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細胞凋亡的搜尋結果,共75筆
地瓜葉是麵店常見的燙青菜。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地瓜葉含多酚、綠原酸等營養素,具清熱解毒、穩血糖、抗發炎,與預防大腸癌、乳癌、肺癌的潛力,她每周必吃3次以上,但地瓜葉屬性偏涼,不宜涼拌或生食,且因含維生素K與高鉀的特性,腎臟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不宜大量食用。
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器,專門過濾吸收的雜質與多餘的水分,轉化為尿液排出體外,並促進紅血球製造,調節血壓。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腎臟也會缺電,其所謂的電池就是「粒線體」,而含糖飲料則是粒線體的殺手。
藝人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讓許多人惋惜。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表示,除了戒菸之外,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也能降低肺癌的風險,研究顯示,以水果、蔬菜、全穀、豆類、堅果為主,少吃紅肉與加工肉品的地中海飲食,最多可降低約35%的肺癌風險。
癌症是國人頭號殺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包括十字花科蔬菜、菇類、薑黃與Omega-3脂肪酸,對預防癌症有幫助,而且很容易融入日常飲食,尤其是菇類富含β-葡聚醣,可增強免疫力,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菇1次,乳癌風險可下降3成以上。
訊聯生技雙喜臨門再傳捷報!訊聯生技2日宣布,人體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獲衛福部核准,可做為化粧品成分,為全台第一獲衛福部人源外泌體、國際INCI Name認證並取得東南亞及中南美洲粧品銷售許可的上市櫃公司。訊聯正加速申辦自由銷售證明(CFS)大舉擴張海外醫美市場版圖,為集團長期營運注入強勁動能。
做好口腔清潔不只防牙周病、蛀牙,還能預防部分癌症發生。醫師黃軒表示,口腔壞菌若過多,就可能會一路南下,增加頭頸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胰臟癌風險。口腔保健不只是防蛀牙,還是全身防癌的第一道關卡,平時應透過刷牙與牙線使用、定期看牙醫、飲食調整、戒菸限酒,幫助關掉癌症開關。
塑化劑被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用品,長期暴露會對健康造成危害。醫師洪永祥指出,有研究發現台人體內的塑化劑濃度比歐美人高出2至7倍,塑化劑會影響人體內分泌、代謝,甚至與乳癌、子宮內膜癌相關,還會直接傷腎、透過惡化代謝環境間接加速腎病變,日常10種生活習慣都藏有塑化劑陷阱,包括邊滑手機邊吃東西、 常喝熱與酸的外帶手搖飲、常吃外帶油炸食物、坐在塑膠地墊吃東西等。
空氣汙染、水質或食物裡的重金屬,都可能默默危害健康。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紅茶裡的茶黃素和茶紅素,有助對抗鎘、砷、鉛、汞等重金屬所帶來的氧化壓力,減少人體內的自由基生成,建議每天喝1到2杯無糖的紅茶,就能提供身體多一點的防護力。
近些年很流行168等間歇性斷食減肥法。不過,最新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可能對頭髮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實施間歇性斷食的老鼠,毛囊的再生速度明顯變慢,另外,在一項隨機臨床試驗中,也發現實施間歇性斷食的人,頭髮生長速度顯著下降,原因可能與斷食法恐造成毛囊幹細胞凋亡有關。
過度依賴瀉藥,可能造成黑腸症。醫師黃郁純指出,長期服用含有蒽醌類成分的瀉藥或保健食品,會刺激腸道黏膜,導致變黑,這些產品常會以幫助排便、清宿便、體內環保等名義販售,購買時可留意是否含有番瀉葉、大黃、蘆薈、鼠李皮等成分。
運動時補充足夠水分,不只為了解渴,還能保護細胞減少損傷。營養師科提斯指出,水分攝取不足除了會讓體內氧化壓力升高外,在運動後還可能讓細胞死傷更為嚴重,因為身體無法提高抗氧化力來因應,長期下來會干擾運動後的恢復、增加疲勞、損害訓練效果。
慢性腎臟病初期沒症狀,一旦發現,常常已經錯過最佳逆轉時機。醫師張家銘指出,台灣有許多人腎功能異常,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認為是鹽吃太多、糖吃太多,但其實食材的選擇也會默默影響腎臟,研究顯示當紅肉吃多,會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而魚肉、豆類、全穀類、少許堅果則能讓風險下降。
被譽為「南非紅寶石」的南非國寶茶,以零熱量、無咖啡因的特性,深受不少人的喜愛。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研究發現,國寶茶有助於抗氧化、保護心血管、降低血脂與穩定血糖,若平日對咖啡因敏感、喝茶易心悸睡不著的人,國寶茶是一個選擇,但前提是適量與適合自己的體質,才能為健康加分。
塑膠製品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漸被發現。台灣研究全面盤點微塑膠顆粒對腎臟與心血管系統可能造成的損傷,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就有可能累積於腎臟,進一步導致慢性損傷,它也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完整性、誘發血栓、促進心肌細胞凋亡與心室纖維化,進一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性危險因子。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生華科(6492)宣布,候選新藥CX-5461獲選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贊助的五年抗癌計畫中,首個單獨用藥治療晚期實體腫瘤試驗,已於NIH試驗中心成功收治第一位患者。
生華科(6492)今(16)日天公告,候選新藥Pidnarulex(CX-5461)獲選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贊助五年的抗癌計畫中,首個單獨用藥治療晚期實體腫瘤試驗,已於NIH Clinical Center in Bethesda, Maryland, USA試驗中心成功收治第一位患者。美國NCI將支付此項預估達480萬美元的臨床經費,生華科指出,顯著降低研發負擔、加速推進新藥開發。
很多人吃洋蔥時,會剝掉外皮與切掉靠近根部處,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這是營養精華之處,研究發現,洋蔥外皮與根部,含有豐富槲皮素,能抗氧化、抗發炎、保護腎臟與促進尿酸排泄,洋蔥還含硫化合物,有助護心、抗癌與穩定血糖,建議每天可食用4分之1顆至半顆洋蔥,生吃營養價值最高。
台灣每年新增1萬7千多人罹患大腸癌。腸胃科醫師陳保中表示,大腸癌不是老人才會得,他在門診中看到很多30多歲案例,只是覺得肚子脹、排便有點不順、偶爾血便,一檢查就是大腸癌,提醒要防大腸癌,除定期做檢查,有研究發現多攝取含有膳食纖維或槲皮素的蔬果,對抑制癌細胞具有潛力。
台睿(6580)趁著2025年北美生技展時,積極展開國際交流,拓展新藥授權與策略合作機會。另外,旗下硒注射藥品與保健品同步推進,全面布局臨床與大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