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粒粒皆辛苦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現代生活步調快,不少人沒時間自己料理,紛紛當起外食族,但相關的消費爭議也從未停歇。近日又有一名男網友到桃園某便當店買排骨飯,沒想到打開一看,不僅主菜排骨只有小小3小條,就連配菜跟白飯也都少得可憐,照片曝光讓網友笑翻,根本是老闆吃剩的。
大里區農會推廣部18日在草湖市民農園旁農田舉辦「作伙插秧趣」活動,邀請中興大學外籍生、崇光國小師生60人共同割稻、祭天,感受收割歡樂氛圍。
屏東愛文芒果因去年颱風及今年初寒害影響,產量銳減,近日即將進入產季,枋寮鄉農會對宵小喊話「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枋寮警分局則啟動「護農防竊專案」,加強防竊勤務,並鼓勵農民裝設監視器,警民攜手守護農民心血。
金門2025金寧鄉石蚵文化季首場重頭戲「千人剝蚵大挑戰」,今(12)日下午4時在古寧頭北山出海口盛大登場,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仍吸引近千名民眾與遊客穿起雨衣、拿起蚵刀扮演「一日蚵農」,體驗舊時辛苦的漁村文化。
為培養國人認識當季食物、在地農業、愛護土地乃至環境生態保育的素養。政府於2022年通過《食農教育法》,推動各項食農教育的學習體驗和實作活動,除了強化對在地農業之支持,更希望能從小提升國民與飲食、農業和環境的連結。
Hit Fm聯播網賀歲迎新春,星光雲集陪聽眾歡度金蛇年!從小年夜開始到大年初五(1/27起至2/2),每天下午1點播出蛇年新春特別節目,大咖歌手輪番上陣報喜,並於當天晚上11點精彩再重播。
新竹農產運銷公司為推廣食農教育及振興市場經濟,2日辦理「食學知味,好市加倍」活動啟動儀式,希望透過一系列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讓民眾能學習到食物來源的知識,並推出「好市加倍」消費放大券,12月6日起民眾可用 50元現金兌換100元券,並於果菜市場內消費,共同支持竹市農業與市場發展。
東海大學農業暨健康學院長期於校園導入AI栽種技術提升農業生產,更持續推動國中小學食農教育,日前帶領近200位國小師生實地參訪校內有機農業場域,親身體驗乾穀從收割到產出的完整過程,切身體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真理,從小紮根農業永續發展理念。
台鋼雄鷹「Wing Stars」啦啦隊女神一粒(趙宜莉),有著神似圍棋女神黑嘉嘉的亮麗外貌,和多益960分學霸實力,更憑藉魔性舞蹈「葉保弟應援曲」爆紅,成為新一代女神。近日她在球場被搭訕,對方一句話,讓她立即變臉走人。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簡稱高灘處)將於今年8/3、8/4舉行「2024新北濕地割稻趣」活動,讓城市中的孩子們可以遠離車水馬龍的都市環境,追著新海三期人工濕地的黃金稻浪,一起彎著腰割稻、體驗打穀豐收的樂趣。活動預計於7/9 11:00開放報名,邀大、小朋友一同享受慢活的農村生活。
新北市高灘處將於8月3、4日舉辦兩梯次「2024新北溼地割稻趣」活動,讓城市中的孩子們可以遠離車水馬龍的都市環境,在新海三期人工溼地一起彎著腰割稻,體驗打穀豐收的樂趣。7月9日上午11時起開放報名,每梯次限額250名。
為了讓學童能更深入體驗農村文化,社頭鄉農會今日在社頭鄉美麗的杜鵑花大道旁水田中,舉辦親子插秧體驗活動,清水及朝興國小40位同學們在經驗老道的農夫指導,捲起褲管下田體驗阿公時代的傳統插秧,也從中了解農夫的辛勞,同學們在活動後品嘗農會家政班準備的傳統田頭飯菜時,覺得今天的飯特別好吃!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辦公室,將於6月22日(六) 舉辦「稻香•走讀 大武崙綠能市集」,這場活動是與在地的大武崙綠能園區促進會、陽明交通大學、長榮大學、歸仁農會、臺南三井MITSUI OUTLET PARK共同合作,邀請民眾體驗在地新鮮農產。
六月稻穗豐收,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約60位師生11日一早赴草湖市民農園旁農田集合,輪番下田割稻,透過親身體會農夫收成的辛苦過程,學童更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諦,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懷抱尊重和感恩,里農日照中心長輩們也到場同樂,重溫農耕的樂趣。
台南市善化區是南台灣主要的草莓產地,剛進入產地,草莓園處處結實纍纍,而今年溫度偏高且冬天變冷的時間較晚,導致病蟲害對草莓的危害加深,讓當地業者直呼「真歹照顧」。隨著歲末將至,元旦3天連假,業者不打烊、開放果園,讓遊客實際體驗採果,也認識農民農作的辛勞。
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全台觀光工廠之後,全台中小型農村休閒旅遊景點,也成為民眾尋幽探尋的新景點。農糧署為推廣食米教育,今年結合國內優質稻米產區的地區農會及米糧業者,精心規劃八條路線食米教育遊程,遍及台北市、苗栗縣、台南市及花蓮縣等七個縣市,推出一系列老少咸宜,兼具探索啟發的食米教育遊程。
嘉義縣為落實「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食農教育,今年度舉辦「與農共舞」競爭型計畫,共有18所學校獲補助,29日成果博覽會上,各校學生分享「務農」心得,嘉義縣長翁章梁期待各校落實食農教育,藉此養成孩子懂得感恩的人格,讓食農教育成為嘉義縣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