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社會行為的搜尋結果,共44

  • 台灣狐蝠穩居花蓮 族群166隻

    台灣狐蝠穩居花蓮 族群166隻

     台灣狐蝠為我國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花蓮是本島唯一有穩定族群、能長期觀察的城市棲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委託專家學者完成「花蓮地區台灣狐蝠族群監測與棲地利用」研究,記錄到花蓮的台灣狐蝠有166隻,數量穩定成長,顯示花蓮市區綠帶環境能提供棲息與覓食條件。

  • 一級保育類台灣狐蝠現蹤花蓮 166隻高度適應都市生活

    一級保育類台灣狐蝠現蹤花蓮 166隻高度適應都市生活

    台灣狐蝠為我國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花蓮、綠島、龜山島可見其蹤跡,其中花蓮的狐蝠族群相當特別,與人類生活區域高度重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完成「花蓮地區台灣狐蝠族群監測與棲地利用」研究,花蓮狐蝠約有166隻,呈穩定成長,顯示花蓮市區綠帶環境已能提供穩定的棲息與覓食條件。

  • 愛心讓座他不坐!上海老翁地鐵強坐女大腿 網批「老流氓」

    愛心讓座他不坐!上海老翁地鐵強坐女大腿 網批「老流氓」

    上海地鐵又現驚人一幕!10月28日晚高峰時段,一名藍衣老人在9號線車廂內,竟無視其他乘客讓出的愛心座位,強行坐到一名年輕女乘客腿上。在女乘客驚慌閃避後,老人仍不罷休,最終導致女生被迫報警處理。這起「霸腿」事件在網路引爆輿論怒火,網友痛批:「根本是老流氓!」

  • 吳統雄專欄》公辦初選 同時分配政黨不分區席次

    吳統雄專欄》公辦初選 同時分配政黨不分區席次

    要有當司機的理念,更要有當綑工的氣度!迎接 2026/28選舉,各政黨都在準備時,這是對有志於領導者的建言,不因顏色而異。

  •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91歲辭世

    黑猩猩之母 珍古德91歲辭世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Jane Goodall)於1日去世,享年91歲。珍古德是黑猩猩研究領域的全球權威,為首位觀察到黑猩猩行為與人類相似的科學家,有「黑猩猩之母」之稱。她也是環保先驅,推動保護棲地,呼籲對抗氣候變遷。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祕書長何宗勳說,她是台灣早期動保運動的明燈。

  • 國際動保先驅珍古德辭世 台灣動團:引領台灣動權發展

    國際動保先驅珍古德辭世 台灣動團:引領台灣動權發展

    國際知名保育人士及靈長類學家珍古德辭世,享耆壽91歲,而其畢生致力於靈長類動物研究,並拓展世界對動物行為情感的理解,深深影響全世界的生態意識,而台灣不少動物團體也紛紛向其致意,並認為其「在台灣撒下動保意識的種子,而其努力不懈的精神,也相當值得各界人士效仿」。

  • 元智大學領軍跨校團隊 揭示腦內興奮抑制與自閉特質關聯

    元智大學領軍跨校團隊 揭示腦內興奮抑制與自閉特質關聯

    元智大學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范揚騰,與台北醫學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組成的跨校研究團隊,近日於國際神經科學權威期刊《NeuroImage》發表最新成果,首次系統性揭示腦內興奮與抑制神經傳導物質平衡(Excitatory–Inhibitory Balance, E–I balance)與自閉特質及感官敏感反應之間的重要關聯。

  • 快訊》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耆壽91歲

    快訊》珍古德博士辭世 享耆壽91歲

    國際知名保育人士及靈長類學家珍古德辭世,享耆壽91歲。珍古德研究所(Jane Goodall Institute)今天證實,研究所創辦人、聯合國和平大使珍古德博士因自然原因辭世,她當時正在美國加州進行演講巡迴活動。珍古德畢生致力於靈長類動物研究,致力於拓展世界對動物行為與情感的理解,對靈長類的發現徹底革新了科學界。她終其一生不懈倡議,致力於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復育,影響力遍及全球。

  • 寵物總量超車嬰幼兒  重構大陸3000億「人寵共生」新市場

    寵物總量超車嬰幼兒 重構大陸3000億「人寵共生」新市場

    據《消費者報導》公眾號消息,我們似乎比過去任何一個時候都更需要寵物。正如青山資本在2023年年度報告開篇所述,快速且劇烈的社會變化讓基於原有社會結構和科技發展所形成的社會觀念與機構面臨著重大挑戰。

  • 走出醫院進到親子館 屏東衛生局2年發現3041名疑似發展遲緩兒

    走出醫院進到親子館 屏東衛生局2年發現3041名疑似發展遲緩兒

    國民健康署從去年7月起,針對未滿7歲的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盼針對發展遲緩的兒童能早期發現、早期療育,而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為提升篩檢率,主動走出醫院進到幼兒園、托嬰中心、親子館巡迴服務,短短2年內及早發現3041名疑似發展遲緩兒童,當中確診率高達6、7成。

