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累計稅前盈餘的搜尋結果,共40

  • 鈊象 前10月稅前盈餘挑戰百億

    鈊象 前10月稅前盈餘挑戰百億

     遊戲股王鈊象(3293)9月稅前盈餘10.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二成(19.5%),累計2025年前三季稅前盈餘為94.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35%。法人表示,鈊象今年前10月累計稅前盈餘可望突破百億元。

  • 金融業上半年獲利 銀行撐腰

    金融業上半年獲利 銀行撐腰

     今年以來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震盪,尤其第二季美元走弱,新台幣啟動強勁升值,壽險為主金控獲利表現衰退,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年減37.51%,僅銀行業獲利仍呈現年增,主要是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增加。

  •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 OBU獲利一枝獨秀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 OBU獲利一枝獨秀

     金管會13日公布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三大境外金融中心上半年累計獲利,整體而言,年增率逾1倍達102.05%,其中OBU成長最高達98.55%,OSU也大舉成長並由虧轉盈。

  • 台產 挑戰前波高點

    台產 挑戰前波高點

     台產(2832)自行結算今年前七月累計簽單保費收入為60.76億元,累計營收淨額為42.39億元,累計稅前盈餘為8.76億元,累計稅前每股盈餘為2.42元;前七月累計稅後純益為7.0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1.96元。

  • 利息、手續費年增雙位數 國銀6月、H1獲利創同期高

     國銀今年6月稅前盈餘為582.4億元、累計上半年賺2,967.3億元,單月和累計稅前盈餘都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分別年增27.2%和7.3%,金管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表示,國銀的三大獲利來源中,主要是因為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成長所致,6月單月增長則是因台股較上月回穩所致。

  • 國銀上半年獲利創新高 利息、手續費淨收益雙位數增長

    國銀今年6月稅前盈餘為582.4億元、累計上半年賺2,967.3億元,單月和累計稅前盈餘都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分別年增27.2%和7.3%,金管會銀行局主秘張嘉魁表示,國銀的三大獲利來源中,主要是因為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有雙位數成長所致,6月單月增長則是因台股較上月回穩所致。

  • 壽險拖累 金融三業H1獲利 年減37.5%

    壽險拖累 金融三業H1獲利 年減37.5%

     金融三業獲利回穩,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6月獲利由虧轉盈,稅前盈餘1,453.41億元,上半年累計為3,781.16億元、年減37.5%,其中,其中銀行業一枝獨秀獲利再創新高、衝逾3,000億元,證券期貨投信與保險業皆較去年衰退,但保險業在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後已回穩,從5月虧千億元轉為正數。

  •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 5月獲利銳減

    三大境外金融中心 5月獲利銳減

     金管會公布三大境外金融中心最新數據,今年5月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與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獲利分別月減2成和5成,OBU更因匯率衝擊創今年單月新低,顯示當月市場投資氛圍相對保守。

  • 金融三業 前五月獲利年減逾五成

    金融三業 前五月獲利年減逾五成

     新台幣5月強勢升值,使金融三業前五月獲利較去年同期腰斬。金管會統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前五月稅前盈餘僅2,327.75億元,年減達2,511.49億元或51.9%,其中銀行業仍持穩,證券期貨投信業年減3成,但月增幅仍維穩,僅保險業是唯一虧損的「慘業」。

  • 陽信銀 配發股利0.6元 前五月稅前每股盈餘0.69元

     陽信銀行自結5月稅前盈餘4.37億元,前五月累計稅前盈餘26.1億元,稅前每股盈餘0.69元。

  • 金融三業 前四月獲利減3成

    金融三業 前四月獲利減3成

     股市走勢震盪,今年前四個月金融三業獲利大衰退近三成,根據金管會統計,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業前四月稅前盈餘合計2,815.85億元,年減1,183億元或29.6%,在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4月初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金融業整體獲利呈現銀行穩、保險衰、證券震盪的分歧局面。

