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示範場域的搜尋結果,共326筆
台積電選定楠梓產業園區布局高雄廠,高雄市政府於捷運紅線R17世運站東側A5街廓啟動公辦都市更新招商計畫,引進半導體與AI產業所需的A級商辦與員工住宅,並設置零售商業與生活支援設施,透過空橋直通捷運站,打造便捷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生活圈,強化楠梓產業園區周邊機能。
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SDIA)於台北南港向怡診所舉辦「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成果展」,由SDIA智慧醫療召集人元太(8069)攜手緯創醫學科技等多家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環境永續且具可負擔、可擴張、可複製的智慧醫療跨域解決方案,正式讓智慧顯示科技走入基層診所,落地民眾日常就醫的第一線。
中台灣第一座軟體園區——臺中軟體園區,自2018年正式啟用以來,逐漸成為中彰投地區科技產業的心臟地帶。而園區內設置的加速器基地「DigiPark頂騰創新智慧共享空間」,匯集AIoT、產學合作及政府資源等服務,成為許多新創夢想的起點。
鴻海(2317)以科技持續推動「智慧醫療×長照服務×科技創新」整合應用,今(3)日與馬偕紀念醫院、祥寶尊榮長照集團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攜手導入AI穿戴式監測、遠距醫療平台與外骨骼肌力輔助裝置,共同建構智慧長照一體化示範模式,開啟長照醫療新時代。
經濟部27日發布人事命令,由現任經濟部能源署再生與前瞻能源發展組組長陳崇憲,陞任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經濟部指出,此項人事任命,主要借重陳崇憲在能源技術與政策推動上的深厚資歷與卓越成效,持續加速國家能源轉型與前瞻發展。
鴻海(2317)今(23)宣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臨床驗證、AI多模態醫學模型開發及智慧醫院部署三大方向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宣布將捐贈3億元經費,分3年期投入相關合作專案,盼共同打造具台灣特色的AI精準醫療與智慧醫院新標竿。
資服業者凌群與光學業者亞光22日在台北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覽中,宣布共同合作進軍智慧醫療服務型機器人領域。凌群負責垂直領域相關的訓練和應用服務,亞光則是提供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底座。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大全聯22日宣布,攜手台北市聯合醫院推「健康處方箋」計畫,以全台大全聯店王內湖店為第一個示範場域,邀65歲以上長者走進大全聯日行2000步,動線鼓勵地中海飲食、永續環保,買菜也能變健康任務,因為走完2000步,可以集點拿好物,全臺最大健走診間正式開張。
交通部觀光署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昨(13)日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綠島水域休閒遊憩活動發展協會共同於綠島大白沙海域舉辦「嶼海共存・綠島永續治理政策交流工作坊」,透過沉浸式水域體驗與政策對話,凝聚公私部門與在地業者推動綠島永續發展的共識。
智慧科技加持,創新醫療更具前瞻性,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表示,近年持續擴大智慧醫療的研發與落地,已為中華電信帶來穩健但仍屬早期的營收貢獻,營收每年穩定成長,主要來自SynDr.遠距醫療視訊平台之專案與維運、在宅照護/AIoT量測串接、雲端與專線服務。
宜蘭縣羅東鎮與五結鄉今(7)日分別展開重陽節敬老活動,鎮長吳秋齡與鄉長沈德茂親自到百歲人瑞家中致贈重陽禮金與祝壽禮品,向長者致上最高敬意。其中,剛滿百歲的張游罔阿嬤在接過鎮長親送的2萬2000元禮金後,一張張仔細數鈔模樣讓在場人員忍不住笑稱「阿嬤數得比我們還快」,現場氣氛溫馨又逗趣。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挑戰,農業部畜試所積極推動低碳畜牧技術,並與產業界合作,將精準蛋白質配方導入飼料,分別於肉豬、蛋雞及土雞三大示範場域進行驗證,該技術不僅能有效降低氮排放與溫室氣體排放,每噸飼料也可省下百元以上,並維持甚至提升畜禽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展現ESG在畜牧業的成功落實。
隨著氣候變遷與永續農業重要性的提升,農業逐漸成為實踐ESG理念的關鍵場域,而農業部致力推動兼具環境友善與社會價值的創新農業技術,其中由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的「台南20號」水稻品種,結合可分解的「紙膜插秧技術」導入有機耕作,不僅實現環境永續目標,更具體落實社會照顧與健康飲食的行動價值,今(30)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紙膜有機米X在地營養午餐」計畫。
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簡稱RRRC),本月27日正式啟用,成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每日可燒200萬噸花蓮地區垃圾。中心成立後,也讓台泥東部首座低碳綠能環保園區完成最後拼圖,此DAKA園區新地標,未來將開放給民眾預約參觀。
台泥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27日正式啟用,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應只是生產水泥的企業,更要善用水泥窯的高溫技術,協助社會處理垃圾與各式廢棄物,減少碳排與污染。
台泥(1101)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27日正式啟用,成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應只是生產水泥的企業,更要善用水泥窯的高溫技術來協助社會處理垃圾與各式廢棄物,減少碳排與污染。
臺北榮民總醫院與中華電(2412)自2024年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次世代醫療5G網路示範場域,並在智慧醫療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目前,臺北榮總院區已全面升級行動通訊網路,全院醫護團隊也導入5G通訊服務,為智慧醫療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際能源版圖快速重塑,氫能成為各國角力的焦點,歐盟、日本、美國紛紛投入龐大資源布局氫能經濟,我國也加速進行。工研院宣布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展開跨國合作,攜手推動氫(氨)能關鍵技術發展,將為我台灣邁向永續未來注入新動能。
八德區公所於20日在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舉辦年度主題活動《金秋豐收鬼稻祭》,活動以園區重點復育物種「本土野生稻(鬼稻)」為主軸,並響應全球「世界清潔日」倡議,結合自然體驗、藝術創作、公民參與及永續市集,打造寓教於樂、熱鬧與反思並存的濕地保育行動平台。
丹娜絲風災過後,工研院出動5座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挺進災區,支援民眾緊急用電需求,幫手機、呼吸器充電兼冰存食物,除扮演馳援角色,E-Cube18日於工研院創新周活動化身冰淇淋吧、啤酒吧,展現作為臨時供電之外的商業多功能用途;雞舍管理巡檢機器人能即時偵測雞隻體溫變化,協助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