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緩和醫療的搜尋結果,共68

  • 世界安寧日「三熊」領跑 呼籲國人以行動落實安寧善終

    世界安寧日「三熊」領跑 呼籲國人以行動落實安寧善終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下稱器捐病主中心)響應國際世界安寧日(10月的第2周),2025「心願追圓滿」世界安寧日公益路跑活動」18日在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登場。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等貴賓出席活動,感謝醫護人員與各界努力提升安寧療護品質,鼓勵國人認識善終三法,為生命的最後旅程做好規劃。

  • 姚建安:病人善終就是最大財富

    姚建安:病人善終就是最大財富

     當生命走到最後一哩路,每個人都值得被善待。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姚建安說,靈性照顧是生命末期的重要議題,如何讓一個人有尊嚴地離去,而不是被當作「器官」看待;能夠讓病人獲得善終,就是安寧緩和團隊最大的財富。

  • 預立安寧緩和意願達109.7萬人 臺灣居世界第三名

    根據統計,國內預立安寧緩和療護意願線上簽署人數已達到109.7萬人,評估各國安寧緩和醫療發展情況,臺灣高居世界第三名,僅次於德國及荷蘭,在亞洲地區則排行第一。

  • 父住院3年 女兒拒付542萬 嘉基求償 二審竟逆轉敗訴

    父住院3年 女兒拒付542萬 嘉基求償 二審竟逆轉敗訴

     林姓老翁2020年11月跌倒受傷前往嘉義基督教醫院住院治療,事後2名女兒將老爸丟包醫院3年多,拒絕到院照護及繳納醫療等相關費用,導致嘉基支出醫療費用及代聘照服員照顧,經提告要求對方支付542萬多元,一審判女兒敗訴全賠,但上訴台南高分院卻改判不需支付醫療費,僅需支付看護費137萬多元,還可上訴。

  • 獨家》父住院3年多女兒拒付醫療及看護費542萬   嘉基求償二審逆轉敗

    獨家》父住院3年多女兒拒付醫療及看護費542萬 嘉基求償二審逆轉敗

    林姓老翁跌倒受傷2020年11月前往嘉義基督教醫院住院治療,她的2名女兒從同年12月底即拒絕到院照護及繳納醫療等相關費用,導致嘉基支出醫療費用及代聘照服員照護3年多,經提起給付醫療費用之訴要求2女支付542萬多元,一審判女兒敗訴全賠,但上訴台南高分院改判不需支付醫療費,僅需各支付嘉基代墊的看護費68萬多元,可上訴。

  • 全台平均3.3人等待器捐離世!受贈者現身 感謝天使賦予第二生命

    全台平均3.3人等待器捐離世!受贈者現身 感謝天使賦予第二生命

    全台每天平均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離世,林口長庚醫院18日舉辦「分享愛·讓生命連線」器捐簽署宣誓活動,肺臟受贈不到1年的黃恩芹分享自己從臥床到回歸正常生活的經驗,感謝從未謀面天使賦予她第二個生命。衛福部長邱泰源讚長庚有國際級醫療技術,細數長庚推廣器捐佳績,呼籲民眾加入線上簽署行列,至於日前器捐爭議則持續檢討流程和法令,並積極跟法務部溝通,希望未來都能圓滿處理。

  • 2原因卡關 非癌僅23%接受安寧

    2原因卡關 非癌僅23%接受安寧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路程,若能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接受緩和醫療照護,對於病人和家屬都能減輕不少負擔。但衛福部統計顯示,國內目前僅32%病人在過世前1年接受安寧緩和,且以癌症末期病人為主,雖然已有8類非癌患者適用安寧緩和,但僅23%病人使用。台大醫師分析原因,一是非癌疾病難以定義何時叫末期,另外,家屬「為什麼不救了?」的觀念有待打破。

  • 父洗完澡離世 志工助完成心願

    父洗完澡離世 志工助完成心願

     「爸爸的決定不是放棄治療,而是對家人和自己的寬容。」執業超過40年的中醫師連振坤,過去從沒有慢性病史,卻在2年前意外診斷出腦瘤。他向來不避談死亡,面對惡疾,他主動告訴家人希望能接受緩和醫療。女兒連純慧分享爸爸最後的人生路程,離世前一天,志工還幫他洗澡,完成了「想要乾乾淨淨」的心願,讓家屬感念至今。

  • 名醫罹腦瘤!主動選緩和醫療 女兒最感念是這件事

    名醫罹腦瘤!主動選緩和醫療 女兒最感念是這件事

    台大醫院1994年成立緩和醫療病房,30年來照顧超過萬名末期病人,連醫師就是其中之一。連醫師2年前罹患腦瘤,主動告知家人希望接受緩和醫療。女兒連純慧分享,爸爸過世前一天,在志工幫忙下洗了澡,爸爸嚥氣時,醫師也在病床旁陪伴多時,住院20天來受到種種悉心照顧和尊重,都令她感念至今。

