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競貶的搜尋結果,共94筆
小編今天(22)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AI熱潮吸引記憶體大廠全力擴張高頻寬記憶體(HBM)產能,導致智慧型手機、電腦和伺服器採用的一般記憶體供應吃緊,引發部分買家恐慌性搶購,推動DRAM、NAND Flash、SSD及HDD等記憶體價格全面飆漲,令產業專家預告記憶體產業即將進入「超級週期」。
台股21日雖仍創收盤新高但漲幅收斂。近日左右匯價動向的外資午後大匯出,加上日本新首相底定帶起亞幣貶值效應,新台幣終場升轉貶,央行尾盤動態調節穩住匯價,並將貶幅壓在4.1分,收在30.691元,總成交量16.41億美元。
安倍經濟學信徒高市早苗正式當選日本首位女首相的消息,震盪了亞洲金融市場,受此消息影響,21日日圓走貶令美元得到支撐,帶動新一波的亞幣競貶潮,日圓匯價來到150元的價位,但隨後高市任命的日本首位女財相片山皋月,引發日圓空頭警戒。台北匯市的主流意見認為,日圓影響偏向短線,中長期而言,亞幣指標還是要看人民幣的動向,且看升不看貶。
台股21日漲幅收斂,外資午後大量匯出,加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日圓趨貶帶動亞幣貶值,新台幣兌美元隨之走貶,終場由紅翻黑,收在30.691元、由升轉貶4.1分,總成交量16.41億美元。
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20日發布今年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指出,後關稅時代台灣企業外銷信心指數雖有小幅再降,但有止跌回升跡象,企業應對策略除從「分散市場」轉為聚焦強化商品競爭,值得注意的是,在轉嫁成本能力方面,有47.7%企業認為美國穩定幣將是未來三年貿易結算一環,其中有近1成使用或計畫使用,貿協已準備12月中舉辦穩定幣與經貿未來論壇因應。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周一公布2025年第二輪「貿協經貿指數(TAITRA INDEX)」結果。繼今年美國新關稅政策生效後調查,顯示「國際衝突升溫」首度取代「貨幣競貶」,成為最大地緣風險議題,為因應國際地緣經濟變局,企業以「強化核心競爭力」與導入穩定幣等新科技的方式,展現韌性與前瞻布局。貿協最後總結,將創新科技、市場靈活度與核心優勢三者緊密結合,並提升對多元風險的應變能力,就是台灣企業在「後關稅時代」突圍勝出的關鍵。
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迅速降息預期降溫,Fed官員也釋出觀望態度,強調未來的通膨數據、就業表現及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將成為是否降息的重要依據。外銀強調,各國央行應對美降息策略,將影響貨幣強弱與資金流向,尤其美元疲弱,亞幣未必一定有升值潛力。
台股市值破77兆元,日均成交量逾4000億元。相關人士表示,國安基金銀彈上限5000億元,以現在的成交量來看,台股一旦失序,資金恐2、3天就會用罄,未能達到護盤任務,為避免造成投資人恐慌,資金總額最好能倍增達兆元。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戴利歐(Ray Dalio)在3日播出的專訪中,將美國債務危機比作心臟病,警告川普政府若不及時抑制財政赤字,三年內有病發危機,他建議投資人可持有比特幣和黃金避險。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將美國債務危機比作心臟病,警告川普政府若不及時抑制財政赤字,3年內有病發危機,他建議投資人可持有比特幣和黃金避險。
黑色星期一!美國去年底經濟數據轉好,聯準會降息預期大降,美股大跌、美元指數進逼110,隔空打趴台灣股匯。台股13日重挫523點,外資爆砍556億元,終場收在22488.33點,季線、半年線都失守;匯市慘遭外資血洗,新台幣重貶1.55角,收在33.119元,摜破33元整數關卡,更創下近9年最低價,榮登最弱亞幣。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於20日就職,他將祭出什麼樣的高關稅政策,全球矚目。準白宮「經濟軍師」米蘭(Stephen Miran)支持將平均關稅提高到20%,甚至50%;如果美國的盟邦對此實施報復,美國也可宣布不履行共同防禦義務。米蘭並主張與中國及歐洲等簽署「海湖莊園協議」,亦即創造一份《廣場協議》2.0,避免各國透過貨幣貶值,讓美元升值,抵銷高關稅的效果。
美元多頭強勢不可擋,主要非美貨幣幾乎全部跌趴,匯銀主管認為,接下來若人行推貶人民幣,恐再掀亞幣競貶潮,新台幣對美元不排除一路貶向前低35元。
即將在川普新政府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米蘭,主張大幅調高平均關稅,並提出弱勢美元政策,建議與中國及歐洲等貿易夥伴簽署「海湖莊園協議」,仿效40年前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來糾正美元升值的趨勢,以增強美國的貿易競爭力。
公股銀行對於2025年全球主要貨幣最新預測,認為美元今年回落幅度相對有限,日圓將升值但速度較慢且幅度不大,新台幣則跟隨主要亞幣走勢。
春節連假將至,許多民眾規劃出國旅遊,尤以日本、韓國最受歡迎,帶動外幣需求提升。近期日圓、韓元處於相對低檔,匯銀分析,日圓2025年將呈現區間震盪走勢,韓元則高機率會跟隨人民幣貶值。旅遊換匯可把握兩大關鍵,一是分批換匯、掌握波段低價,二是把握農曆年前、出口商拋匯需求推升新台幣,將是外幣換匯甜蜜點。
台灣鋼鐵產業在2025年除持續面對大陸產能過剩的威脅外,川普的保護主義讓美元匯率走升,造成亞洲貨幣競貶,台廠面臨的出口競爭恐怕比過往更加激烈,成為新年度鋼鐵業的不確定因素。
市場臆測中美之間或會簽訂一個類似1980年代的廣場協議,施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大陸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前司長、中銀國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中美達成新廣場協定的必要性、可行性不高,但人民幣仍有機會在經貿摩擦的逆風下升值。
韓元狂貶、日圓再破底,匯市再掀亞幣競貶疑慮,新台幣兌美元27日收盤貶破32.7元價位,創近五月新低水準,隨整體市場交投量縮,周線連三黑,但12月以來僅貶值0.8%,仍是亞幣第三強。
韓元狂貶、日圓再破底,匯市再掀亞幣競貶潮疑慮,但觀察新台幣走勢,隨整體市場交投量縮,周線拉出一波連三黑,但12月僅貶值0.8%,仍是亞幣第三強、展現強勢抗貶力。匯銀主管分析,新台幣穩住貶勢主要反映三關鍵,一是台股單周大漲,連帶支撐新台幣匯價;二是出口商大舉拋匯撐盤;三是央行適時調節,即使阻貶金額不大,但穩住市場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