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社區醫院的搜尋結果,共136筆
據《三聯生活實驗室》報導,曾經,KTV是提供酒水、唱跳的氣氛唱吧。如今,因為房間多、私密性好、價格被團購打到白菜價等優勢,悄然變身年輕人的整活大集。
健保會昨上午進行總額協商,歷時十幾個小時,付費者、醫界代表達成共識,創下2008年以來首次有共識的紀錄。付費者代表版本為5.5%,醫界代表則提6.1%,雙方都以健保署的版本為基礎,原本西醫基層協商結果為兩案併陳,但其餘總額部門陸續達成共識後,西醫基層再度要求協商,約在晚間8、9點全數談完,通過總額成長率5.5%,明年總額將近兆。醫界直言,這是石崇良部長上任後執行力的展現。
因應戰爭、重大災難的威脅,衛福部已對醫院進行盤點,包含屏東、桃園部立醫院,都在打造新的地下空間,當開刀房受損時,可在地下室進行緊急手術、提供疏散服務。另政府也規畫,一旦大醫院被攻擊,會將病患轉至小醫院,甚至診所,執行基礎的手術及傷口照護。
台灣急診面臨嚴重醫師荒,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為減輕缺人壓力,台大醫院規畫聘用「回流醫師」,包括從離開台大自行開業,或已退休醫師,利用沒看診的時間,回台大急診室兼職,小兒科也同步規畫。
衛福部日前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將病人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可獲700點支付點數,而接受下轉者可獲500點加算,9月1日上路,鼓勵落實分級醫療。醫界認為,新制獎勵高,但成效未定,提醒政府給「胡蘿蔔」也要給「棒子」,慢性病超過一定比例者,須重新審視醫學中心資格。
近日在大陸地區,發生一起嚴重醫療糾紛,家長花費1200人民幣(約5000元新台幣),經由朋友介紹,到社區醫院進行割包皮手術,沒想到手術完成後,竟發生罕見的感染事件,導致13歲男童左邊睪丸壞死,最終只能直行切除手術,家屬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將申請醫療鑑定。
內閣改組名單公開,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去職,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醫、藥界都給予高度肯定,大讚他身段柔軟、協調能力強,且資歷完整,相信未來衛福部會有很大的變革,當前急迫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說,「如果這種人才再處理不好,我想也沒辦法了!」
內閣改組名單逐漸浮出水面,衛福部長人選歷經諸多猜測,確定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醫界人士第一時間表示「非常訝異」,但肯定他推動業務腳步非常快,「我們醫療機構在後面追趕得蠻辛苦的」,非常期待他上任後延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
個別醫院總額實施後,衛福部健保署公布,今年第二季健保醫院總額預估點值已達0.95目標。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今日(26)發布聲明,肯定健保點值趨於穩定,呼籲政府持續藉由個別醫院總額,貫徹分級醫療,並持續補入公務預算、維持總額成長率,充實健保經費。
雙和醫院急診日前公告「急診護病比1:13,不耐久候可至其他醫院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衛福部長邱泰源說會馬上了解、不容許違規,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急診面臨空前危機,部長卻要等新聞才來了解,衛福部祭出改善措施,也應該檢討實際成效,而非讓第一線人員自力救濟。
雙和醫院急診室員工近日公告「本急診目前護病比1:13,若不耐久候可以到附近其他急診就醫」,該院單周通報滿床次數達22次,是新北最塞的醫學中心。護團呼籲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不要講幹話,盡快將三班護病比入法。邱泰源今天(17日)表示,目前先以獎勵方式推動,待醫院普遍達標後,「法治化將水到渠成」。三班護病比制度入法恐落空。
《聚焦2.0》是年代以分享健康醫療新知為主的節目,帶領健康潮流為主軸。節目經常將千萬醫療儀器搬進攝影棚,成為一大亮點。近期持續擴展節目面向,深入大健康產業及全方位生活議題。
「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近年成為醫界朗朗上口的一句話,而第一位提出倡議的是2023年接任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年6月21日,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將進行理監事改選,洪子仁提到,如有機會連任理事長,最大心願就是傳承台灣醫管之父張錦文的典範,把擔任醫療機構幕後推手的行政人員推向前台,比照公衛師,推動立法、建立醫管師國考制度,讓更多人理解衛生制度的改變不是只靠醫師,也需要醫管人才。
急重難症醫師紛紛從醫院出走,為了留住不斷流失的人力,衛福部健保署今天(11)首度針對醫師加班費給予免稅開會討論。醫界點出現行制度困境,醫院主治醫師幾乎全數收入都列為薪資所得,反觀診所醫師扣除營運成本後再課稅,稅負上的差異,是導致人才離開醫院體系的原因之一。
繼急診醫師人力出走,嘉義長庚神經內科傳出人力崩盤,公告只收治認為有救的病患。醫師直言,不只雲嘉南,包括花東等東部地區的重症醫師,同樣面臨短缺,專家直言,高齡化下,病患越來越多,但醫療量能出現告急,影響最大的仍是病患的就醫品質,問題都導向「分級醫療未落實」,政府應正視、重新檢討制度。
我國醫療環境惡化,急重症醫師都面臨斷崖式流失人才!急診醫學會統計,今年將有逾100名急診醫師離職,但通過急診專科考試人數不及百人;全國神經內科今年預計招收51名住院醫師,卻只招到38位。專家指出,急重科別正面臨「年輕醫師逃離潮」,第一線甚至出現無人值班狀況。
個別醫院總額今年上路,盼回歸大醫院收治急重難罕、小醫院照顧輕症的精神。今年首季醫學中心門住診申報情況出爐,社區醫院協會點名3家醫院門診點數成長過高,中榮也入列。理事長朱益宏呼籲將門診營收占比納入評鑑指標,未達標者扣分,以落實分級醫療。
今年春節後,大量病患湧現,急診醫學會發文示警,醫院壅塞問題達「前所未見」程度。醫療現場如臨大敵,病患無病床住院,有人在輪椅上打點滴,甚至躺在地上急救。近期天氣轉暖,急診問題舒緩,但因急診壅塞年年發生,若人力無從舒緩、醫院沒有開出好條件,年底恐怕又要重演。
慈濟安平聯絡處、佛光山南台別院11日分別舉行浴佛典禮,慈濟在台南安平靜思堂透過科技連線與花蓮全球同步舉辦,佛光山南台別院則於台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2樓中庭舉行。2大浴佛典禮市長黃偉哲均出席參與,除與眾人在莊嚴的氛圍中虔誠祈福,也向佛陀獻花祈福,盼讓城市充滿善念與正能量。
大陸央視報導,中國大陸脫貧攻堅戰近五年來,透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3.5萬個集中安置區、266萬套安置住房,幫助960多萬貧困民眾藉由搬遷告別貧困,開啟新生活,邁上鄉村振興之路。在「搬得出」之後,如何「住得穩」「能致富」?成為各地後續扶持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