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羅拉多的搜尋結果,共315筆
隨著全球產業邁向淨零轉型,精釀啤酒品牌新比利時(New Belgium Brewing)與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 攜手新創公司「AtmosZero」與「Skyven科技」,導入工業熱泵,以取代傳統燃氣鍋爐,期望未來能減少製程中的碳排。
旅美投手鄧愷威已於10月31日返美展開休賽季訓練,回顧其不凡的2025年賽季,他不僅成功克服角色轉換的挑戰,更在大聯盟投出生涯首場先發勝投,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在大聯盟舞台的發展潛力。這段從低潮中重新站起、完成蛻變的旅程,成為舊金山巨人隊本季最受矚目的勵志篇章之一。
美國商務部8日宣布,15家中國公司因協助哈馬斯和胡塞武裝等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購買美國無人機電子元件,而被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舊金山巨人的2025球季結束,台灣旅美投手鄧愷威6日在臉書發文回顧「你看過凌晨四點的舊金山嗎?」同時感謝各地的台灣球迷熱情支持。鄧愷威去年開季首度在大聯盟亮相,今年在大聯盟出賽8場(7次先發),防禦率也從上季的9.82改善到6.37,三振能力更是嚇嚇叫,29.2局飆出39K,大谷翔平都打不到,留下許多精彩的鏡頭。
美國軍營消息《任務與目的》(task and purpose)報導,聯邦政府查獲一起工具機來源偽造事件,一批向美國軍方出售的「美國製造」堆高機,實際上是中國大陸生產,這違反了多項法律,也可能危急美國國家安全。
美國聯邦政府陷入近七年來首次大規模停擺,隨著僵局延續,國內外各界憂慮不斷升高,目前政府停擺的現況也隨之曝光,而全美各州紛紛設法維持國家公園與紀念碑開放,以因應大量遊客需求。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癌症中心肺癌計畫主任、國際知名腫瘤學專家羅斯卡米吉(Ross Camidge),從事肺癌研究超過20年,幫助世界無數病人延長生命。然而他最近表示,自己其實在3年前就確診罹患晚期肺癌,過去一直選擇保密,現在選擇坦承病情,希望能改變社會對癌症的刻板印象。
美國川普政府19日針對工作簽證H-1B開刀,新申請者必須繳10萬美元驚人費用,白宮還公布4家企業「濫用」這種簽證大量聘僱外國人並裁撤美籍勞工的數據。綜合科技業界、風投專家、移民律師看法,H-1B簽證費狂漲價但政策亂糟糟,恐逼矽谷與其他地區業者把更多職缺移往海外,直接「離岸外包」在外國徵才運作,與川普初衷背道而馳。
民主黨眾議員歐馬爾 (Ilhan Omar),對被殺的保守派評論員柯克 (Charlie Kirk) 提到一些負面評論,引發眾議院共和黨提案譴責,但是4名共和黨眾議員投下反對票,他們認為就算不同意其言論,也屬言論自由範圍。此舉使他們面臨黨內與極右派的強烈反對。
(21:28更新--補充背景)綜合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16日報導,多次入圍奧斯卡獎的資深影星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當天辭世,享壽89歲。《紐時》引述勞勃瑞福發言人說法報導,勞勃瑞福週二(16日)於猶他州住所辭世,「那是他深愛之地,所愛之人環繞身旁」,聲明未透露死因。當年與他合作《虎豹小霸王》的摯友保羅紐曼在2008年9月以83歲之齡去世,如今勞勃瑞福也告別人間。
備受矚目的保守派評論家柯克(Charlie Kirk)上週遭暗殺,震驚全美,掀起有關政治暴力浪潮的新討論,而這股浪潮可能使以暴力達成政治目的正常化。
洛杉磯道奇二刀流巨星大谷翔平今(11)日在對科羅拉多落磯的比賽中,靠著穩定的上壘能力與跑壘,單場跑回2分,本季得分數正式達到131分,持續穩居大聯盟得分王,比第2名的洋基強打「法官」賈吉(Aaron Judge)多出16分。
美國政府問責署(GAO)10日報告指出,由於新一代「哨兵」(LGM-35A Sentinel)計畫不斷延宕且成本失控,迫使美國空軍只能繼續讓服役超過半世紀的「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延壽使用,預計延壽到2050年。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9月9日,歐盟執委會發布報告稱,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秩序劇變,為保證關鍵能源供應,歐盟需重視「包括太空採礦在內的先進採礦技術,從月球開始」。當天,美國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就此刊文「布魯塞爾是瘋了嗎?」發出靈魂拷問。
在保守派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遭槍擊身亡後,美國國會因「口頭祈禱」的請求爆發爭論。
美國職棒舊金山巨人台灣投手鄧愷威今天先發對紅雀,主投前4局賞給對手8次三振,追平個人單場記錄。但他第5局控球失準,連3個四壞保送、滿壘挨安打退場。巨人在6局上半攻下3分,但最後仍以3比4輸球,鄧愷威吞下敗投。
台灣AI教育布局,起步穩健。教育部自2024年起,便積極將AI融入國中小課程,去年9月宣布把生成式AI嵌入「台灣適性學習平台」(TALP),讓師生能直接運用工具輔助教學與學習。今年8月再啟動的「全民AI素養」計畫,涵蓋約30萬名學生與逾4千名教師,觸及全國三分之一的中小學校園,重點鎖定基礎知識、倫理應用與實務操作。高等教育亦不落人後,去年9月成立的台灣人工智慧學院聯盟,匯聚25所大學之力,目標3年內培養上萬AI人才,透過跨校課程與證書機制,強化專業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