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穩定血糖的搜尋結果,共329

  • 被忽略的「超級食物」醫:想長壽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被忽略的「超級食物」醫:想長壽必吃菇 每周2碗最讚

    現代人追求健康與長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菇類是一種被忽略的超級食物,富含多醣體、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素,研究顯示,長期食用菇類,具有幫助對抗發炎、穩定血糖、調節免疫、保護腦部與活化長壽基因等功效,建議每周吃2碗煮熟的菇,是最簡單又划算的健康投資。

  • 糖友8成合併肥胖 死亡風險倍增

    糖友8成合併肥胖 死亡風險倍增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每年持續攀升,其中高達8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肥胖問題,形成「糖胖症」,心血管疾病、腎臟病風險增加,死亡風險更提升逾2倍。醫師指出,糖尿病防治觀念應從控制肥胖做起,然而僅不到3成患者執行體重管理,呼籲患者定期主動量體重、追蹤血糖。

  • 3種魚讓血糖不暴衝  營養師:一周至少吃2次

    3種魚讓血糖不暴衝 營養師:一周至少吃2次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友。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想要穩定血糖,除了控制食物總量外,也要挑對食物,像是魚、鷹嘴豆、南瓜與柑橘類水果,都是經研究證實有助於控制血糖的食物,尤其是鮭魚、鯖魚與平價的秋刀魚,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建議一周至少吃兩次。

  • 慢性發炎引癌上身 名醫喊「滅火」必做5事

    慢性發炎引癌上身 名醫喊「滅火」必做5事

    常覺得累,小心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中。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慢性發炎如同星星之火,會漸進傷害血管內皮、干擾胰島素與粒線體功能,加速老化與提高糖尿病、癌症風險,建議從「吃、補、睡、動、心」5面向來改善,飲食多蔬果有好油,更要運動、睡得好與適時紓壓,這同時也是長壽之道。

  • 穩血糖助排毒 專家讚百香果6大好處:2族群有禁忌

    穩血糖助排毒 專家讚百香果6大好處:2族群有禁忌

    不少人喜歡百香果酸甜的口感。營養師高敏敏表示,百香果不只是好吃,還含有類黃酮、鉀與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有助於降低血壓、穩定血糖與保護眼睛等作用,雖然小小一顆,卻是「營養濃縮包」,但要提醒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影響病情。

  • 腦血管疾病每42分鐘奪1命 6飲食原則助防腦中風

    腦血管疾病每42分鐘奪1命 6飲食原則助防腦中風

    今(29)日為「世界中風日」,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平均每42分鐘有1人因此失去生命,其中又以腦中風最常見。營養師林世航建議,民眾可從每天定量的全穀類、乳品、蔬果,及含蛋白質的食物及水分,幫助預防腦心血管疾病。

  • 大蒜「升級版」多酚高4倍 每天1至3瓣護肝又排毒

    大蒜「升級版」多酚高4倍 每天1至3瓣護肝又排毒

    黑蒜是由大蒜發酵後所製成,在東亞國家已有數百年歷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今(28)日指出,黑蒜是大蒜升級版的修復組合包,適合三高的高危族群,或肝功能異常、代謝力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每天吃1到3瓣黑蒜,可幫助修復身體。

  • 抗老、穩血糖 醫讚紅豆湯6大好處:效果不輸薑黃

    抗老、穩血糖 醫讚紅豆湯6大好處:效果不輸薑黃

    有些人怕血糖飆升、會變胖,不敢喝紅豆湯。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紅豆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只有地瓜的一半,能補氣養血、穩定血糖與延長飽足感,尤其是紅豆皮含有花青素,這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抗發炎、抗老化與清除自由基,效果不會輸薑黃。

  • 容易累又阿雜 醫曝粒線體求救6症狀 恐演變成糖尿病

    容易累又阿雜 醫曝粒線體求救6症狀 恐演變成糖尿病

    容易累、容易煩,吃飽就想睡,小心是粒線體功能衰退與早期糖尿病的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有些人血糖正常,但吃完飯就腦袋變鈍、好想睡,這常是粒線體功能失調所導致,如果不及早介入藍莓等抗氧化飲食、運動等健康模式,身體在長期代謝負載下,極可能演變為糖尿病。

  • 免打萬元瘦瘦針!「平民蔬菜王」有相同效果且更持久

    免打萬元瘦瘦針!「平民蔬菜王」有相同效果且更持久

    近些年來瘦瘦針超夯,但1針約上萬元,讓不少想甩肉的小資族卻步。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不只瘦瘦針能刺激GLP-1的減重機制,含有綠原酸的地瓜葉也辦得到,且有「平民蔬菜王」之稱的地瓜葉還富含植化素等多種營養,能減重、穩血糖、護肝與健骨,也沒有瘦瘦針可能導致的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是CP值超高的「瘦瘦菜」。

