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穩健投資的搜尋結果,共397筆
健保補充保費可能納入股息課徵的新制,讓許多長期投資台股、仰賴股息現金流的存股族備感焦慮,衛福部研擬重大改革,未來個人若一年領取股息超過2萬元,就可能被課徵補充保費,財經專家「股魚」提醒,若擔心稅負壓力過重,不妨考慮將資金轉向「海外ETF」。
工商時報「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4日舉行,邀請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國泰投信董事長李偉正、阿爾發金融科技董事長楊琇惠、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陳彥行進行精彩交叉論壇,對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制度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
2025年11月運勢出爐!命理專欄「星座巫巫」列出各星座在11月的財運,其中雙魚座的財運較佳,有很多賺錢的機會,只要規劃財務,便能使財富持續增長。
澎湃新聞10月31日報導,這兩天中國大陸A股時隔十年重新站上4000點。跟以往牛市不同,需知:一起盯盤的,可能不只有人類,還有人工智慧(AI)。在一場全球AI投資大賽中,中國大陸大模型遙遙領先,DeepSeek最高收益率超130%。
投信投顧公會今年持續推動校園理財教育,正式啟動全國大專院校「共同基金正確理財觀巡迴講座」,邁入舉辦第四年,希望持續深化年輕世代的理財素養,協助學子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與風險意識,為未來的財務目標做好長期規劃。
市場分析:美中貿易衝突逐步降溫之際,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實施制裁,除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再次升溫外,須留意此舉恐造成國際原油價格回升,雖最新公布通膨低於預期,使得月底降息幾乎已成定局,惟目前通膨緩升未失控之兩大主因,是關稅傳導終端影響遞延,以及國際油價年增率約-20%起到關鍵壓抑效果,故若油價急速上漲將加速通膨回升甚至失控,進而影響未來聯準會降息態度,並引發市場對降息預期的樂觀情緒變化。
隨著霜降節氣登場,陰陽交替之氣啟動財運新局,《搜狐網》指出,今年乙巳蛇年財氣旺盛,霜降後更迎來能量轉折點,4生肖將在此時步入財富巔峰。自10月24日起,財星高照、機運倍增,不論是投資獲利還是職場收入,都有望順勢而起,賺錢如行雲流水。
國際黃金價格不斷飆升,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6成。但隨著美國區域銀行傳出危機、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全球避險情緒再起,每盎司金價直逼4,400美元,黃金存摺牌價同樣屢屢創高,掀起投資人追金潮,今年來交易量呈現倍數成長。
中華信評發布國泰、凱基兩家金控最新評等報告,評等展望皆維持「穩定」。國泰金子公司國泰人壽可望透過資產負債管理、減緩資本消耗與穩健投資步調維持資本水準,但仍須留意市場波動、業務過度擴張等風險。至於凱基金旗下凱基人壽,雖信用結構與資本表現穩定,但因外匯與投資集中風險較高,且集團資本強度易受外部變數與政策影響,未來仍需審慎觀察資本與子公司表現,以維持整體信用結構穩健。
在現代社會中,有些女性天生自帶「女強人」氣場,不靠他人也能活得精彩。她們勇敢、務實又具經濟頭腦,無論在職場或生活中都能靠自己的力量站穩腳步。《搜狐網》點名3星座女堪稱最典型的「女漢子」代表,既能幹又能賺,是眾人眼中最有魅力的堅韌女力。
今(15)日台股ETF股利發放高峰日,統計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第一金工業30(00728)、凱基台灣AI50(00952)、野村趨勢動能高息(00944)共11檔台股ETF,發放161.72億元現金股利。共計297萬投資人開心領息。
國際金價突破每盎司4100美元,台銀董事長凌忠嫄給予投資人建言「長期持有、逢低買進」她說,拉回就是好的買點;而黃金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目前市場看法,1年到1年半間目標價甚至上調到5000美元。
美國聯準會於9月宣布降息1碼之後,市場預期年底前還可能有兩次降息,以支撐經濟成長與就業市場,長天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回落至4%附近,吸引國際資金重新布局債券部位。觀察近期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表現,近三個月有6%~8%的漲幅,顯示債券市場已逐漸回溫。
集保結算所在金管會指導下推動設立「TISA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鼓勵國人及早建立中長期穩健投資的觀念,養成紀律理財習慣。據集保結算所統計,TISA自6月底上線迄今短短3個多月,已有超過4萬人參與,成功打造全民理財新風潮。
近日台股表現勢如破竹,連創歷史新高,10月7日飛越27,000點關卡,連帶台股ETF買氣也是強強滾,截至10月3日止,整體台股原型ETF受益人數周增23,307人,來到1,119.9萬人,觀察受益人數周增前十名的產品,以市值型、高股息和科技型為主。
在金管會指導下,集保結算所推動設立「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帳戶),鼓勵國人及早建立中長期穩健投資的觀念,養成紀律理財的習慣,今年6月底TISA上線迄今,短短三個多月,已有超過4萬人參與,成功打造全民理財新風潮。
美國開啟降息週期,美元走勢持續看淡,外銀紛紛調整資產配置策略,其中看好債券市場表現,尤其在美元壓力持續、利率走低的環境,非美元債券與全球投資級債有望成為穩健投資選擇。
台股大盤在創高後呈現高檔震盪,目前投資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法人表示,台股現階段令投資人很難捉摸,建議投資人現階段可以台股平衡基金可來因應市場的波動。觀察18檔台股平衡基金中,今年來平均績效13.81%打敗大盤,以近一月績效來看,群益安家基金、第一金中概平衡基金、野村鴻利基金、復華人生目標基金、復華傳家二號基金前五名平均都有7.7%的好表現。
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固定收益產品投資吸引力提升。投信法人表示,展望第四季債市仍具投資機會,建議以中短天期、高品質、具防禦性的債券為主要配置,達到攻守兼備的投資效果。
投資世界中,「歪打正著」也可能改變投資思維。財經作家張紫凌分享,有位網友在待業期間投資踩了一連串的雷,最誇張的是將日揚(6208)買成富邦台50(006208);不過,這名網友並未立刻賣出,隨後更因為新工作忙碌而忘記持有這檔ETF,不僅避開短線焦慮還等到台股創高,報酬率翻正達36%,這也讓他一改追高殺低的操作方式走上穩健投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