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經濟成長目標的搜尋結果,共113筆
大陸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公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49.0,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49.6、創下近6個月低點,且為連續第7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具體看到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全部低於臨界點50以下。其中生產指數降至49.7,為連續擴張5個月後首次萎縮;新訂單指數單月下降1.1個百分點至48.8。
外部面臨川普關稅和全球貿易戰科技戰壓力,對內處於經濟復甦緩慢和整頓共軍高層等人事動盪的關鍵時刻,中共第二十屆四中全會如期舉行並於23日閉幕。按慣例,中共歷屆四中全會議程以黨的治理和建設為主,五中全會則聚焦在經濟和社會發展議題,本次四中全會則一併討論黨建和經濟議題,格外受矚。
大陸15日公布8月份經濟發展指標數據顯示,投資、消費及出口等「三駕馬車」呈現放緩跡象。外媒指出,大陸政府過去兩年在經濟數據疲軟之際,均在第四季祭出大規模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
被美國總統川普痛罵「魯蛇」的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28日最新公布的全球央行總裁評比裡,奪下最高評級「A+」,創下他2018年上任聯準會主席以來最優紀錄,同時也是唯一一年拿下最頂的「A+」評級。
亞洲資深人力資源權威刊物《HR Asia》8日舉辦2025「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頒獎晚宴,台灣港務公司三度蟬聯「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更榮獲「雇主關懷獎」,肯定其在員工照顧、福利制度與推動多元共融友善職場的卓越表現。同日,港務公司也榮獲台北市勞動局「114年友善育兒事業獎」,並在「職場直接設置托兒服務」項目中獲頒單項績優事業組獎項,為公司致力建構友善家庭職場環境再添肯定。
今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在全球經貿局勢因美國對等關稅等因素充滿不確定性背景下,各界關注大陸未來的經貿政策。針對「十五五」會有哪些新的刺激消費措施,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18日強調,大陸的「工具箱」是豐富的,未來會因時因勢提出新的應對政策。
繼中國大陸宣布第二季GDP年增5.2%之後,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於16日表示,雖然挑戰不斷,但中央政府今年經濟成長目標,還是以8.3%到8.5%為主。越南第二季GDP年增7.96%,高於第一季6.93%。
16日,香港恆生指數開盤上漲113點,盤中最高一度漲至24,867.81點,目前在24,676.19點,漲86.07點或0.35%。同時,國企指數在8,918.9點,也漲41.8點或0.47%。
大陸汽車業產能過剩,為了去庫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將未銷售、零里程數(zero-mileage)的新車登記為二手車,並將這類「零公里二手車」出口,以達到大陸高層設定的經濟成長目標。分析指出,這是近四年來價格戰的結果,足證大陸車企為了拚業績,無所不用其極。
市場持續關注對等關稅、經濟數據等不確定性之發展下,台股成外資提款機。法人指出,近一周外資於新興亞洲呈現賣多買少,僅韓國、菲律賓獲得外資買超,金額分別近18億美元和0.1億美元,至於賣超的股市則以台灣與印度金額較高,分別近17.2億美元與4.4億美元。
回顧今年以來全球主要區域的股市表現,新興市場位於中段班,而造成新興市場股市表現不慍不火的主因,正是受到近期美國關稅政策、貿易限令拖累。
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衝擊,大陸人行降準、降息,釋出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2兆元)長期流動性資金投入市場,有望提振市場信心。公股銀行指出,大陸官方政策面逐步啟動,內需與科技產業將成為後續關注焦點,建議採定期定額方式,中長線布局具潛力的內需消費與AI相關類股。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周一表示,由於華盛頓已經同意進一步展開協商,馬來西亞有可能達成讓美國降低關稅的協議,但儘管如此,這場全球貿易戰意味著今年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表現可能無法達標。
路透28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將赴上海考察。由於上海是外商在中國大陸投資的重鎮,包括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上海設有全球最大超級工廠,外界解讀,習近平此行將釋放出「中國仍歡迎外資,尤其是美國企業」的積極訊號。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周末表示,已經與包括中國等許多國家達成貿易進展。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說,不清楚川普與習近平進行的談話。
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說明2025年第1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1兆8758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5.4%。針對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對大陸GDP影響,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回應,短期會對外貿和經濟帶來一定壓力,但改變不了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且目前依靠內需與創新驅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大陸國新辦1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說明2025年第1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被問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對大陸GDP影響時,大陸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短期來看,美國加徵高額關稅會對大陸外貿和經濟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是改變不了大陸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且目前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瑞銀(UBS)於15日表示,已把中國大陸2025年經濟成長預估大幅降至3.4%,不過,前提是中國大陸跟美國之間的關稅愈來愈高,且北京政府還要再另外推出刺激景氣的政策才行。
根據國安局今日送達立院的「國家情報工作暨國家安全局業務報告」指出,中共內部經社形勢嚴峻,尤其是去(2024)年共查處近89萬名官員,其中包括73名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這包括了共軍的前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與前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以及中央與地方官員,整肅規模規模達習近平主政以來之最;然習擴大反腐,更加深官員「不作為」、「形式主義」等治理問題,弱化施政效能。
中鋼(2002)公布自結2月稅前盈餘5.08億元,比1月大幅增加149.02%,前二月累計稅前盈餘7.12億元,年減幅收斂至12.53%。看好今年鋼市前景下,中鋼透露,儘管首季出貨量恐無法達到去年水準,但由於鋼價提升,且公司注重提振鋼品價值,樂觀第一季獲利將繳出與去年同期相當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