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第二型糖尿病患的搜尋結果,共39筆
美國總統川普6日與製藥大廠禮來公司(Eli Lilly)和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達成協議,調降其熱門減肥藥品Zepbound與週纖達(Wegovy)價格,美國政府則將減免兩廠進口藥品關稅,並大幅加速特定藥品審批流程。在記者會上也爆出一段小插曲,一名禮來的賓客突然暈倒,所幸在白宮醫生急救後並無大礙。
連假一波接一波,免不了大魚大肉,不少民眾假期結束後,靠「斷食」急救。醫師表示,大餐過後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絕不能在進食時大吃大喝,否則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小心越減越胖。
近期連假放不停,尤其在中秋節烤肉、月餅等高熱量食物攝取之下,身體負擔增加;不少民眾在假期結束後,會尋求「輕斷食急救」,其中最多人討論的就是 168、1410 斷食法。醫師表示,輕斷食能夠恢復代謝平衡,其中,1410相對容易執行,可能更適合一般人長期維持。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而食用槲皮素的小鼠,能減少大腦中β-類澱粉蛋白堆積、穩血糖,堪稱大腦與血糖的雙重守護者,包括洋蔥、高麗菜,都含有槲皮素,尤其是大家常不吃的洋蔥皮,含量尤其豐富。
想學蔡依林9 點半就睡覺,但躺了半小時還在滑手機?醫師分析,其實不必硬逼自己達到「蔡依林的標準時間」;研究顯示,在晚上 10 點到 11 點間入睡,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就寢的黃金時段。
台灣有近10萬人洗腎。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想要保護腎臟,除了多喝水,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等傷腎食物之外,她非常推薦吃洋蔥,洋蔥含有豐富的槲皮素、硫化物等抗氧化物質,除了能保護腎臟,還有助於血糖控制。
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的前身,及早發現並預防可望避免糖尿病發生。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顯示,只要蛋白質攝取比例夠高,約佔30%熱量,不論是來自動物性或植物性來源,都能改善胰島素阻抗,讓血糖更穩定,甚至能延緩老化的速度。
全台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成為重要課題。減重醫師陳威龍表示,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每天喝30毫升的蘋果醋,8周後不僅體重下降,也能改善血糖、血脂,想瘦身、改善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可試試看。他並透露,自己靠著餐前喝蘋果醋等飲食控制方法甩肉20公斤,且15年來未復胖。
吃對食物,血糖能變得更穩定。減重醫師蔡明劼分享研究指出,從降血壓的「得舒飲食」所調整的「得舒4D飲食」,是一種特別為糖尿病患設計的飲食型態,其秘訣就在於高鉀、高纖、中碳水、低升糖指數,和美式飲食比起來,血糖在理想範圍的時間,每天多1小時以上,效果最快在第3周就出現。
糖尿病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忽高忽低,除了容易疲累,也會傷害眼睛、腎臟與心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連續4周,進行DASH4D飲食,也就是增加高膳食纖維、高鉀、不飽和脂肪食物比重,每天能多出1.2小時血糖維持理想範圍內,餐桌多了這三寶,穩糖又護心腎。
台灣民眾一生約有3成機率罹患帶狀疱疹。一名七旬男性罹患心臟疾病,持續追蹤病況穩定,某天突然感到胸痛,懷疑是心臟病復發,但各項檢查都沒有異常,直到皮膚出現水泡、疼痛加劇,才驚覺竟是帶狀疱疹上身了。
羽衣甘藍因營養價值豐富,在歐美被視為超級食物。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適量食用羽衣甘藍,有助調控血壓、穩血糖,一項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食用12周後,能改善糖化血色素、胰島素阻抗,建議可搭配好的油脂一起吃,例如橄欖油、酪梨,以提升植化素吸收效率,但甲狀腺功能低下或在服用抗凝血藥者,食用前應諮詢醫師意見。
就算血糖正常,也別掉以輕心,胰島素阻抗本身就會致癌。醫師李思賢指出,即使體重與血糖在正常範圍的泡芙人,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過高仍與癌症風險升高有關,患有胰島素阻抗或相關代謝問題的人,罹患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肝癌和攝護腺癌的風險會增高,日常應培養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才能有效預防胰島素阻抗和相關癌症。
確診糖尿病先靠飲食控制,不行的話再吃藥?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會狂飆!醫師林軒任指出,越晚控制血糖,會導致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67%、中風風險增加151%、心臟衰竭風險增加164%,千萬別抱著等一等、看一看心態,超過標準太多,就應該緊急以藥物控制。
台灣民眾一生約有3成機率罹患帶狀疱疹,尤其罹患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皮蛇風險平均比一般人高出1.5到2倍,如果曾經進行腎臟移植,更是高出9倍!醫師分享,診間裡不少患者都有皮蛇困擾,一名七旬患者心臟病況穩定,卻突然胸痛不適,各項檢查都無異常,直到皮膚出現水泡,才驚覺竟是帶狀疱疹。
很多人吃洋蔥時,會剝掉外皮與切掉靠近根部處,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這是營養精華之處,研究發現,洋蔥外皮與根部,含有豐富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保護腎臟與促進尿酸排泄,洋蔥還含硫化合物,有助護心、抗癌與穩定血糖,建議每天可食用4分之1顆至半顆洋蔥,生吃營養價值最高。
想要控制血糖,又想吃得健康又美味,9種調味料可以幫大忙。醫師魏士航指出,黑胡椒粉、羅勒葉、肉桂粉、無糖花生醬、辣椒粉、蒜泥、芝麻、番紅花、七味粉,對糖尿病患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肉桂粉、芝麻還有助降低空腹血糖,料理中添加這些調味料,能讓飲食變得美味無負擔。
十字花科蔬菜裡所含的葡萄糖蘿蔔硫苷,在吃下肚後會轉化為蘿蔔硫素,可以降低空腹血糖、胰島素阻抗,還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醫師李思賢指出,有研究顯示,體重偏重者每天吃30克的新鮮青花椰苗,連吃10周能降低發炎指數,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有類似效果,「生吃」會比煮熟吃來得有效。
現正值苦瓜盛產的季節。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研究發現,苦瓜含有苦瓜皂苷等成分,有助整腸、降血糖與改善慢性發炎,像日本沖繩是知名的長壽地區,當地居民幾乎天天吃苦瓜,這件事常被拿來討論,認為可能是沖繩人老得慢、慢性病少的原因。
對於糖尿病患來說,如何保持穩定的血糖相當重要,除了藥物和飲食,日常行為也有重要的影響。營養師楊斯涵分享美國糖尿病協會照護標準,患者應限制久坐時間、睡眠應在8-6小時之間、每週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及早做肌力與功能性訓練,此外,每天快走5–6分鐘,相當於延長約4年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