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盧偉冰的搜尋結果,共52筆
大陸手機大廠小米憑藉17系列銷售火爆,連續兩周登頂大陸手機市場銷售冠軍,力壓同期強勢推出iPhone 17系列的蘋果。其中,起售價人民幣(下同)5,999元的小米17 Pro Max在全系列銷量占比超過50%,顯示小米在高端市場的進一步突破。
根據大陸權威機機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得益於小米17系列銷售火爆,9月29日~10月5日「十一」黃金周期間,小米以21.2%占比,力壓蘋果登頂中國市場手機銷量第一。這是小米17系列開賣以來,小米連續兩周蟬聯冠軍。
小米日前推出小米17系列,標準版定價自人民幣4,499元起;發售初期官方稱「全系開售5分鐘刷新2025年中國國產手機首銷全天銷量、銷售額紀錄」,並強調Pro Max銷量佔比最高、Pro次之,顯示高階機型動能強勁。不過,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基於最新產業調查指出,小米17系列整體出貨目標自原訂約1,000萬支下修約20%,且若未採取更積極的價格或行銷策略,最終銷量恐低於上代小米15系列約800萬支;主因是「標準版需求遠低於預期」,原估應占整體銷量50%至55%,實際開賣僅約15%至20%,即便Pro/Pro Max有增單仍不足以彌補標準版缺口。他同時點出,iPhone 17標準版在中國表現優於預期,擠壓了小米17標準版的銷售表現。
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本土手機大廠小米對標蘋果iPhone,推出小米17系列。「最強蘋果分析師」天風國際分析員郭明錤引述產業調查顯示,由於小米17標準版需求低於預期,再加上iPhone在陸銷量提振,小米17系列總出貨量將大減20%。
小米17系列正式亮相!小米此次跳過原本的16系列,直接推出小米17、17 Pro與17 Pro Max三款新機,命名方式與蘋果iPhone相似,似乎向iPhone17系列致敬。同時,小米延續「加量不加價」策略,小米17售價約1.9萬台幣,比同級iPhone便宜約1萬台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大陸科技企業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22日在微博發文預告,小米17系列手機將於25日晚間7時發表,共推出三款機型: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向以蘋果手機為假想敵的雷軍15日表示,小米17系列,全面對標iPhone,正面迎戰。
大陸科技企業正加速從規模競爭轉向品牌、技術與策略競爭。小米手機宣布推出小米17系列,跳過16,執行長雷軍強調「全面對標iPhone,正面迎戰!」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淡出公眾視野數年後,盛傳強勢回歸,助阿里轉向人工智慧(AI)與電商補貼戰;此外,騰訊宣布,已全面適配大陸主流國產晶片、AI算力與開源投入。
小米集團15日預告將於本月推出新旗艦手機小米17系列,其微博16日率先曝光新機設計,並宣布搭載全新「妙享背屏」。市場傳出小米將於9月25日舉行發布會。
小米總裁盧偉冰在微博上表示,全新小米17系列本月亮相,他表示這將是小米手機數為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躍遷,也比上一代又提前了一個月發表。
蘋果秋季發表會已於周三落幕,推出iPhone 17系列新機,儘管蘋果股價未能受到刺激,反而下跌超過3%,但大陸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盧偉冰給予正面評價,稱讚iPhone 17絕對是iPhone變化最大的一年,並稱今年會是手機型態變化的大年,值得期待。
大陸科技大廠小米集團19日港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受益於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業務收入創新高等因素,2025年第二季營收年增30.5%至人民幣(下同)1,159.6億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也優於市場預期的1,149億元。期間內,經調整淨利年增75.4%至108.3億元,同樣締造歷史新高,並優於預期的102億元。
大陸消費電子製造商小米總裁盧偉冰,6日引述機構Omdia及Canalys數據指出,第二季小米手機在歐洲的市占率年增11%至23%,超越蘋果(Apple)晉升至第二名。盧偉冰稱,下一步,高端化是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核心戰略。
隨著小米首款SUV車型YU7發布日期的臨近,YU7的最終定價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小米創辦人雷軍多次公開否認低價傳聞,強調YU7定位高端,瞄準特斯拉Model Y。市場分析機構普遍預測其起售價約為人民幣(下同)25萬元。
京東618電商購物節再創新高,即時零售更是今年618的新增長動能。大陸電商巨頭京東集團指出,618購物節下單用戶數年增逾100%領跑行業,京東零售線上業務、線下業態及京東外賣整體訂單量,超過22億單。
小米創辦人雷軍16日於微博表示,小米新車YU7將於6月底發布。此外還有很多重磅新品同場一起發布,例如搭載玄戒O1芯片的第二款平板:小米平板7S Pro。雷軍又表示,月底同場發布的重磅新品非常多,請小米總裁盧偉冰先做一場直播,6月18日提前和大家聊聊。
英國《金融時報》30日報導,隨著美國不斷收緊對中國先進晶片出口,大陸大型科技企業已開始為沒有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的未來做準備,積極採用大陸國產晶片發展人工智慧(AI),此外,小米總裁盧偉冰強調,AI和晶片是小米兩大關鍵子戰略,將投入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400億元)研發費用。
據觀察者網報導,「做晶片不易,這幾天輿論環境,一些自媒體、水軍確實不太友好,對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不是太健康,希望大家多給我們一些支持和鼓勵。」5月27日晚間,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會上對觀察者網說道。
大陸科技大廠小米集團27日港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受惠於穩健經營並加強能力建設,2025年第一季營收年增47.4%至人民幣(下同)1,112.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也優於市場預期的1,089.6億元。期間內,經調整淨利年增64.5%至106.8億元,同樣締造歷史新高,並優於市場預期的97億元。
經歷年來多角化發展的大陸小米公司來說,從各種大型小型家電用品,以及業務主力智慧手機與相關電子產品,加上最近開發的人工智慧汽車,顯示它早已不是一家手機公司那麼簡單,更受矚目的是小米還再次踏入了晶片研發領域。小米董事長方洪波受訪時更透露了小米未來的規劃與野心,包括:手機全球第1、家電大陸前3、汽車世界第5。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昨日開啟直播,劇透了小米成立15周年戰略新品部分細節,包括玄戒SoC、小米YU7等重磅新品。而據陸媒報導,盧偉冰未透露小米自研手機使用晶片具體製程工藝,外界追問新晶片是「幾奈米」時,他表示「還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