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糖尿病飲食的搜尋結果,共07筆
連假一波接一波,免不了大魚大肉,不少民眾假期結束後,靠「斷食」急救。醫師表示,大餐過後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絕不能在進食時大吃大喝,否則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小心越減越胖。
近期連假放不停,尤其在中秋節烤肉、月餅等高熱量食物攝取之下,身體負擔增加;不少民眾在假期結束後,會尋求「輕斷食急救」,其中最多人討論的就是 168、1410 斷食法。醫師表示,輕斷食能夠恢復代謝平衡,其中,1410相對容易執行,可能更適合一般人長期維持。
血糖波動的關鍵,往往都出自於飲食。糖尿病衛教師林冠怡分享,一位糖友某天晚上血糖突然變高,但當天飲食清淡,也沒吃零食,經不斷詢問後,才發現問題出在松子上,因食用量過多,導致血糖升高。
血糖長期沒控制好,會帶來許多併發症,但戒除不良的飲食並多動,能有效改善。醫師李晨瑜分享案例指出,一位患有糖尿病的40多歲男性,在戒除水餃、水煎包等美食並日行萬步後,減去16公斤,糖化血色素也大幅改善,過程相當勵志。
糖尿病友若血糖控制不佳、忽高忽低,除了容易疲累,也會傷害眼睛、腎臟與心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連續4周,進行DASH4D飲食,也就是增加高膳食纖維、高鉀、不飽和脂肪食物比重,每天能多出1.2小時血糖維持理想範圍內,餐桌多了這三寶,穩糖又護心腎。
失智症目前仍無藥可醫,也是全球醫界關注的焦點之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一名從事失智症防治的老年記憶研究醫師特別有感,眼見父親對抗阿茲海默症多年,這讓他把專攻領域轉為記憶力研究。最近他在播客節目提及自身日常生活針對降低失智風險所做的努力,包括每天吃第一餐的時段、喝咖啡加什麼料,全數不吝分享。
60歲林姓男子日前呼吸衰竭、新冠重症送往急診,因本身患有心臟衰竭、慢性腎衰竭和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屬複雜性和高危險性病患,是外科手術高風險族群,經皮冠狀動脈治療打通林男右冠狀動脈,治療3個禮拜終於好轉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