  • 股匯市震盪 金融三業Q1獲利 年減逾8%

    股匯市震盪 金融三業Q1獲利 年減逾8%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市震盪,金融三業今年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減近1成。金管會統計,首季銀行業、證券期貨投信業、保險業累計稅前盈餘約2,706.16億元、年減258.42億元或8.72%,三業均衰退,並以證券期貨投信業減幅近3成最多。

  • 股匯動盪 臺銀、土銀獲利承壓

     川普對等關稅風暴,震倒全球金融市場,衝擊國銀第一季獲利表現,其中兩大國營銀行的臺灣銀行與土地銀行首季獲利表現下滑,臺銀第一季累計稅前盈餘46.0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52.05%,土銀第一季稅前盈餘43.8億元,也出現年減7.87%。

  • 中鋼2月稅前盈餘 月增逾倍

    中鋼2月稅前盈餘 月增逾倍

     中鋼(2002)公布自結2月稅前盈餘5.08億元,比1月大幅增加149.02%,前二月累計稅前盈餘7.12億元,年減幅收斂至12.53%。看好今年鋼市前景下,中鋼透露,儘管首季出貨量恐無法達到去年水準,但由於鋼價提升,且公司注重提振鋼品價值,樂觀第一季獲利將繳出與去年同期相當的成績。

  • 金融三業 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金融三業 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金融三業2024年搶搭股匯順風車,前11月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累計稅前盈餘達1兆0221.43億元,年增達44.15%,其中銀行、證券業獲利都創同期新高,保險也創同期次高,三業獲利不僅已超越歷年全年獲利紀錄,也是金融三業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 史上頭一遭!金融三業2024年前11月賺破兆元

    金融三業2024年搶搭股匯順風車,前11月已賺破兆元,史上首見!金管會統計,2024年前11月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累計稅前盈餘達新台幣1兆221.43億元,年增達44.15%,其中銀行、證券業獲利都創同期新高,保險也創同期次高,三業獲利不僅已超越歷年全年獲利紀錄,也是金融三業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 金融業獲利挑戰兆元 重返存股族最愛?

    金融業獲利挑戰兆元 重返存股族最愛?

    金融業2024年獲利確定創下歷史新高,迎來的2025年能再創顛峰嗎?又有遭逢哪些經營挑戰呢?

  • 中鋼前九月獲利 年增近1倍

    中鋼前九月獲利 年增近1倍

     今年第三季鋼鐵市況疲弱,反映在中鋼的業績上,中鋼(2002)25日公布9月自結盈餘,稅前淨損6.75億元,不僅是今年來首次單月出現淨損,同時也是自去年7月之後的第一次,不過累計前九月稅前盈餘36.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增98%。

  • 台股ETF第3季贏家超意外 2檔爆冷門輾壓50與6208 金融股雙利多加持越抱越賺

    台股ETF第3季贏家超意外 2檔爆冷門輾壓50與6208 金融股雙利多加持越抱越賺

    台股第3季即將結束,迎接第4季行情,加權指數今天收季線,歷經8月、9月兩波股災,第3季以來下跌5百多點、跌幅逾2%。不過,金融類股指數第3季大漲3.8%,表現優於大盤,觀察台股ETF近3個月報酬率,「贏家」受惠於金融股,由0055元大MSCI金融、00701國泰股利精選30奪得冠亞軍。

  • 金融三業獲利成長大縮水 前八月年增率掉至35.39% 若Q4動能續航,全年仍有望挑戰新高

    金融三業獲利成長大縮水 前八月年增率掉至35.39% 若Q4動能續航,全年仍有望挑戰新高

     8月股匯市逆風,金融三業獲利大縮水,根據金管會公布銀行、證券、保險8月獲利全面衰退,三業稅前盈餘僅498.61億元、月減近七成,前八月稅前獲利8,192.6億元,年增率從7月的50%縮水近15個百分點掉到35.39%,但若第四季獲利動能持續,估全年獲利還是有機會戰史上最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