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社區活化的搜尋結果,共29筆
苗栗縣老舊房屋重建加速推動,自2019年實施危老推動師制度以來,已協助47件重建案完成核准,占全縣核准案件67%。苗栗與台北為全國唯二推行此制度的縣市。30日在縣府舉行授證典禮,43名新推動師加入,將持續輔導社區重建,改善居住品質活化城市面貌。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今年連續假期是許多上班族的小確幸,根據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觀旅局)統計,9至10月間三個連續假期間,台中市共計吸引超過711萬遊客人次,人氣景點更是熱鬧滾滾。建議不妨利用假期,,走訪台中霧峰區「光復新村」,感受濃厚的歷史氛圍。
2025農村再生成果展即日起至19日在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出,集結全台各地農村社區的創生成果。苗栗縣以「金牌農村」、「農村好藝」與「里山倡議」3大主題參展,展示社區如何將文化、創意與環境保育融入日常生活。
台灣農村面臨高齡化挑戰,如何在地照顧長者成為政府與社區共同課題。苗栗縣後龍鎮埔頂社區、三義鄉雙湖社區與竹南鎮塭內社區,近日在農業部「第四屆綠色照顧十大優良典範」評選中脫穎而出,成功展現公部門與在地攜手推動綠色照顧、應對高齡化的成果。
屏東縣崁頂鄉圍內村的百年古厝「圍內靜好」,在屏東縣社區規畫師駐地輔導計畫推動下,以「地方創生×社區活化×低碳旅遊」為核心,將老宅化身藝文新地標,榮獲2025年法國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及美國謬思設計獎室內設計類金獎。
台南市七股區頂山國小已停辦,校舍轉為社區使用場地,卻在丹娜絲風災受損嚴重面臨拆除,在地民眾陳情盼保留使用,民進黨台南市立委郭國文攜手立委林俊憲18日前往會勘,決定閒置校舍保留修繕後提供社區活化運用,若經費不足由風災特別條例支持。
苗栗縣後龍鎮水尾社區近年表現亮眼,里長梁清文帶領社區照顧長者、保存文化,並透過經驗分享帶動鄰近社區共好。2024年社區獲衛福部「紫絲帶社區」認證及全國社區照顧金點獎「金點之星」,更勇奪農業部「農村領航獎-農村推廣大使」,展現「社區影響社區」的卓越力量。
桃園市青年事務局於中壢一號社會住宅設置「中壢一號地方創生基地」,2024年時共招募 7 組團隊進駐,雖非以營利為主要目標,但進駐團隊寄售商店去年度營業額最低者為850元,最高者僅17484元,銷售成效仍有成長空間,另外活動場地使用與地方創生議題連結度也有待提升。青年局說明,目的是建立「試水平台」角色,間接提升團隊產品銷售,並結合「前端診斷型業師輔導」制度,協助團隊釐清經營策略與需求。
由亞洲大學護理系八位學生組成的青年團隊參與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推動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攜手六股社區展開一場充滿人情味的行動-《啡凡之旅,齡活好咖》地方創生行動,以咖啡為媒,串聯青銀共學與社區活化,為這座高齡社區注入嶄新活力。
亞洲大學護理學系師生團隊攜手台中市霧峰區六股社區推動「不老咖啡館」,師生團隊2日帶領逾30位長輩當起「高年級實習生」,訓練手沖咖啡,新奇體驗讓長輩大讚「好玩!」師生團隊表示,希望藉咖啡文化結合地方產業資源展開系列活動,促進長輩健康與社區活化。
亞洲大學護理學系師生團隊攜手台中市霧峰區六股社區推動「不老咖啡館」,希望藉咖啡文化結合地方產業資源展開系列活動,促進長輩健康與社區活化;首場活動2日展開,師生團隊帶領逾30位長輩當起「高年級實習生」訓練手沖咖啡,據點飄出陣陣咖啡香,長輩也大讚「好玩!」。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沿著宜蘭最南端的濱海街道,走進蘇澳鎮的朝陽社區,迎面而來的是藍與橘交織的繩結、飄著咖啡香的小舖與海風交會的步道。這個山海交會的小鎮,甫獲農業部第三屆「金牌農村」肯定,如今社區將加入「生力軍」,以嶄新的姿態,啟動社區轉型的下個篇章。
信義房屋社區一家的社區小旅行近日在台中清水溫暖登場,這次的旅行邀請獲得社區一家楷模獎得主台灣土也社區行動協會(土野共學教室)楊慧姿老師及其團隊,帶領大小旅人穿梭在地風景,重新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區之間的連結。
2025臺北兒童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自主探索FUN遊台北」為主題,串聯13個場館,點亮城市亮點,其中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打造「北流歡樂島」,結合音樂、藝術、遊戲,並透過「小樹市集IN台北」推廣二手物資循環。信義房屋發揮「共創美好生活」精神,贊助逾250頂帳篷,設置趣味攤位與親子同樂,共度歡樂兒童月!
高雄市美濃區第2處公共托嬰中心今(26)日正式竣工啟用!將自2025年1月起提供客家風格的優質托育服務,以客家文化為基底的美濃龍山公托,是高雄市第60家公托機構,也是市府在學校內設置的第26間公共托育機構,透過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並結合學齡前幼兒托育與小學生的學習空間,實踐符合幼托一條龍政策的校園場域。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19日舉行年終活動,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表示,台積電志工規模不斷擴大,今年預計有超過2.5萬人參加800場活動,同時配合台積電熊本設廠,也前進日本九州熊本縣並與當地大學合作,也為外派員工及家庭提供醫療資源等等。
台東縣池上鄉於日前成功舉辦「第五屆台灣慢城聯盟暨年會」,吸引國內外慢城成員、專家學者及多位政府官員出席,探索「慢活文化與永續生活」的發展方向。池上鄉與韓國禮山郡締結姊妹市為此次年會的亮點之一,象徵兩地將攜手展開文化交流、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為國際慢城運動及永續發展目標(SDGs)注入新動力。
本學年度臺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設針對大一新生的第一堂社會實踐微學分課程「臺南你好,我的第一個大學學分」。透過主題講授、校外走讀、教具實作等多元活動,讓同學瞭解學校推動社會實踐計畫的內容與成果,並認識大學在履行社會責任中的角色,同時提升他們對未來學習與社會參與的規劃能力。
行政院今通過賴政府的四年國家發展計畫,除了設定四項指標外,在經濟目標也設定半導體新增產值新台幣2兆6578億元、AI產值2026年突破兆元,衛星通訊產值300億元、軍工無人機產值300億元等,另也希望縮小貧富差距,維持每戶可支配所得吉尼係數不超過0.35,也盼2027年每人GDP可突破4萬元。
自2020年以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持續在尼泊爾多個偏遠地區展開災後重建工程,今年7月「城南無限-都市山城與無限大學的永續共築」計畫團隊再次前往尼泊爾,以「適地永續工程」為主題,培養學生泛土木工程專業能力,強化適地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