  • 非癌病人僅2成接受安寧 台大醫曝2原因卡關

    非癌病人僅2成接受安寧 台大醫曝2原因卡關

    台灣每年約有18.5萬人死亡,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預估2050年將有30.9萬人死亡。若能在生命最後階段接受緩和醫療照護,對於病人和家屬都是減輕痛苦的方式。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劭儀表示,台灣僅32%病人在過世前1年接受安寧緩和,尤其八類非癌症病人只有23%使用,是未來努力宣導推動方向。

  • 陪癌末母親再看一次海 部北醫院「圓夢計畫」助她圓滿告別

    陪癌末母親再看一次海 部北醫院「圓夢計畫」助她圓滿告別

    生命即將到站,如何開口道別?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推動的安寧醫療備受肯定,透過醫療提升癌末病人生活品質,陪伴病人用自己的方式走向生命終點,今年赴2025馬來西亞古晉APHC「第十六屆亞太臨終關懷會議」,以海報呈現院方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成果。近期推動「圓夢計畫」,帶領家屬陪伴60多歲癌末病人,完成人生最後願望。

  • 政院料拍板 長照3.0擴大適用對象

    政院料拍板 長照3.0擴大適用對象

     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長照3.0」將於2026年正式上路。行政院會19日擬通過衛福部「長照3.0規劃」報告,擬新增服務對象,納入50歲以下早發性失智症患者,以及未滿65歲,但因中風等原因造成失能的年輕族群。

  • 罹癌忍痛10年 青年請家人放手

    罹癌忍痛10年 青年請家人放手

     國中二年級被診斷出鼻咽癌的建緯,人生有一半時間都在生病與病房度過,因為怕家人難過,勉強一再接受治療,但家庭氣氛就像蒸籠一樣燜燒。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表示,直到家人同意放手時,27歲的建緯向他道謝,「終於可以快快樂樂地離開」。

  • 預立醫療決定 簽署率不到1%

    預立醫療決定 簽署率不到1%

     《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6年,我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至今仍不到1%。長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蔡兆勳直言,全民一生應至少都擁有1次免費簽署機會,才能降低門檻,同時開放給診所和非醫療機構執行,增加可近性。

  • 台灣器官來源不足 每日平均3.3人等不到移植而喪命

    台灣器官來源不足 每日平均3.3人等不到移植而喪命

    6月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向10周年。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國內截至今年5月,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逾66萬人次。然而,每年仍有近萬名患者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3.3人因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失去生命。

  • 尊嚴或苦痛 醫政忍見蒼生苦候善終?

    尊嚴或苦痛 醫政忍見蒼生苦候善終?

     近日立委就尊嚴死法制開座談會,民調顯示7成5民眾支持「尊嚴死」立法,法制化已民心所向。2023年時任衛福部長薛瑞元曾以「尊嚴死違背醫師誓言」妄語否定生命自主。今衛福部雖未明言反對,醫事司官員仍稱已有善終選項,態度保留。台灣高齡化浪潮已至,筆者數度建言未果,今再執筆,盼喚醫政省思。

  • 逐日衰弱 漸凍人生命如落葉

    逐日衰弱 漸凍人生命如落葉

     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是成人最常見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在全世界的普及率約10萬分之5。漸凍人的生命如同落葉,一天比一天差,大部分沒有藥物可用,僅少數人可稍微控制,但是無法逆轉。患者由於肌肉無力,拿東西、走路,甚至吞嚥、呼吸都有困難,嚴重者3年至5年就會臥床,多數人最終只能走向安寧。

  • 外界盼擴大預立醫療諮商場域 衛福部聲明立場

    外界盼擴大預立醫療諮商場域 衛福部聲明立場

    台灣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滿6年,但預立醫療決定(AD)簽署率僅不到1%,立委提案修正部分條文,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執行場域,包括護理機構、長照機構等。衛福部今日(1)表示,要提升量能,不傾向擴大場域,而是增加門診、諮商團隊開放非專任人員,或醫院外展服務來進行。

  • 安寧療護利用率僅3成 立委籲擴充病床、提高在宅照護補助

    安寧療護利用率僅3成 立委籲擴充病床、提高在宅照護補助

    我國推動安寧緩和醫療20餘年,針對末期病人,給予緩解性、支持性,能減緩痛苦的醫療照護。立委指出,我國病人安寧利用率僅3成,且全國醫療院所安寧病床數量僅910床,量能仍不足;社區安寧療護部分,機構醫事人員訪視費僅1200點,低於醫院1500點,呼籲政府重視在宅及機構安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