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租船的搜尋結果,共94筆
正德(2641)公布第三季財報,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7.70億元,年增46.32%,創下史上同期最佳,營業毛利7.21億元,年增27.3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4.95億元,年增8.24%,每股稅後純益1.55元。今年前三季獲利為較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民國113年訂購的4艘新造船舶及3艘現有船舶已於114年陸續交船加入營運,使得業績大幅成長。
ESG成企業追求永續發展指標,循環經濟與綠能的布局,加大相關處理回收系統與工程的投資,節能環保概念股商機擴大,兆聯實業(6944)、東方風能(7786)、崑鼎(6803)、衛司特(6894)等企業,手中訂單量持續衝高,在「訂單為王」下,已被市場視為盤面上同族群的領頭羊。
中美貿易協議、稀土等議題懸而未決,雙邊又在10月中旬打響航運戰。據統計,中國開始向美國有關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當周,中國港口就出現擁堵情況,船隻在抵達中國港口後,平均需要2.66天才能進入泊位,創下今年以來最長時間。
中美就港口船運掀起新一波交鋒。外媒22日引述船舶追蹤平台Kpler數據顯示,截至19日當周,船隻在抵達中國港口後,平均需要2.66天才能進入泊位,比此前一周耗時多出17%,創今年最長時間。
專攻海事工程的東方風能(7786),即將於11月中旬由興櫃轉上市。東方風能執行長陳柏霖21日指出,公司專注於離岸風電工程建設及營運維護,擁有完善船隊安全管理系統與豐富的營運實績,在手主要四大長期合約分布於歐洲與台灣,合約最長能見度達2042年,在手訂單金額達160億至200億元。
萬海航運在21日海外線上法說會強調兵貴神速,將緊盯川習會貿易關稅談判與供應鏈轉移變化,彈性調整運力搶商機,31日起攜手長榮、陽明,新增華北直航印尼航線,因應中國與東南亞雙向貿易活絡。
專攻海事工程的東方風能(7786)計劃將在11月中旬由興櫃轉上市,目前在手訂單金額約160~200億元,合約最長能見度達2042年。執行長陳柏霖說,未來將陸續有新船加入,2027年起更會有大型作業船舶交付,這些船舶都已有合約,樂觀看待營收有機會續刷新高。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激起一波波漲價潮,貨櫃航運界也面對共同問題,美國線運價已逼近或跌破成本線,船公司有志一同全力拉漲基本運價,貨櫃一哥MSC、長榮所屬OA聯盟、陽明所屬PA聯盟等船公司,計劃15日喊漲美西線運價600~800美元(每40呎櫃)、美東線約700美元,漲幅逾4成,船公司主要透過加大空白航班減少供給,挽救運價。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至海運領域,美對中國營運船舶或中國製造船舶開徵「港口服務費」,14日生效,中國也不甘示弱,同日起對美國擁有、運營、建造或懸掛美旗的船舶課徵「特別港務費」,推升美國線運價暴漲逾5成,「非美中」航商迎轉單紅利。
中美14日開始互徵港口費全面開戰,從貨櫃、散裝航運到油輪等全在打擊範圍,從造船業一路燒向資本鏈,遠超過航運領域,不僅激發漲價潮,中國鎖定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船舶開徵港口費,也傳出部分國際航商告急與美劃清界線,等在華南外海觀望暫不進港或取消靠港的消息。航運界強調,川習會預計10月底登場討論對等關稅、航運等貿易議題,整個市場情勢與運價走勢還會有變化。
中國今(14)日起將對美國船舶開徵港口費,海岬型、巴拿馬型散裝船的美國上市船東與未上市航商、租船營運商比例較高首當其衝,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在13日率先反應,大漲208點至2,144點、日漲10.74%,海岬船平均日租金領漲4,916美元至28,132美元、日漲21.18%,巴拿馬型船上漲384美元至16,257美元、日漲2.42%。
陽明海運旗下散裝航運事業群光明海運,配合政府政策,目前擔負台電運煤專輪任務。陽明暨光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表示,看好LNG運輸需求逐年增加,未來若政府確定經濟部轄下中油與台電的液化天然氣(LNG)採國貨國運政策,光明將配合政策積極爭取,或聯合台航等散裝航商組LNG運輸國家隊一起載運。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上任至今滿周年,帶領團隊歷經美國關稅大戰,美國線價量動盪最大的一年。蔡豐明表示,目前看8月底、9月訂艙有增加,審慎期待第三季耶誕節等年終需求拉尾盤,但第四季關稅通膨可能影響美國線消費端,仍需觀察。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後,同年9月,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管線「北溪」1號與2號管路同一天爆炸,起初傳言稱是俄國人所為,後來德國媒體揭露為烏克蘭安全部門祕密策畫。德國檢察總長21日宣布,義大利警方逮捕1名涉嫌協調北溪天然氣管線破壞行動的烏克蘭籍男子,將移送德國受審。義大利證實已逮捕一名嫌疑人。這起導致俄國與西方國家緊張關係加劇的事件至此有了重大突破。
大陸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055型「萬噸大驅」延安艦、052D型「中華神盾」湛江艦、054A型主力護衛艦運城等四艘軍艦,自今(3)日起開展為期五天的訪港行程,期間7月5日、7月6日兩天將開放香港市民上艦參觀。大陸官媒《央視》亦全程直播山東艦航空母艦編隊訪港畫面,讓人關注的是,官兵在甲板上排出「國安家好」字樣,斗大四字也掀起陸網一片討論熱潮:「有國有家,國安家好,國泰民安」。
液化天然氣(LNG)的運輸成本已大增至約八個月新高,原因是中東衝突升高,加上更多船隻轉向載貨到亞洲,導致可使用的船隻供應緊張。除了運費增加外,穿越荷姆茲海峽的LNG船保費,也被調高價格,自從這次以伊衝突爆發後,戰爭險的保費已飆升至五倍之多。
中國大陸鐵礦砂補庫存疊加鬆綁稀土管制,波羅的海散裝運價指數(BDI)12日應聲大漲166點至1,904點,漲幅近一成,所有大小船型運價連袂漲,主要由海岬型船帶動,上漲3,802美元、平均日租金漲至29,481美元,累計兩天上漲4,962美元,巴拿馬型船受惠南美穀物旺季,連八日上漲至12,376美元。
今年1至4月,大陸汽車出口達193.7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隨著大陸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造自己的遠洋汽車運輸船隊,除了降低運輸成本外,更重要的是能把運輸能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曾有走私前科的漁船「海淯九號」,於去年8月6日從高雄搭載20人準備「坐桶子」偷渡前往東南亞國家,但因密艙酷熱難耐,有人缺氧不停拍打船艙,被海巡人員登船巡檢時發現有異,聞聲破獲此案,進一步追查發現,其中有18人涉及峇里島詐騙案。
20名台籍年輕男女於去年8月6日要「坐桶子」偷渡前往東南亞國家,因受不了船艙空間狹小、氧氣不足,拍打船艙,被海巡人員登船巡檢時聽聞才曝光。原來其中有18人涉及峇里島詐騙案,因境管才想偷渡出海,高雄地院依入出國移民法,判船長、人蛇1年8月至3年10月不等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