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祭祀活動的搜尋結果,共58筆
新華社報導,名列2023年度中國大陸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四角坪遺址,經過6年持續發掘,更新發現罕見的秦代闕門遺跡。考古工作者初步認定,這可能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闕門實例之一。
台南東山吉貝耍「阿立母」夜祭24日深夜登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曾智勇出席祭典表示,賴清德總統公布《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後,西拉雅族可望從平埔族獨立出來,最快明年納入原住民第17族;他還宣布,台灣12月將舉辦首屆世界南島語系原住民運動會,將有來自各國南島族群共28支隊伍約1100人參加,主場地在屏東縣。
東山吉貝耍「阿立母」夜祭24日深夜登場,中央原住民委員會主委曾智勇到場,指出賴清德總統已公布「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西拉雅族可望從平埔族獨立出來,最快明年納入原住民第17族,同時宣布台灣12月將舉辦首屆的世界南島語系原住民運動會,將有全世界28支隊伍約1100人參加,主場地選在屏東縣的來義高中。
桃園市政府於2022年公告登錄「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為文化景觀,今年再將「水中土地公(屢豐宮)」新增納入文化景觀「桃園三層地區陂圳系統」的重要元素。文化局表示,由於該廟位於文化景觀範圍內的水域中,其特殊位置更凸顯陂圳水系與信仰文化的融合,具有高度文化價值及地方認同。
大陸近日迎來十一假期,有「五嶽獨尊」之稱的泰山景區,也湧入大批遊客潮。豈料天公不作美,遊客在登泰山期間卻遇到降雨和狂風,慌忙前往室內避雨,景區廁所也被人潮擠得水泄不通。只見畫面中,許多遊客因飯店房間供不應求,為因應山區的夜晚低溫,紛紛穿上雨衣、躲在小小的公共廁所禦寒,不少人也調侃表示,「這廁所比旅館還熱鬧。」
據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報導,自1934年三星堆遺址首次考古發掘以來已有90個年頭,形形色色的三星堆器物不斷吸引著全球目光。然而在器物本身之外,對三星堆遺址本身的研究同樣備受關注。9月27日上午,2025三星堆論壇在四川德陽開幕。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進行了題為《三星堆遺址的新認識》的報告,向大家解讀了三星堆城的形成過程,以及三星堆遺址兩次文化轉變背後的深層原因。
桃園市政府今年在中元節普渡祭祀活動舉辦「環保創意祭品競賽」,28機關絞盡腦汁,農業局以「米豬」取代傳統神豬、地政局與桃園區公所透過創作讓例行祭典轉化為凝聚團隊創意活動,市長張善政24日市政會議表揚優勝機關,期盼明年能提出更多元、具創意的作品,延續傳統的同時,展現市府的活力與巧思。
農曆七月又稱「民俗月」或「鬼月」,在華人傳統文化中被視為陰氣漸旺、陽氣漸衰的陰陽交錯時期。此期間不僅有中元普渡等重要祭祀活動,民間更流傳許多禁忌與注意事項。民俗月的陰性能量場比平日更為活躍,若能保持敬畏之心,並適時調整自身與屋宅的氣場,將有助於趨吉避凶、守護家庭平安。
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是每年的宗教盛事,活動時間由拱天宮當年度爐主在農曆12月15日擲筊請示,這一年間爐主還要負責協助各項祭典進行,而想競選爐主除了必須是在地人外,還必須繳丁口錢,並由擲出最多聖筊的人擔任,而今年的爐主宋曉華其實是一名陸配,目前是白西里民,當初是擲出7個聖筊才順利當選。
台中市府斥資興建學校活動中心,各校最近陸續動土,但國民黨市議員李中30日表示,中華文化重視祭祀等相關禮節,動土是祈求工程平安,但教育局竟將烏日區與南區共5校活動中心動土典禮聯合舉行,反問要將其他4處地基主請到來祭拜嗎?質疑教育局馬屁拍過頭。
114年大寮天兵忠靈祠致祭典禮昨日舉行,由陸軍航特部指揮官楊中將、中華民國退伍傘兵協會理事長黃承華擔任主祭,率航特部、教準部官兵代表及傘協袍澤、家屬等近百人,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一同向傘兵先烈行禮致祭,追思、緬懷為國犧牲奉獻的英靈。
澎湖縣今年清明節連假(3日至6日)期間,因因掃墓引發之雜草火警案件,統計只有2件,出勤人車總計8車16人,燃燒面積合計約500平方公尺,創下歷年新低紀錄。
(一)四百年前中華文化已在台灣紮根
彰化縣長王惠美今日接連前往彰化市忠烈祠、國軍彰化忠靈塔、彰化軍人忠靈祠,參與春祭國殤大典,分別由王縣長及陸軍指揮官十軍團李中將擔任主祭,各界代表陪祭、與祭,追思緬懷為國捐軀、因公殉難的官兵、烈士英靈,感念其對社會、國家的貢獻,祭典場面莊嚴隆重、平和肅穆,表彰忠勇節義精神。
清明節連假即將到來,想了解連假期間垃圾車清運時間看過來!彰化沿線垃圾收運部分,清明連假第一天(4月3日)僅芬園鄉、線西鄉例休,其餘正常清運;4月4日溪湖鎮、埤頭鄉、花壇鄉、大村鄉、埔心鄉、北斗鎮、竹塘鄉、田尾鄉、彰化市、溪州鄉及秀水鄉暫停,其餘正常收運;4月5日則全縣正常清運;4月6日僅彰化市定點正常收運,田尾鄉下午5點加開沿線清運,其他鄉鎮市例休。
西巒大山是玉山山脈最北的一座百岳,近70年前由500多名榮民冒險開闢人倫林道,由於工程險峻,過程中有70多人殉職,林保署南投分署設置紀念塔,每年清明節前舉行春祭,感謝無名英雄守護山林,如今人倫林道是造林、高山育苗和疏伐的重要林區。
竹南中港慈裕宮洗港祭江儀式起源康熙末年,因中港溪口渡河意外頻傳,先民設壇祭祀,慰亡祈安。1943年昭和大鯨魚翻船事故後,祭儀範圍擴大,成為重要民俗活動,2009年登錄為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13日於中港慈裕宮舉辦保存維護計畫說明會,介紹儀式歷史與文化保存措施,並廣納民意,推動文化傳承。
桃園「大溪百吉復興宮開漳聖王慶典暨石門水庫媽祖水上遶境」是地方盛事,市府文化局今年公告登錄為桃園市定民俗,活動將於3月2日登場,以往載客小船參與水上遶境,今年擴大規模水庫漁民船隻一起共襄盛舉,也將邀請水庫淹沒區遷村居民回鄉參與活動,共同傳承有意義的民俗文化。
皇帝是象徵國家的九五至尊,不但皇宮內擺放了一面「九龍壁」,連重大節慶穿著的龍袍上也必須繡上9條龍,不過奇怪的是,龍袍光從外觀上只能看見8條龍,還有一條去哪了?專家指出,其實最後一條龍繡在裡襟,只要打開大襟即可看到。
三星堆遺址位於大陸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的鴨子河畔,屬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1100年,三星堆出土了令人驚嘆的神奇文物,但有趣的是,許多文物都呈碎片狀,分散在各個坑內,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宏林指出,這些文物很可能是遭遇天災受到破壞後,才被當地的古蜀人挖坑掩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