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罰單申訴的搜尋結果,共06筆
下雨天開車,不少駕駛人認為白天視線尚可,往往忽略開啟大燈的重要性。新北一名民眾因此遭檢舉挨罰2800元,提起訴訟後仍遭法院駁回,新北市交通局裁決處提醒,依規定即使白天下雨也應開啟大燈,否則恐面臨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
一名伍姓男子開車行經新北市某路口時,因在「左轉專用道」直行,遭民眾檢舉,被開罰600元。他不服裁決,主張車道內側是虛線而非雙白實線,認為並非專用道,提告要求撤銷罰單。但法官審理後,直接打臉他的說法,認定標線明確指示左轉,違規屬實,判他敗訴,還得負擔300元訴訟費。可上訴。
一定要停就對了?有網友在網上抱怨,將機車停在騎樓被開罰單,經過她申訴後成功,沒想到,又再次收到警察「逕行舉發」的罰單,這次她申訴後,竟改為收到裁決書,且違規事實從「機車於公告退出騎樓路段停車」變為「在顯有妨礙他人通行處所停車」,雖然罰金相同,但條款不同,讓她認為裁決處欺負民眾,硬要開罰單,並說「既然可改法條,請相關單位『測量』是否真的有擋到行人」。
為改善行人用路權益,立法院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駕駛未停讓行人最高開罰6000元。一名網友分享,爸爸近日收到一張6000元未禮讓行人的罰單,而罰單的照片中,未禮讓的行人是他和姊姊,直呼「罰單變全家福照了」。
權利車使用者因擔心會被銀行發現強制收回,大多會使用AB車牌上路,造成偽變造車牌氾濫的問題,據統計,國內使用偽變造車牌的件數逐年攀升,從2021至2023年平均每年216件,增加到今年1至7月已有398件。為掃蕩偽變造車牌,刑事局自8月1日起發動全台「淨牌專案」,針對販售、使用假車牌者同步加強查緝,並要求販售假車牌的網路平台業者下架,另已蒐集6萬4000多筆遭吊扣、吊銷的車號,要從源頭分析比對查緝。
隨著台灣變造、偽造汽車牌照的情況增加,衍生許多社會問題。一名網友批評掛假車牌亂象多,現行道交條例罰鍰1萬800元還比超速罰鍰來得少,引起討論。也有人指出就算被判偽造特種文書罪也是輕罪,多為拘役30天,完全沒有嚇阻力,認無政府放任無為等同變相鼓勵犯罪。