  •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 血糖竟狂飆 營養師驚喊:不是菜

    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 血糖竟狂飆 營養師驚喊:不是菜

    蔬菜含有膳食纖維,能減緩糖分吸收,有助於穩定血糖。不過,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有一位老爺爺每天喝蔬菜湯,血糖依舊狂飆,詢問之後才發現,老爺爺喝的是整顆下去熬煮的南瓜湯,「南瓜是澱粉,根本不是菜」。

  • 早上不吃當心越來越胖 3種「高飽足感」早餐組合一次看

    早上不吃當心越來越胖 3種「高飽足感」早餐組合一次看

    一日之計在於晨,少吃一餐不會幫助瘦身!營養師張馨方表示,早餐不必豐盛,民眾若想獲得飽足感,可選擇地瓜、麥片、無糖優酪乳等食物組合。她還提醒,不吃早餐可能導致注意力與情緒下降、午餐爆食、新陳代謝變慢,反而更易變胖。

  • 瘦瘦針非萬靈丹 減重應下對藥

    瘦瘦針非萬靈丹 減重應下對藥

     近年「瘦瘦針」掀起減重熱潮,隨著第3代「瘦瘦筆」在台上市,再度引發討論。專家提醒,瘦瘦針並非萬靈丹,許多人誤以為「打了就不餓、不吃就會瘦」,忽略均衡營養進食與肌肉維持的重要性。若施打期間飲食高油高糖,不僅無法達到減重效果,還可能傷害腸道菌相,增加身體負擔。

  • 秋季1水果最怕蛋白質 腸胃結「柿石」 嚴重成腸阻塞

    秋季1水果最怕蛋白質 腸胃結「柿石」 嚴重成腸阻塞

    秋天是柿子的產季,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柿子的多種植化素,有助於控血糖、降血脂、抗發炎,但因其含單寧酸,應避免與高脂肪、高蛋白、高鐵質及酒精類食品同吃,甚至直接空腹食用,以免腸胃不適,更應和藥物服用時間隔2小時,以免影響藥效。

  • 吃錯早餐比不吃還糟!11種食物應避免空腹食用

    吃錯早餐比不吃還糟!11種食物應避免空腹食用

    近期天氣轉涼,許多人因賴床而匆忙出門,早餐只隨手拿點東西充飢。雖然吃早餐是啟動一天能量的第一步,但若挑錯食物恐讓胃部受刺激、血糖劇烈波動,導致頭暈、倦怠及情緒不穩。專家提醒,以下11種食物不建議在空腹時食用,以免喚醒腸胃變成增加腸胃負擔。

  • 76歲潘迎紫驚艷金鐘 專家破解5大抗老秘訣:還助長壽

    76歲潘迎紫驚艷金鐘 專家破解5大抗老秘訣:還助長壽

    76歲的女星潘迎紫日前出席金鐘獎,凍齡的美貌震撼全台。營養師呂美寶表示,凍齡其實是長期習慣的累積,潘迎紫的例子,潘迎紫的例子告訴我們5個抗老秘訣,分別是有足夠蛋白質、少加工食物、重訓保有肌肉量、生活自律與情緒穩定,「跟著做,身體就會回饋你年輕活力的模樣。」

  • 吃薑可自我修復 助燃脂防糖尿病 血糖不亂飆

    吃薑可自我修復 助燃脂防糖尿病 血糖不亂飆

    薑是料理中常見的配角。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胰島素變得更靈敏,血糖不容易亂飆,這不只是腰圍變細、內臟脂肪變少,是整個代謝變得更聰明,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 甩老化毒素 黑豆漿能幫上忙 新研究證實了:還能護腸 

    甩老化毒素 黑豆漿能幫上忙 新研究證實了:還能護腸 

    想要減齡又護腸?黑豆漿能幫上忙。醫師王姿允分享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讓體內的糖化終產物大幅下降,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 3寶媽昆凌公開瘦身飲食法 醫示警:久坐不運動者不適合

    3寶媽昆凌公開瘦身飲食法 醫示警:久坐不運動者不適合

    32歲女星昆凌已是3個孩子的媽媽,身材仍相當苗條,她最近分享早餐只吃蛋白質食物、香蕉,搭配黑咖啡,午餐則在不全飽的情況下正常吃,晚餐則以蔬菜和雞蛋為主,不吃澱粉類食物。不過醫師劉家嘉對此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血糖不穩、久坐不運動等情況,並不適用此食譜。

  • 「斷崖式衰老」集中3年齡 時間一到大腦、器官加速退化

    「斷崖式衰老」集中3年齡 時間一到大腦、器官加速退化

    感覺比以前更容易變胖、疲倦、生病? 彷彿一下子老了好幾歲?可能是正值「斷崖式衰老」階段。營養師高敏敏指出,34歲、60歲、78歲是3個關鍵時間點,依序會感到容貌初步衰老、大腦與身體機能快速退化、大腦與器官加速衰老。老化雖然無法避免,但能靠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延緩,特別是腦齡。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