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第一副總理的搜尋結果,共45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期,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丹尼斯·曼圖羅夫向記者表示,俄羅斯準備向中國製造的寬體飛機供應零部件,包括複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動機,未來還計畫向中方提供正在研製中的PD-26發動機。
作為今年4月簽署的礦產協議一環,烏克蘭與美國聯邦政府的開發金融機構DFC 將各自投入7,500萬美元,成立一支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億元)的聯合投資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美國在貿易方面對中國的影響力大於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力,並指出飛機零件是華盛頓對抗北京對稀土限制的關鍵產品。但俄羅斯第一副總理曼特羅夫(Denis Manturov)6日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向中國寬體飛機供應零部件,包括複合材料機翼和重型發動機。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俄羅斯總統府此前表示,俄總統普京將於9月訪華,出席有關紀念活動。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也預計同期訪華。
【中時新聞網 張威翔】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計劃呼籲歐洲盟國資助烏克蘭軍,籌措經費為軍人加薪,以吸引更多志願役,以解決當前兵源不足的問題,他指出,過去歐洲各國僅提供武器援助,並未協助支付軍人薪資,他指出:「但我們的軍人本身就是保護所有人的武器。」,不過目前烏克蘭財政赤字達1.24兆,軍費缺口更是高達7080億元。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計劃呼籲歐洲盟國資助烏克蘭軍,籌措經費為軍人加薪,以吸引更多志願役,以解決當前兵源不足的問題,他指出,過去歐洲各國僅提供武器援助,並未協助支付軍人薪資,他指出:「但我們的軍人本身就是保護所有人的武器。」,不過目前烏克蘭財政赤字達1.24兆,軍費缺口更是高達7080億元。
烏克蘭2022年2月24日遭到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執行「特殊軍事行動」入侵,至今已近3年5個月。烏克蘭國會周四(17日)任命5年來第一位新任總理思維里登科,也是俄烏交戰以來烏克蘭首見新總理上台,啟動戰時最大規模政府改組。基輔當局在與莫斯科達成和平前景黯淡之際,意圖藉此重振國家的戰時管理。另一副總理史蒂芬尼希娜將出任烏克蘭駐美大使。
美國總統川普13日表示,他將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防空系統,稱這些飛彈對於保衛烏克蘭是必要的,並於14日發表重大消息。同樣面對俄羅斯威脅,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增加國防預算,爭取提前實現支出翻倍的目標。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白俄羅斯通訊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與到訪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晤,地點選在中南海,而非一般接待外賓的人民大會堂等,引來外界揣測。據白通社報導,習近平在中南海為盧卡申科舉行家庭式晚宴,他的女兒習明澤也首次陪同出席。
據央視網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10日下午在四川成都分別會見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的塞爾維亞國民議會副議長拉古什,烏茲別克第一副總理拉馬托夫,伊朗副總統阿夫辛。
英國《衛報》報導,俄軍18至19日間出動273架無人機空襲烏國,創下2022年開戰以來單日規模最大紀錄,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已表示19日將與俄國總統蒲亭通話,因此烏國當局也嚴厲譴責俄軍暴行,凸顯其並無和平誠意。
烏克蘭國會8日一致通過與美國達成的礦產協議—《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預計數週內生效,將成為美烏戰略合作新基礎。
烏克蘭國會週四(8日)338票贊成、無人反對表決通過與美國簽署的《經濟夥伴關係協議》,該協議涵蓋戰略礦產開發,基輔希望藉此強化與美方的戰略合作,並爭取未來更多軍事援助,雖然部分議員對協議內容資訊不足、某些條款過於妥協仍有所疑慮,但仍然通過。
美國與烏克蘭在歷經數月艱難談判後,終於在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設立共同基金,用以支持烏克蘭的重建工作。作為回報,美國將可投資並優先取得烏克蘭關鍵的稀土與礦產資源。不過,協議中並未納入烏克蘭期望的美國安全保證,但烏克蘭仍保有對自身自然資源的控制權,顯示雙方的經濟合作仍維持一定平衡。協議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斯維里登科代表兩國簽署,象徵華府將由過去的軍援,轉化為主導烏國重建經濟的長期布局。
美國與烏克蘭在歷經數月艱難談判後,終於在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設立共同基金,用以支持烏克蘭的重建工作。作為回報,美國將可投資並優先取得烏克蘭關鍵的稀土與礦產資源。不過,協議中並未納入烏克蘭期望的美國安全保證,但烏克蘭仍保有對自身自然資源的控制權,顯示雙方的經濟合作仍維持一定平衡。協議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斯維里登科代表兩國簽署,象徵華府將由過去的軍援,轉化為主導烏國重建經濟的長期布局。
美國與烏克蘭終於在4月30日簽署《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即此前外界所稱的「礦產協議」。澤倫斯基為何願意簽這項礦產協議?前立委郭正亮分析,澤倫斯基嘗試尋求歐洲協助,但這個月終於讓他醒過來,歐洲都是吹牛大王,除了美國,誰能保護烏克蘭?
美國與烏克蘭4月30日簽署被普遍定位為礦產協議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同意成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聯合開採烏國天然資源、挹注戰後重建;雙方歷經數週談判,終於化解分歧,也可望使烏國獲得長期外交支持。
歷經數月艱難談判,美烏4月30日終於簽署一項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根據協議,兩國將創立一個共同基金以資助烏克蘭重建,美國則可以投資並優先取得烏克蘭重要的稀土與礦產資源。該協議並未納入烏國原先希望取得的美國安全保證,但仍保有自然資源控制權。
幾經波折之後,美國與烏克蘭終於在4月30日簽署《美烏重建投資基金成立協議》,即此前外界所稱的「礦產協議」。這將賦予美國參與烏克蘭鋁、石墨、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投資的優先權。而該協議雖未包含美國對烏安全保證,但提及美國後續對烏軍事援助。
(5/1 06:20更新) BBC報導,美國宣布與烏克蘭簽署一項經濟夥伴關係協議,該協議將使華盛頓能夠獲得基輔的稀土礦物。美國財政部新聞稿指出,兩國已同意成立一項「重建投資基金」(Re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und),雙方將合作確保「雙方的資產、人才與能力」能夠加速基輔的重建工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聲明宣布簽署礦產協議並成立新的美烏投資基金。他說:今天的協議向俄羅斯領導層明確表明,川普政府致力於長期以自由、主權和繁榮的烏克蘭為中心的和平進程。這場殘酷而毫無意義的戰爭是時候結束了。他進一步指出,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將與烏克蘭政府密切合作,盡快建立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