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搜尋結果,共40

  • 人行:落實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人行:落實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全體會議26日舉行,針對未來金融工作重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下一步將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勢頭,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新華社報導,潘功勝受大陸國務院委託,在會上報告金融工作情況。報告除了介紹過去一年金融工作的進展及成效、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問題挑戰,並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

  • 陸人大常委會審議執法檢查 亮點報告一次看

    陸人大常委會審議執法檢查 亮點報告一次看

    據新華社報導,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趙樂際委員長出席。何維副委員長主持會議。常委會組成人員157人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

  • 人行喊把握好貨幣政策 維護股債匯市平穩運行

    人行喊把握好貨幣政策 維護股債匯市平穩運行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4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為落實金融單位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會議要求,將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把握好貨幣政策的力道、時機和節奏,釋放各項貨幣政策效能,並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評估和預警,維護股市、債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 人行行長喊話把握好貨幣政策  維護股債匯市平穩運行

    人行行長喊話把握好貨幣政策 維護股債匯市平穩運行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4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落實金融單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會議要求,表示將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把握好貨幣政策的力道、時機和節奏,釋放各項貨幣政策效能,並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評估和預警,維護股市、債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 美銀行爆雷,雖無系統性風險跡象… 專家:恐成市場情緒宣洩口

    美銀行爆雷,雖無系統性風險跡象… 專家:恐成市場情緒宣洩口

     美國信貸市場再掀波瀾,兩家區域性銀行傳出貸款欺詐事件,市場瞬間陷入恐慌,引發金融體系穩定的疑慮。市場專家認為,該事件難以演變為系統性風險,但有機會成為高檔股市逢利空的宣洩出口,短期資金可能轉向黃金與短天期美債避險。

  • 陸「十四五」加強金融監管 出清7000家僵屍機構

    陸「十四五」加強金融監管 出清7000家僵屍機構

    新華社15日報導,「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大陸金融業成果豐碩的五年。截至6月底,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存底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信貸市場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更加穩固。

  • 陸央行發佈Q2貨幣政策報告   透露貨幣政策這些關鍵訊號

    陸央行發佈Q2貨幣政策報告 透露貨幣政策這些關鍵訊號

    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佈的《2025年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大陸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報告特別提到,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 新臺幣IRS集中結算 7月上路

    新臺幣IRS集中結算 7月上路

     2008年金融海嘯震撼全球,許多原本被視為專業金融工具的衍生性商品,因缺乏足夠透明度與風險控管,成為災難引爆點。當時多數交易採「店頭交易」(Over-the-Counter)模式,雙方議定條件,未將交易提交集中結算,交易雙方承擔彼此信用風險,一方違約恐引發連鎖違約,造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 陸Q1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道增 專家:資金投放呈3特點

    陸Q1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道增 專家:資金投放呈3特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第1季GDP成績單,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同日也在「2025年第1季經濟形勢分析會」分析指出,第1季GDP增速達5.4%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道的增強,在經濟回升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資金投放呈現出總量穩,結構優,價格降等三大特點。

  • 從「追趕」到「被追趕」 陸學者揭陸經濟創新之秘

    從「追趕」到「被追趕」 陸學者揭陸經濟創新之秘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前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遠徵在《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內需》一書中系統分析了「中國經濟存在產能過剩嗎?」據觀察者網報導,曹遠徵認為,把發展的成本變成發展的紅利,是中國的創新,也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的謎底。此外,超大規模性既是企業發展的過程,也是市場組織的過程,還是產業成長的過程,構成中國經濟創新的底層邏輯。

  • 人行工作會議強調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擇機降準降息

    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於1月3日至4日召開,會議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及金融市場運作狀況,擇機降準降息,維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成長,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給量成長同經濟成長、物價總水準預期目標相符。

  • 租賃業監管 避免政治力干預

    租賃業監管 避免政治力干預

     融資租賃業近年的快速發展,對台灣經濟成長與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不少助力。根據金管會資料,該產業去年的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新台幣,與2015年的1200億新台幣相比成長幅度高達67%。其中中小企業主通過租賃獲得的設備融資比例更高達40%,顯示租賃業在支持企業資本支出方面扮演關鍵性角色。

  • 時論廣場》租賃業監管 避免政治力干預(黃達業、黃泓人)

    時論廣場》租賃業監管 避免政治力干預(黃達業、黃泓人)

    繼2009年雙卡利率風暴之後,立法院最近又重新上演政治力介入租賃業的監管風波。過去雙卡利率下修事件始於立委對高利率貸款的質疑,之後隨著社會各界長期反覆論證結果最終仍敵不過政治力介入而下修雙卡利率。如今,又是始於立委的政治力介入專業金融監管領域,試圖改變租賃業市場的監管方式與遊戲規則。

  • 分析師研判今年底先降準

    分析師研判今年底先降準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1日至12日舉行,會中提出明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且2025年要適時降準降息,這也是大陸官方從2011年維持「穩健貨幣」以來首次用詞出現變化。光大證券預計明年將降準約1.5個百分點,甚至年底前就先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中信證券則預計明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幅度在50個基點以上,首次降息可能在明年初。

  • 工商社論》比取代人類更加嚴重的AI風險

    工商社論》比取代人類更加嚴重的AI風險

     隨著演算能力的推進,人工智慧(AI)的各種運用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也有人擔心其對社會帶來的衝擊,特別是取代人類的工作。事實上以金融領域來講,AI對金融穩定的衝擊,遠比取代人類更值得我們重視。

  • 從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明年降準降息力道  人行金融穩定任務加重

    從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明年降準降息力道 人行金融穩定任務加重

    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舉行,會中提出明年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且2025年要適時降準降息,這也是大陸官方從2011年以來維持「穩健貨幣」以來首次變化。光大證券預計明年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5個百分點左右,甚至年底前還會降準0.25至0.5個百分點;中信證券則預計,明年LPR降息幅度在50個基點以上,首次降息可能在明年初。

  • 陸央行:完善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 強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導作用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央行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大陸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準預期目標相匹配。

  • 陸人行: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陸人行: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8日)發佈2024年第三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合理把握信貸與債券兩個最大融資市場的關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信貸合理增長、均衡投放,保持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 人行:加強逆週期跨週期調節

    人行:加強逆週期跨週期調節

     為達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再親上火線,向市場信心喊話。潘功勝表示,接下來將加強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支持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態勢。並將研究儲備增量政策舉措,增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外界認為,潘功勝此言或暗示人行有意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