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皮膚科醫師的搜尋結果,共192筆
乾癬和乾癬性關節炎是慢性但嚴重的非傳染性疾病,雖現已有新的治療方式,但由於皮膚病灶型態相當多變化,有的患者罹病到確診時間漫長,更常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相互牽連,形成「骨牌效應」讓病況加重,讓患者在生活工作、心理甚至經濟上都易受挫。
台灣各地近日降雨不斷,許多人一出門沒走幾步就被淋成落湯雞,鞋子、襪子也被浸濕,迫使雙腳悶在潮濕鞋內一整天都乾不了,這樣的「悶濕」環境不只讓人難受,還可能讓腳部成為細菌與黴菌的天堂!
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昨(19日)舉辦年度盛會「全方位醫美整合論壇」,以「整合、專業、安全」為主軸,匯聚國內外專科醫師與美容醫學權威,探討當前關注的議題,尤其是許多女性會想要有豐潤的臉龐,在臉上注射許多填充物,反而造成臉部如麵包化的「饅化」現象,醫師也提出預防與補救的方法。
台灣氣候潮溼悶熱,許多人會在胸口與背部出現一顆顆小突起,皮膚科醫師指出,這可能是黴菌造成的「皮屑芽孢菌毛囊炎」,除了吃藥治療外,抗屑洗髮精也有妙用,只要塗抹於胸口與背部,靜置3至5分鐘後沖洗乾淨,就有預防效果。
皮膚問題不僅反映外在狀況,也可能揭示內在健康問題。醫師趙昭明分享,一名60歲男子半年內胸背出現大量老人斑,原本只想雷射去除斑點,沒想到竟檢查出早期胃癌,幸及時發現治療,至今80歲都沒太大健康問題。
天后蔡依林日前分享自己晚上9點半睡覺的習慣,掀起「早睡風潮」,她透露會開始注意身體狀況,是因多年前罹患皮蛇,認為自己應該改變熬夜習慣。皮蛇正式名稱為帶狀疱疹,會令人發癢疼痛,營養師張靖欣指出,除了慢性病患者、癌症患者外,飲食不均衡、疲勞、壓力、少運動及睡眠不足等習慣,都會造成免疫力下降,進而導致皮蛇。其最為擾人的後遺症就是神經痛,想要預防皮蛇,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關鍵。
枕頭套每天接觸人體的頭髮以及臉部、頭部的油脂與汗水,累積一段時間就成了細菌繁殖的溫床,日本皮膚科醫師表示,睡過一個晚上的枕頭套,上面就會積聚數以萬計的細菌或塵蟎,建議一星期至少要清洗一次。美國一項研究也顯示,7天沒洗的枕頭套,上面的細菌比馬桶座還要多1.7萬倍,數字相當驚人。
不少人有背後長痘痘的困擾,可能造成疤痕或膚色不均,皮膚科醫師徐嘉琪透露,雖然背痘成因複雜,但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洗護髮產品殘留所引發,並分享5大類成分是「致痘黑名單」,提醒民眾在選購時可以避開。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近一年,妻子陳佩琪表示,他疑似因牢房內坐式馬桶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自行觸診後認為是皮膚上有「疣」,引發外界熱議。衛福部、台中榮總針對HPV,過去皆有詳細解釋,目前並無特定藥物可治療HPV感染,但可以藉由疫苗接種,預防60-90%HPV感染。
民眾黨前主席、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而遭羈押長達一年後,本月初台北地方法院裁定7000萬元交保。柯妻陳佩琪今(20日)在臉書發文透露,柯原本就有的腺樣體肥大導致的睡眠品質不佳,回家後卻更惡化了,「現在每天半夜幾乎都有監控中心打電話來查行蹤,印象中除有次是晚上11點外, 幾乎都是清晨三、四、 五點在打電話。」
台南知名皮膚科醫師林炳煌日前宣布退休,在社群平台引發熱議,他的初診患者需先聽長達10小時的演講,才能正式看診與領藥,並採取自費門診,但因治療青春痘幾乎百分之百見效,深受患者肯定,雖然治療期至少要半年時間,仍吸引不少人專程南下就醫,門診總是大排長龍,林炳煌日前宣布退休,讓許多病患不捨。
許多台灣女性為了讓自己更有特色,會特別做美甲。然而有名妹子分享,自己近期做完手足美甲後,出現疼痛與大量咖啡色斑塊,連醫師看了之後也忍不住驚呼,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
天天洗頭,頭皮還是油油的,其實不是沒洗乾淨,而是與本身體質、清潔方式、生活習慣,甚至是疾病有關,醫師黃軒指出,想要改善,不該是洗得更勤,而是要找到讓頭皮平衡的關鍵,如果只是輕微油膩,靠調整清潔方式與生活習慣就能改善,但若是伴隨脫屑、紅癢、掉髮、紅疹或其他內分泌異常,就該求助皮膚科醫師。
國防醫學大學「享尼」尼泊爾國際志工團,日前圓滿完成為期3週的國際義診與教育服務。期間除深入尼泊爾加德滿都等偏遠地區,進行健檢與衛教課程,也透過超音波儀器大幅提升診斷成效,展現醫療專業及傳遞關懷,讓愛無遠弗屆。
文組近年被認為出路不如理組,不僅前途和錢途都堪慮,皮膚科醫師徐嘉琪說,高中就讀新竹女中,近日得知母校高一班級數維持18班,但文組僅剩2.5班,其餘多為理組,感嘆和自己當年就讀時,文組多達10班以上,班級數和現在相比落差極大,直呼「時代真的變了」。
許多人發現內褲有血時,可能會懷疑自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出問題。皮膚科醫師烏惟新分享,有位患者發現內褲有血跡,做了膀胱鏡卻沒驗出問題,不過他請對方脫掉褲子後馬上找出原因,原來患者罹患了陰蝨,陰毛上附著了蟲卵,「當蟲體被擠壓時,就會導致內褲上出現血跡斑斑的情況」。
台中市1名男子側腹反覆疼痛掛號泌尿科,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未料3天後,側腹皮膚陸續冒出紅疹與水泡,痛到難以入眠,原來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再作怪。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何英右說,帶狀皰疹初期往往只有疼痛或灼熱感,數日後才會長出紅疹與水泡,另也提醒皮蛇非年長族群專利,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都是引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高風險因子。
異位性皮膚炎是濕疹的一種,但卻是濕疹中最難纏的慢性病。皮膚科醫師指出,自己的孩子從2歲到現在26歲,都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只要熬夜趕報告、打掃教室就會發作。許多民眾誤以為這是可短期治癒的疾病,但正確觀念應是追求長期穩定控制。現在皮膚科已有武器可「調體質」,能打破發癢、搔抓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