  • 疾管署、健保署長出爐 羅一鈞、陳亮妤下周二交接上任

    疾管署、健保署長出爐 羅一鈞、陳亮妤下周二交接上任

    內閣改組後,衛福部部長由石崇良接任、常務次長由莊人祥升任,疾管署、健保署長暫由副署長代理。今日據傳,兩署署長將分別由現任副署長羅一鈞、陳亮妤升任,莊人祥下午證實此事,預計下周二進行交接、對外說明;羅一鈞也親自回應,上任後首要任務是對下次大疫做好準備,防疫及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

  • 撕掉調皮搗蛋標籤 早療助過動兒重拾自信與未來

    撕掉調皮搗蛋標籤 早療助過動兒重拾自信與未來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ADHD)常讓孩子被誤解為「調皮搗蛋」,卻不知這是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神經發展性疾病。台北醫院精神科醫師黃國洋提醒,若能及早介入,透過藥物、心理衛教及家庭、學校的合作,孩子不僅能改善學習與人際關係,更能找到自我價值;反之,若延誤治療,恐影響終身發展,甚至導致青少年拒學、憂鬱或反社會行為。

  • 停止民粹與仇恨

    停止民粹與仇恨

     7月22日,筆者在《日經亞洲》投書,發表〈台灣的民粹主義過度擴張正日益成為區域安全的風險〉一文,指台灣當前的大罷免,已不再是憲政體制下正常的問責機制,而成為民粹政治和極端的政治報復手段。此文發表後,陸續引發民進黨回應,包括民進黨發言人戴瑋珊、立法委員吳思瑤與王世堅皆公開發表評論。

  • 海納百川》民進黨無法迴避大罷免就是民粹與仇恨政治的事實(須予謙)

    海納百川》民進黨無法迴避大罷免就是民粹與仇恨政治的事實(須予謙)

    7月22日,筆者在《日經亞洲》(Nikkei Asia)投書,發表〈台灣的民粹主義過度擴張正日益成為區域安全的風險〉(Populist overreach in Taiwan is a growing risk for regional security)一文,指出台灣當前的大罷免,已不再是憲政體制下正常的問責機制,而成為民粹政治和極端的政治報復手段。此文發表後,陸續引發民進黨回應,包括民進黨發言人戴瑋珊、立法委員吳思瑤與王世堅皆公開發表評論。

  • 新冠單周上看10萬人次就診 醫示警:4大病毒齊發

    新冠單周上看10萬人次就診 醫示警:4大病毒齊發

    國內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預估6月中下旬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10萬人。小兒感染科醫師李尚謙表示,許多因素造成了近期新冠疫情升高,包括病毒變異更強、群體免疫力下降、疫苗涵蓋不足及社會行為改變等;此外,目前同時還有流感、副流感、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等病毒流行,共病感染與交叉感染機率升高。

  •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路怒症」害三峽翁奪3命?精神科醫:別把修養差當病

    三峽車禍肇事的78歲余姓男子,被前同事爆料有「路怒症」,稱他一握方向盤就像變了個人,但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不認同「路怒症」這個說法,認為這是將社會行為病理化,強調攻擊性駕駛並非一時情緒失控所致,而是性格與心理機制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直言「修養差就是修養差」。

  • 虐死剴剴保母劉彩萱   坦承欺騙精神鑑定團隊說謊

    虐死剴剴保母劉彩萱 坦承欺騙精神鑑定團隊說謊

    1歲多男童剴剴遭虐死案,案發後涉嫌虐待的保母劉彩萱接受精神鑑定時向醫師表示,因為受到幻聽20年影響才犯案,但醫師認為沒有客觀事實證明,這是她不實陳述,且她長達3個月虐童,不是一時衝動犯案,不能減輕罪責。劉彩萱上周開庭時終於坦承自己說謊,是因為沒有勇氣面對內心的愧疚與自責。

  • 保母寫超渡文 竟求剴剴保佑輕判

    保母寫超渡文 竟求剴剴保佑輕判

     1歲10個月大的男童「剴剴」遭虐死案,台北地院5日進行量刑調查,律師說保母劉彩萱有悔意,她寫「超渡疏文」要請剴剴「幫阿姨度過難關,免受入監刑責,體諒阿姨也是困苦人,請外婆及家人原諒,不要提出高額求償金」。剴剴的外婆則是在法庭痛哭,痛斥保母姊妹:「她們沒有權力這樣對待一個孩子」,令人鼻酸。

  • 惡保母劉彩萱辯「幻聽20年」害虐死剴剴!醫師打臉:不實陳述

    惡保母劉彩萱辯「幻聽20年」害虐死剴剴!醫師打臉:不實陳述

    1歲多男童剴剴遭虐死案,案發後涉嫌虐待的保母劉彩萱向醫師表示,因為受到幻聽20年影響才犯案,但醫師認為沒有客觀事實證明,這是她不實陳述,且她長達3個月虐童,不是一時衝動犯案,不能減輕罪責。

  • 幼兒學會自控 利他行為增多

    幼兒學會自控 利他行為增多

     清華大學的跨物種研究發現,當小鼠的攻擊行為被抑制後,竟開始對陌生的同類表現出相互理毛的利他行為,幼兒也會產生同樣的轉變,證實幼兒學會自控後,將可發展出正向互動及利他行為,對他們未來的人際相處與心理健康產生長遠的正面影響,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期刊《行為與大腦功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