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禁止飼養的搜尋結果,共51筆
新竹縣竹北市模特兒「栗子」,本(10)月19日上午牽著毛孩、阿拉斯加雪橇犬「悶悶」外出散步時,突遭不知哪兒衝出的比特犬攻擊,最後雖在路人相救下脫困,但仍被撕咬約10公分長的傷口;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發現該比特犬未植入晶片、未完成寵物登記及絕育,依違反《動物保護法》對飼主裁處8萬6000元罰鍰,並終身列管該比特犬。
近日,在新竹縣竹北市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比特犬攻擊事件。一位名為「栗子」的模特兒,於19日上午牽著她的愛犬阿拉斯加犬「悶悶」在住家附近散步時,不幸遭遇了一隻未繫上牽繩且沒有配戴口罩的比特犬的襲擊。
農業部於8日預告禁止飼養河口鱷 ,一名經營河口鱷人工飼養場的阮姓飼主擔心生計將被斷,17日上午5時30分雇用吊卡車從嘉義縣載運一隻約近3公尺長的河口鱷魚北上立法院,將已全身固定的鱷魚吊置於立法院門口,欲以野放鱷魚抗議。北市動保處接獲消息即成立專案小組,預先聯合警方嚴密監控本次抗議行動,並協請動物園鱷魚專家到場協助,避免潛在危機,鱷魚已安全送返回嘉義縣,也已由警方依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將飼主帶至派出所製作筆錄。
為維護公共安全及保障國人生命安全,農業部今(8)日依據《動物保護法》第8條規定,預告「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修正草案,將禁止一般家庭民眾飼養641種具劇毒或高攻擊性動物,包含蝮蛇科、蝙蝠蛇科、浣熊及河口鱷等,本次預告期間為30日。
金門航空站配合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舉辦「2025年度飛航安全宣導」活動,今(11)日下午邀請在地5所國中、15所國小,逾百位師生參加寫生及書法比賽,從小建立守護天空的責任感、認識飛航安全的重要性。
男子阿國(化名)過去就因違反《動物保護法》遭判刑,並列入黑名單禁止飼養犬貓,但他罔顧法令限制,仍暗中私設狗場收養流浪犬貓,環境惡劣、毫無照護,不僅造成多隻犬貓死亡,更有幼貓被迫與母貓隔離,活活餓死。法官痛批他「罔顧動物生命,毫不可取」,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6個月,併科罰金35萬元。
花蓮一名飼主昨(17)日晚間帶家裡養的貴賓犬出門散步,沒想到卻在尚志橋下美崙溪畔遭一隻比特犬狠咬,連腸子都被撕扯出來,且事發後比特犬飼主未留在原地,急忙拉著愛犬回家,貴賓狗飼主在路人陪同下一路跟隨,最後在比特犬飼主家外報警;花蓮動植物防疫所表示,依規定比特犬外出須戴嘴套,此案明顯違規,最高可罰15萬元。
泰國曼谷近日發生一起公寓糾紛,一名住戶因為不滿鄰居違規養狗,寵物犬瘋狂吠叫所帶來的噪音與衛生困擾,多年來投訴管理委員會無效後,竟以極端手段「抗議」,放養兩條巨蟒堵在對方家門口反擊,還撂下狠話「讓牠們再也叫不出來」。事件曝光後,引發社區兩極反應,相關住戶也被處以罰款。
宜蘭員山鄉近幾日出現一隻通體雪白、羽毛飄逸的白孔雀在馬路上趴趴走,路人將影片PO上網後立即圈粉無數,引發網友熱議。游姓男飼主出面表示,白孔雀飛起來像雪花紛飛,優美的從眼前飄過,故取名為「白雪」,有時也叫牠「雪花」,有人特地要等拍牠孔雀開屏的美姿,就當廣結善緣,也希望大家能愛護動物。
