經貿議題,在穩定兩國關係上,亦是首要任務。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已開始在韓國釜山的會晤,中美各有六名代表參與。
川習會今登場,有消息指出,中方會施壓美方改變台灣政策,據美國NBC新聞29日報導,部分川普幕僚勸阻他不要改變美國在台灣議題的立場,以免偏向北京,其中一名知情人士更是形容:「所有人現在都屏息以待。」
美國聯邦政府本月1日因預算僵局陷入關門處境,至今未解。政府熄燈導致首都華盛頓特區許多旅遊景點跟著關閉,但有個引發批評與抗議的「即時現場」近日成為另類新興景點:美國總統川普執意拆除的白宮東廂(East Wing)。
諾貝爾和平獎10日出爐,58歲的委內瑞拉反對派女性領袖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摘得桂冠,但這消息恐讓渴望拿到和平獎的川普,心中不是滋味。白宮聯絡室主任張振熙為川普抱不平,發文轟諾貝爾委員會「把政治置於和平之上」;俄羅斯總統普丁也不忘為川普說話,說他為和平作出巨大貢獻,「中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美國聯邦政府1日起停擺,其中癥結點在於參院無法在是否納入《平價醫療法案》達成共識,美國總統川普抨擊民主黨想讓非法移民享受免費醫療照護,威脅若政府持續停擺,不只政府會裁員,他還會永久刪除民主黨喜愛的各項計畫;雖然共和黨寸步不讓,但據悉白宮幕僚團隊已討論延續醫療法案的提案,避免民眾將醫療補貼喪失等問題歸咎於共和黨,影響日後選戰。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在一場私人晚宴中,與住房金融局長普爾特(Bill Pulte)爆發激烈口角,甚至揚言「打爆他」,震驚眾人。分析指出,兩人衝突牽涉房利美私有化計畫及聯準會人事,若貝森特不能保持穩重形象,恐動搖華爾街信任基礎,質疑其穩定市場的能力。
印度總理莫迪大概是這一陣子最鬱悶的人了。8月27日,美國對印度50%的關稅正式開徵,裡面包括對印度買俄國石油加徵的25%二級制裁。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責莫迪,說印度買俄國石油,等於資助俄軍侵烏,所以俄烏戰爭根本是莫迪的戰爭。相信莫迪聽了這話一定很錯愕。
印度總理莫迪大概是這一陣子最鬱悶的人了。8月27日,美國對印度50%的關稅正式開徵,裡面包括對印度買俄國石油加徵的25%二級制裁。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指責莫迪,說印度買俄國石油,等於資助俄軍侵烏,所以俄烏戰爭根本是莫迪的戰爭。相信莫迪聽了這話一定很錯愕。
SpaceX執行長馬斯克跟美國總統川普決裂後,今年7月宣布成立「美國黨」。最新消息指出,馬斯克正在暫緩成立美國黨的計劃,且他正在考慮支持現任的副總統范斯(JD Vance)角逐2028年美國總統大選。對此,本人回應了。
美俄領導人川普、普丁將於美國阿拉斯加時間15日上午11時30分(台灣時間16日凌晨3時30分)在安克拉治市郊空軍基地會晤。克里姆林宮14日公布隨普丁訪美5人名單,外交、國防、財政等首長在列。白宮拖到川普15日出發前一刻才公布代表團名單,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竟不在隨行之列。相較美方代表團以忠誠川粉為最大特色,俄方陣容幾乎都是老將。
美國對台灣啟動20%暫時對等關稅,已於7日中午生效;台灣產品實施的「疊加關稅」,在原有最惠國(MFN)關稅稅率上,再加徵20%暫時性對等關稅。旅美教授翁履中表示,台灣現在的20%關稅,確實有可能再次調整。因為美國根本沒有正式跟台灣好好討論,想要台灣付出什麼、買什麼。
要求性犯罪富豪艾普斯坦案公開的聲浪持續延燒,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向司法部發出傳票,要求其提供相關調查紀錄,同時向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及數名前司法部長與聯邦調查局長發出傳票,要求出席作證。此外,美國政府高階官員將於6日晚間前往副總統范斯官邸,討論後續如何處理本案,並擬定一致口徑。
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Whiton)4日撰文,盤點台灣一系列「糟糕策略」,包括賴清德未致電祝賀川普勝選等事。前立委蔡正元指出,川普過去得罪一票共和黨人,但第二任起用蘇西當競選總幹事跟白宮幕僚長,各派系都能搞定。不相信賴清德沒她的電話。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後,白宮幕僚公布的一張美日談判照片引起外界關注,照片中圖卡顯示的稅率與投資規模,皆低於川普在社群平台宣布的數據,令外界猜想川普是否繼越南協議之後,再次大筆一揮,自行替日本加碼?
(22:55更新--美國商務部長說法)美國與日本在台灣時間周三(23日)達成貿易協議,華府給出對等關稅稅率15%,日本汽車稅率從27.5%降為15%,另免除日本其他貨物懲罰稅金,換得日本價值5500億美元(新台幣16兆1115億餘元)投資。白宮幕僚發布談判現場照片,川普桌上一張投資重點紙板經人手寫塗改,投資金額一口氣增1000億美元。最終議定數字更龐大,比原定金額多了1500億美元。這讓外界一窺日方代表面臨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