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矽晶片的搜尋結果,共75筆
政府現行的能源轉型政策,隸屬再生能源的太陽光電一直是過去十年的開發重點,但在提供高自主性潔淨電力的同時,卻存在環境遭破壞與廢棄光電板處理的難題。此外,在作出似乎無法避免的犧牲之後,我國的能源供給究竟可獲得何種程度的助益,更值得探究。
今年第四季,台積電最先進二奈米製程預計啟動量產,CoWoS先進封裝產能穩定增量,在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那、高雄、新竹寶山等地新廠照預定時間進入量產……,截至目前為止,台積電不斷強化競爭門檻,逐一實現發展藍圖。眺望2026年,台積電也將直面最重要的一役──實現矽光子CPO(共同封裝光學)量產。
面對廢棄再生能源設備日益增加,如何回收已成為綠色產業的重要議題。鴻升環境科技近日參與「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以「Looking After Tomorrow--為地球守護每個明天」為核心理念,展出公司在綠能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技術亮點。
面對廢棄再生能源設備日益增加的情況,如何回收已成為綠色產業的重要議題。鴻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參與「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淨零永續展」,以「Looking After Tomorrow——為地球守護每個明天」為核心理念,展出公司在綠能廢棄物回收處理的技術亮點。
AI資料中心建設規模龐大,電力需求直線式攀升,黃仁勳呼籲資料中心自建發電設施尋找供電解方,輝達OCP同時推動800VDC電力基礎架構,啟動雲端到電網協作的新時代。
當前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外界多將焦點歸於華府的「戰略誤判」。然而,若將視角轉向北京,這次行動便不僅是被動反制,更像是延續性的戰略規劃。大陸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表面是應急措施,實則延續「以經制政、以政制貿」的長期戰略邏輯。事實上,大陸的稀土管制,始於2025年4月首次引入,並於10月擴大範圍,顯示這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既有國家策略的制度化展現。
當前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外界多將焦點歸於華府的「戰略誤判」。然而,若將視角轉向北京,這次行動便不僅是被動反制,更像是延續性的戰略規劃。中國大陸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表面是應急措施,實則延續「以經制政、以政制貿」的長期戰略邏輯。事實上,大陸的稀土管制,始於2025年4月首次引入,並於10月擴大範圍,顯示這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既有國家策略的制度化展現。
中國9日宣布擴大管制稀土礦物出口,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貨物加徵100%新關稅,中美緊張關係再升溫。美國副總統范斯週日上電視節目為川普辯護,稱北京在關鍵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是國家緊急狀態的典型例子。他警告,如果北京採取極具攻擊性的態度,「我保證,美國總統握有的牌遠多於中國。」
日本在功率半導體領域長期佔據一定優勢,但面對中國企業的快速追趕和價格競爭,行業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日經亞洲》近期報導,中國企業在矽和碳化矽基板製造方面逐漸建立完整生產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龐大市場快速成長,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對日本企業構成挑戰。儘管形勢艱難,東芝、羅姆、三菱電機等日本廠商卻遲遲未能形成統一戰線。
全球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NVIDIA)與處理器巨擘英特爾(Intel)宣布重磅合作計畫,雙方將聯手開發多世代客製化資料中心與個人電腦產品,鎖定超大規模、企業級及消費性市場。同時,輝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價格,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普通股。
AI資料中心成為吃電怪獸,串接電廠、電網到AI資料中心的800VDC(直流輸電)電力/電源架構逐漸成型,台達電(2308) 結合重電與電源相關解決方案技術,整併直流機架式電源(Powershelf)」等產品,開發出兼具重電變壓器與電源電壓轉換功能的「固態變壓器」,以及「備用電源機架式電容機櫃」(Power Rack),獨有且創新的800VDC架構,成為少數跨越電網重電及電子電源的電源廠。
英特爾(Intel)8日宣布一系列高層人事變動,其中包括產品主管霍特休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卸任,顯示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正擴大重整力道、試圖扭轉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大廠。
在全球地緣政治重新洗牌的浪潮中,台積電不再只是技術領先的晶圓代工廠,而成為美中科技競逐的戰略支點。美國政府一方面強化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另一方面則積極推動晶片製造回流本土,試圖鬆動對台積電的高度依賴。這場「去台積電化」的政策重組,不僅牽動供應鏈安全與科技主權,更暴露出台灣在全球晶片命脈中的風險結構。本文試圖拆解美國如何透過立法、補貼與地緣布局,逐步重塑半導體產業的重心,並思考台灣在此過程中所面臨的戰略挑戰與應對空間。
日本在功率半導體領域長期佔據一定優勢,但面對中國企業的快速追趕和價格競爭,行業競爭力面臨嚴峻挑戰。《日經亞洲》20日報導,中國企業在矽和碳化矽基板製造方面逐漸建立完整生產能力,利用低廉能源成本和龐大市場快速成長,其垂直整合模式也對日本企業構成挑戰。儘管形勢艱難,東芝、羅姆、三菱電機等日本廠商卻遲遲未能形成統一戰線。
人類與AI相似之處,過去多來自幻想。現在,這個議題不再抽象,業已成為科技與哲學交會的核心問題。當AI教父傑佛瑞.辛頓(Geoffrey Hinton)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公開演講中指出:「大語言模型理解語言的方式,和人類幾乎一樣」,這個觀點豈止炸裂了技術圈,更讓我們必須重新省思,人類的思考與學習模式,究竟有多少是獨一無二的,又有多少,其實只是複製在矽晶片上的結構?
丹娜絲颱風從嘉義登陸,造成中南部太陽光電板出現「掀翻」災情,外界關注何時能清理完畢。環境部17日表示,已要求業者在二周內完成清除,也請太陽能回收處理業者務必並於1.5個月完成去化,確保廢棄物妥善處理,否則依廢棄物清理法可裁處最高300萬元罰鍰。
颱風丹娜絲造成中南部水面行光電重創,雖然環境部長彭啓明稱短期泡水不會有污染,不過環保團體仍質疑損壞光電板長期下來可能污染。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與工研院今(17)都出來強調,水質監測一年無虞,也做過7日浸泡試驗,同樣無檢出。對於環團疑慮,將再做一個更嚴格的2個月浸泡試驗,結果10月出爐,用負責任態度來化解民眾、環團疑慮。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加速全球布局,擴大全球製造版圖,除持續深耕台灣,亦積極推進美國、日本及歐洲設廠計畫,目標是因應客戶需求、擴展先進製程產能,並強化對生成式AI、智慧型手機及高效能運算應用的供應鏈支援。
中颱丹娜絲造成嘉南一帶光電板損壞災情,藍委憂心,嘉義新塭滯洪池至今堆滿破碎光電板,浮板凹槽還有積水,除了污染問題還恐孳生登革熱。藍委陳菁徽質疑,經濟部10天內會獲得屏東光電廠商計畫書,但不敢承諾是否給立委監督,經濟部還改口說光電板非有害,怎麼能如此裝沒事?
為強化退役太陽能板的回收機制,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蔡易餘委員及陳超明委員團隊,於今(19)日率相關部會,赴苗栗鴻升環境科技回收設施進行考察,實地了解太陽能模組的拆解、分類與資源再利用流程,聚焦綠能發展背後的環境治理與產業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