國內近期比特犬連續攻擊路人及寵物犬事件,引起民眾安全恐慌,動物保護與公共安全之間,應該要取得適當的平衡。農業部自2022年就將比特犬列為禁止飼養或輸入的犬種,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動保所經過清查全縣合法登記飼養比特犬隻數,目前共有136隻比特犬,農業處呼籲已經飼養的飼主,應向地方主管機關登記備查,並負起確保犬隻行為安全責任,以維護縣民人身安全。
屏東縣內埔鄉14日一起「比特犬咬死柴犬、人又打死比特犬」意外掀起議論,由於比特犬飼主宣稱狗遭打死,但交代不清犬隻屍體去向,一下說埋了一下又說放水流,不禁令人質疑,對此,縣府農業處動保科表示,比特犬飼主17日提出犬隻屍體火化證明,但詳情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而目前尚未收到飼主要提告的訊息。
屏東內埔鄉14日下午發生一起「比特犬攻擊」事件,有民眾牽著柴犬出門,沒想到遇到一隻比特犬狠咬近10分鐘,路過民眾合力將兩狗分開,但柴犬仍送醫3天後傷重不治,而比特犬則送醫途中也身亡;據悉,被咬的柴犬飼主家是屏東小有名氣的芋頭炊粿名店業者,2022年曾在國慶晚宴大秀廚藝。
屏東縣內埔鄉14日傍晚發生一起疑似比特犬咬死柴犬、且民眾為救柴犬而打死比特犬的驚悚事件,從監視畫面中可看到比特犬直撲柴犬緊咬不放,眾人持棒棍打比特犬也無用,約半個小時後比特犬才鬆口,柴犬奄奄一息,送醫隔天不治,而比特犬也被打得傷痕累累,飼主稱,牠在送醫途中死了,他會負起這場意外的全責,但認為打死狗的人比咬死狗的狗更可惡。
汪星人魅力大爆發!
農業部擬新增眼鏡凱門鱷、狐獴等955物種列入「指定公共禁止飼養輸入動物種類」,引起飼主及相關團體不滿,農業部20日舉辦研商會議瞭解相關團體及飼主的意見,並指出禁飼名單尚未確定,未來也將繼續舉辦研商會議,聚焦討論哪些物種可飼養或禁養。
全台列管的比特犬共有3974隻,其中高雄市502隻,為全台最多,由於比特犬屬攻擊性犬隻,農業部自2022年3月1日起公告將其列為禁止飼養或輸入動物,僅允許已完成登記備查的犬隻繼續飼養,並須絕育不得繁殖,飼主若未依規定管理犬隻,最高可罰15萬元。
台北市日前發生比特犬咬傷人事件,引起社會關注,農業部早於2015年9月即公告比特犬列入攻擊性犬隻,2022年公告禁止飼養、繁殖、買賣。目前設籍新北市的比特犬共249隻,其中5隻因棄養或走失,收容在動物之家,除住在獨立籠,戶外活動時間也必須與其他狗隔開。
近日比特犬咬人事件,飼主遭網友批「養而不教」,桃園市政府配合國家政策於2022年公告禁養比特犬,在該禁養令公告前飼養者則全數登記列管,目前登記在養有254隻,市府動保處持續定期稽核,確保民眾安全;民眾若發現遊蕩比特犬,可立即撥打1959動保專線通報。
台北市文山區徐姓飼主的比特犬「Lucky」,不到2周內2度從車窗躍出咬傷一旁等候紅燈的騎士,18日台北市動保處到飼主家將犬隻沒入,台北市動保處技正華心惠表示,收容後會先減敏,期限不定,若最後無法與其他犬隻相處、人員無法照顧會依攻擊性犬隻安樂死標準評估。
台北市近期發生比特犬連續傷人事件,引發社會對危險犬種管理的關注,雖然比特犬自2022年起公告禁養,但目前全台仍有約3800隻比特犬,為台灣唯一禁止飼養的犬種,此外尚有獒犬、阿根廷杜告犬等5種危險犬種,這5種犬隻雖未被禁養,但飼主仍須遵守特定管理規範,農業部動保司表示,這些犬種登記時都會向飼主宣導,外出需由成年人陪同,且應戴嘴套、繫繩,否則可處最高15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