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稅前淨損的搜尋結果,共93筆
上緯投控(3708)2025(今)年第3季營收1.53億元,稅前淨損0.8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0.42億元,EPS為0.39元。
永笙生技(4178)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為今年度第一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外國企業。
中鋼(2002)周四公布114年9月自結合併損益,單月稅前淨損9.80億元,月減24.06%、年增45.30%,中鋼損失月比縮小、年比仍擴大。中鋼累積前9月合併稅前淨損46.79億元,轉虧年減228.52%。中鋼認為,目前國內外鋼需復甦相對緩慢,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短期鋼市整體呈現築底盤整態勢。
三商美邦人壽併購案傳出即將拍板定案,這家壽險公司曾邀天團「五月天」代言、資產總額在壽險排名第七,但2022年以來,連七期資本適足率未達標,終因無力增資走向併購一途。三商壽究竟如何走至這一步?
泰宗生物(4169)向台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今年第23家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申請股票上市。此外,證交所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奧義賽博科技(7823)初次申請股票創新板第一上市案。
臺灣證券交易所訂於10月14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將審議奧義賽博科技申請股票創新板第一上市案。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於10月9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會議,將審議心誠鎂(6934)申請股票上市案。
永光(1711)受到整體需求減緩及新台幣升值拉低毛利率影響,自結8月本業虧損0.38億元,稅前虧損850萬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累計前八月本業虧損0.89億元,稅前淨損0.84億元。
擁有130.85萬股東的鋼鐵龍頭中鋼,在中國低價鋼品殺成紅海下,8月稅前再虧12.91億元,前8月稅前淨損36.99億元,股價也持續低迷,遲遲無法站回2字頭,讓大批投資人「存股」變「存骨」。本土龍頭券商旗下投顧最新報告指出,雖Q4有機會出現單月獲利,但預估2025年每股虧損0.03元,2026年有機會全年轉盈,EPS0.63元,現金殖利率回升至2.5%,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21元。
中鋼(2002)公布今年8月自結合併損益,中鋼今年8月稅前淨損12.91億元,月減53.67%、年減646.98%;前8月稅前淨損36.99億元,年減185.70%。即將進入第四季,中鋼表示,傳統旺季題材,加上終端庫存去化已近尾聲,供需邁向再平衡,整體鋼市呈現穩中求進格局。
系統電(5309)11日宣布和德國新創Quantum Systems策略聯盟,將eVTOL與空中ISR方案引入台灣,並推動台灣在地化生產。系統電搭上BBU和無人機題材,近期股價連番大漲,11日公告8月合併營收2.57億元,年增6.1%,不過單月轉虧,每股淨損0.06元。
慧康生活*-KY(7851)申請登錄興櫃股票買賣。
銘旺科(2429)搭上無人機題材,近期股價飆漲。2日公告自結損益,7月營收約5,080萬元、年成長148%,稅後純益50萬元,單月來到損益兩平。
心誠鎂行動醫電(6934)向台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今年度第20家國內公司(不含創新板)申請股票上市。
中鋼(2002)公布114年7月自結合併損益,中鋼7月稅前淨損月比改善,單月稅前淨損8.40億元,月增46.75%、年減244.45%;累積稅前淨損24.07億元,年減159.01%。展望後續鋼市,中鋼提到,市場預期聯準會今年底前再度降息,有利大宗商品市場穩定復甦,而亞洲地區在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反內卷」政策並落實環保限產,復以社會庫存處於低位,帶動區域流通行情上漲,中國寶鋼、越南台塑河靜均開出漲盤強化市場信心,國際鋼價有望進入上升通道。
宏達電(2498)日前正式發表全新AI眼鏡VIVE Eagle,為台灣製造並於全球首發,主打以極簡時尚設計結合多元AI功能,再掀AI眼鏡新熱潮,也讓宏達電(2498)頂上有光,昨日再飆一根漲停,以60元收盤,穩站60元大關,寫今年1月22日以來新高,母公司威盛集團成員也全都活了過來,除立衛(5344)、建達(6118)同登頂外,威盛(2388)、威鋒電子(6756)、全達(8068)均逾4%漲幅。
華夏(1305)今(21)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總經理胡吉宏指出,上半年營運受到多重不利因素影響,第二季經營表現不佳。不過,隨著BIS規範、反傾銷調查與關稅等不確定性逐步消除,第三季及下半年需求可望回穩,PVC產業整體展望趨向改善。
台股昨日大跌728.06點或2.99%,創下今年第6大跌點、史上第11大跌點,但今(21)日展開大反攻,指數開高走高,終場大漲336.69點、收在23962.13點。
宏達電日前正式發表全新AI眼鏡VIVE Eagle,為台灣製造並於全球首發,主打以極簡時尚設計結合多元 AI 功能,再掀AI眼鏡新熱潮,也讓宏達電頂上有光,今日再飆一根漲停,直上60元大關,寫今年1月22日以來新高,母公司威盛集團成員也全都活了過來,除立衛、建達同登頂外,其他集團股也有逾半根漲停的表現。
中鋼是官股,被逾131萬存股族視為「不會倒」的龍頭股,多年在定期定額榜穩居前20大,很多人從10幾元存到40幾元,再掉到20幾元,今年又掉回1字頭,國內大型金控旗下投顧看好今年2大轉機,因中國減產+雅下商機,將帶動鋼價上升,預估中鋼第4季將轉虧為盈,從中立調升評等至買進,目標價22元,以今(7/31)盤中價19.5元推算,潛在漲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