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禁行路段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屏東縣里港警分局加強取締違規砂石車,9月至今共取締360件,其中有70件是因應民眾陳情,將取締時段調整在於清晨4時至8時所查獲,希望維護民眾安寧及晨起運動民眾安全。
新北市二重疏洪道9號越堤道,8月29日晚間8時許發生一起交通意外,一名騎士疑似要搶快轉入越堤道,但發現左側一輛貨櫃車已經先轉入,便在轉彎處停下讓貨櫃車先行,沒想到,就被貨櫃車車尾撞上,造成騎士身體多處擦挫傷,所幸送醫後無大礙,而貨櫃車司機則被警方開罰900元至1800元罰鍰,並記違規點數。
為提升學童通學及行人用路安全、遏止大型車違規行駛禁行路段,新北市警察局在三峽區、樹林區及八里區建置4處科技執法設備,運用AI人工智慧偵測辨識違規行為,將於8月20日啟用執法。
高雄市九如一路每天的上午7點到9點、傍晚4點至7點的交通尖峰時段,考量交通安全與順暢性,禁止大型聯結車、砂石車通行,不過在本月初有大型車駕駛,不滿禁駛時段沒有相關指示,剛下交流道就挨罰,立委許智傑今(18)日前往會勘,提議設置相關提示路牌,避免交流道淪「罰單陷阱」。交通局回應,會利用高公局CMS系統加強推播管制消息,也會透過公會多家宣導,提醒大型車駕駛出發前應多加留意管制消息。
危險物品具易燃、易爆、劇毒等特性,一旦發生事故,恐釀重大傷亡與財產損失。審計部報告指出,現行罐槽車雖有檢驗頻率規定,但缺乏逾期檢驗罰則,監理系統也未登錄檢驗期限或提醒車主,導致逾期未檢驗情形普遍。
吊車駕駛6日中午在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操作大型動力機械。車輛因不明原因冒出濃煙,該名駕駛立即跳車,但未拉上手煞車,導致吊車沿邊坡滑落後翻覆,並擦撞圍籬起火。消防單位獲報後迅速抵達,10分鐘內將火勢撲滅,所幸現場無人受傷>
苗栗縣南庄鄉地形崎嶇、人口老化,長期面臨交通不便問題。為改善居民出行,當地推出全預約制「幸福巴士」,靈活接駁偏遠部落,不僅提升通勤與就醫便利,也促進觀光與社區連結。這項由青年團隊營運、針對偏鄉需求設計的創新模式,成為苗栗縣唯一代表,角逐交通部公路局主辦的幸福巴士金運獎,成為偏鄉交通創新的亮點。
現行遊覽車GPS系統介接車速、駕車時間等資訊至交通部公路局動態管理,但無法顯示駕駛人身份,交通部修法規定明年元旦起,全台遊覽車須納入駕駛識別,引發駕駛團體不滿,今下午將赴交通部抗議。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若業者的既有設備可介接新制規定的資訊,就不必額外添購設備,像已有業者採用APP回傳駕駛識別,不見得一定要使用刷卡機。
基隆市暖暖區暖江橋附近有不少水泥預拌廠及土方堆置場,今年也在附近發生一起死亡車禍。為此,基隆市警察局在暖江橋周邊,設置了科技執法,針對闖紅燈及占用車道等違規態樣強力執法,即使在深夜或凌晨,也沒有空窗期。
交通事故頻傳,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提醒,從6月1日起,將在新北市新莊區與桃園市龜山區的壽山路,全日禁止通行3.5噸以上大型車,請駕駛運將多加留意,以免受罰。
年近8旬的余姓老翁19日午間駕車暴衝,釀3死12傷慘劇。議員廖宜琨建議,為遏止民眾違規肇事,應於禁止進入路段設置圓形路阻;議員卓冠廷建議,國成街僅有北大國小側有實體人行道,另一側僅有標線型人行道,對行人和學童的防護力不足,學校周邊應規畫鋪設實體人行道,可更有效保護學童和行人的通行安全。
全台約有1.4萬輛遊覽車,交通部公路局透過GPS定位設備,可即時監控位置、速度、行駛時間、異常狀態等功能,但無法得知駕駛人資訊,交通部去年7月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要求遊覽車全面裝設駕駛身分識別設備,草案已完成預告,後續簽送法規會排案審議,預估2026年起實施。
為防制大型車事故發生,新北市蘆洲警分局2月於八里區台北港周邊路段設置「移動式地磅」,針對大貨車進行攔檢與過磅,2日內共開出11張違規罰單,包括超載、未依規定裝載貨物、滲漏飛散及不服稽查等,估計罰鍰總額超過40萬元。統計今年1月至2月中旬,蘆洲警方已取締大貨車各類違規335件,展現警方強力執法決心,確保用路人安全。
淡海輕軌淡水行政中心站旁的公司田溪人行步道是市民通行頻繁的區域,為顧及人行步道通行安全,避免汽、機車違規行駛於人行步道內,新北市水利局於該處採用科技執法取締違規,利用影像分析,自動辨識違規行為,將於2025年元旦正式啟用,以遏止違規車輛駛入步道,建立友善行人的用路環境。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聯絡道路因受康芮颱風重創,其中10K+150處二號橋斷裂,遭成部落聯外道路中斷,部落幾成孤島,族人生計大受衝擊,為加速道路搶修,縣府交旅處與公所近日達成共識,20日前除部落居民及搶修車輛,禁止任何車輛進入。
尖石鄉司馬庫斯聯絡道路因受康芮颱風重創,多處路基流失,其中10K+150處二號橋斷裂,遭成部落聯外道路中斷,部落幾成孤島,雖已開闢緊急對外通道,但仍影響部落生計與通聯,為加速道路搶修,縣府交旅處與公所近日達成共識,20日前除部落居民及搶修車輛,禁止任何車輛進入。
新北市高灘處29日宣布,為降低自行車出入口違規車輛進入的事件發生,將於八里區與五股區的5處重點路段新增科技執法設施,並於12月30日正式啟用。這些科技執法點針對車輛禁行的路段進行自動偵測,藉以加強園區管理,確保自行車道的使用安全。目前,違規執法系統正處於1個月的宣導期。
洪姓男子8月間駕駛聯結車載運36噸大型鋼梁,行經新北市三重區台1線高架橋、中正北路和重安街口上方,鋼梁突然翻落撞破護欄,交通受阻。經市府團隊搶修,僅花14天便搶修完工通車。經統計市庫支出金額,工務局養工處21日依法向肇事業者求償2286萬元。議員認為,因業者違規、違法,造成事故及公共利益損失開罰求償,合情合理。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21日起連3天針對大型車執行交通大執法,結果共開出282件罰單,共計開罰28萬5200元,當中以行駛禁行路段264件最多,警方強調,這項執法專案不僅是為了嚇阻違規,也在於保障民眾的行車安全。
據屏東縣政府警察局統計,今年1至7月大型車交通事故發生255件,造成19人死亡、236人受傷,與去年同期相比,車禍增加49件、死亡增加9人、受傷增加40人,為此,警方分析出熱時熱點與交通違規態樣後,將於12日至14日連3天執行大型車違規取締專案,盼降低大型車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